APP下载

铁凝小说《咳嗽天鹅》的音乐性与绘画性

2010-08-15李红霞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铁凝天鹅班长

李红霞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江苏 无锡 214153)

铁凝小说《咳嗽天鹅》的音乐性与绘画性

李红霞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江苏 无锡 214153)

从小说文本的音乐性与绘画性角度阐释铁凝小说《咳嗽天鹅》的叙事方式。背景音乐、旋律与节奏、复调结构组成《咳嗽天鹅》的音乐元素,通体透明洞彻的光泽以及线条、色彩又凝成了小说文本的绘画元素。借用二元素的组合,小说文本呈现了追求人生“耐烦的态度”的主旋律。

铁凝;咳嗽天鹅;音乐性;绘画性

小说、音乐、绘画都是想像的艺术,许多作家都曾谈及自己的创作与音乐、绘画的关系。余华在一次访谈时这样说过:“长篇的结构,我是从音乐里学来的。音乐的叙事是流动的,比起平面的绘画来,音乐的表达方式更接近文学。类似《受难曲》这样大型的音乐作品,你可以一边听,一边了解它的内部结构。”“我写《兄弟》的时候,脑子里不断闪现出凡·高的绘画与瓦格纳的音乐,不同的事物,把它们强化到极致的时候,反而会呈现出惊人的和谐。”[1]出身于艺术之家的铁凝,她的小说更溢满了音乐与绘画的元素,独特的节奏、韵律结构以及色彩、线条等,使铁凝的小说拥有让人迷醉的艺术气息,这种气息在短篇小说《咳嗽天鹅》(发表于2009年第3期《北京文学》)中随处可以闻到。

《咳嗽天鹅》讲述了爱干净的刘富与平白无故被接受的病天鹅以及与长得好看却生性邋遢的妻子香改之间的故事。故事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娓娓道来,流畅的旋律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跳跃与变动的节奏让情节起伏有致,复调性结构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整个文本中的音乐元素极为明朗。

《咳嗽天鹅》如同一首交响乐,在背景音乐的支撑下,细细地如涓水般流淌。《咳嗽天鹅》虽然讲述的并不是音乐的故事,而且从表象上看似乎与音乐风马牛不相及。但天鹅的叫声与香改的咳嗽声在整个文本中有始有终,时隐时现。文本在香改的咳嗽声与天鹅“咳、咳、咳”的高叫声中开启,在如何治疗天鹅的“咳”声与香改的咳嗽声中展开,最后又在香改的咳嗽声中结束。“咳、咳、咳”声就像主题乐曲下的背景音乐一样,在小说的始与终之间环绕,在人物的心田间环绕,在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心中环绕。读者在这种音乐的情感基调下感受小说带来的心灵的震撼。

节奏和旋律是音乐的语言,是音变化过程中的快慢与舒缓,是音变化的方向。米兰·昆德拉曾这样评说他的小说的节奏:“每一部分都可以标上一种音乐的标记:中速,急板,柔板等等”[2]110。 《咳嗽天鹅》的叙事与音乐一样,有它自己的节奏与旋律。文本在节奏的支持下,流畅地展开,又在和谐主旋律的指引下变化着,曲折动感。恰好体现了中速、急板与柔板的节奏。从起篇刘富要与香改离婚到病天鹅的到来,到女儿查得天鹅的名称以及饲养要求,再到精心饲养天鹅、为天鹅寻找动物园,这些叙述都是在中速节奏中展开的。直到刘富与景班长摆上酒杯相对而坐,节奏猛然加快,犹似音乐中的急板。

“一会儿粉条端上来了。

一会儿管理员叫景班长出去了。

一会儿景班长回来了。

一会儿一只热气腾腾的黑铁锅端上来了。”[3]32

四个“一会儿”犹如快节奏的过场,高亢,急促,预示着人物矛盾冲突的尖锐化,文本高潮的来临。这个急板节奏最终在刘富摔眼前的酒杯声中戛然而止,让读者愕然,愕然之余便是思索,情节的高潮也由此诞生。然后又是延续原有的中速节奏,叙说余下的故事。延续原有的中速节奏正是高潮起后沉思所需要的节奏,这样的节奏安排,才能体现文本所追求的“耐烦的”和谐主题。

“在和谐的乐调和节奏之中,仿佛存在着一种和人类心灵契合或血缘关系,所以有些哲学家说心灵就是和谐,另外一些哲学家则说,心灵具有和谐。”[4]205音乐家追求和谐,文学家同样在追求和谐,而和谐的呈现需要心灵的善意,这原本就是铁凝创作的追求。“创作前后有着贯穿不变的核心——那就是我作为一个作家,对人类对生活永远不变的善意、爱和体贴。”[5]《咳嗽天鹅》不是反应大时代跌宕起伏的巨作,它的矛盾冲突在平和舒缓中慢慢展开。刘富不满意香改,他经常对香改说:“就你,要不是为了我妈高兴,打死我也不会娶你。”[3]28刘富不满意天鹅,他带天鹅回家只是“无可奈何罢了。他打算过几天怎么也得把它给出去。”[3]29当香改与天鹅咳起来的时候,刘富甚至觉得“自己倒霉,稀里糊涂地家里就添了女人的咳嗽和咳嗽的天鹅。”[3]230刘富极不满意景班长将咳嗽天鹅当下酒菜,他将酒杯摔了。然而所有不满的最后是刘富不再不满香改,他带着香改回家了,他记起了香改的原来,也保留了香改的原来。这不是一种生活最终存在的和谐吗!这不是因为刘富的善意而存有的吗!铁凝在浙江省作协举办的一个全国性的作家节上这样说:“当代小说创作缺乏一种对人生、对生活的虚心之心、耐烦之心,我们这个社会正处于一个不耐烦的时代,有些作家对生活有些想当然,这些懒惰的、不虚心、不耐烦使我们看不到心灵更深处的走向,看不到时代的命脉,表达不出让读者信服的作品,产生不出令人震撼的力量。对人生要有虚心的态度、耐烦的态度,这样走得很慢,但很可靠。”[6]镇长不耐烦天鹅;景班长也不耐烦天鹅;刘富既不耐烦咳嗽天鹅,也不耐烦香改,当然更不耐烦景班长,这些不耐烦不正是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不耐烦。然而,铁凝却认为人生要有耐心,要耐烦。刘富经历了咳嗽天鹅冲突之后,终于耐烦香改了,这是铁凝追求的和谐之音啊,也应该是铁凝对生活的善的期盼。

巴赫金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把不同的声音结合起来,从对话的角度,将不同人的各种语体、声调、行话、方言等语言材料组织在一起,将不同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众生合唱’的复调------这是不同声音用不同调子唱同一个题目。这正是揭示生活多样性和人类情感的多层次的‘多声’现象”。[7]104《咳嗽天鹅》也采用了复调的对话结构。小说中有多种对话结构,这些结构时而松散,时而紧凑,让情节起伏有致,让多种声音丰富地表现主题。刘富与镇长的对话结构:镇长将棘手的天鹅不容分说地交给了刘富,刘富虽不愿意但还是无条件地接受,这应该是现今社会流行的官与民的关系。刘富与女儿的对话结构:女儿对天鹅充满了关爱,刘富却有点心不在焉,这是有诗意的童心与迟钝的成人之心的对照。刘富与香改的对话结构:刘富因为香改的邋遢而闹离婚,香改因为“知道你还惦记着人家副政委的闺女呢”[3]29不理会刘富了,这是中年夫妻的围城困惑。刘富与景班长的对话结构:刘富对天鹅的怜惜与爱护,景班长对天鹅的物质化、功利化的权衡,这是对生命的态度,浮躁的不耐烦的态度只会残酷的毁掉生命,而人的永恒的生命是需要刘富女儿童心般的诗意的。在这一系列的对话结构中,各种社会关系并存,各自演绎着自己的故事,然而却都在思考与回答着一个问题:“我”的生活应是什么样的?

《咳嗽天鹅》除了音乐的美感外,它的绘画美同样吸引人,既有着整体的透明洞彻与流动的光泽,又有着小幅成章的个体。透明洞彻是艺术创作的第一要素,要求作者对生活熟悉,对写作对象的熟知,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铁凝的小说是对生活的长久的孕育,《咳嗽天鹅》透明洞彻的光泽由透明洞彻的思想、情理与形象组合而成。刘富是透明洞彻的,他的缺点与优点一目了然:一个小人物的平常的喜怒哀乐。他对香改的厌倦;他对天鹅并没有多少保护珍稀动物的强烈意愿,他心疼一天一个鸡蛋地喂养;他甚至给动物园打电话也不愿意用自己的手机打,要用镇办公室的公家电话;他对景班长愤怒,便毫无顾忌地当着景班长的面把酒杯摔了。这些毫不掩饰的情感表露,都是清澈透明的。刘富没有强烈耀眼的光环,他是低调的平常人,安分守己地生活着,但在一定的时段内,他却会爆发出他精神中原有的夺目光彩:善良的百姓的善良之心。铁凝抓住了这一瞬间的闪光,在长长的舒缓的铺垫上终于表现了出来,璀璨而令人兴奋,这是整个小说文本令人瞩目的光泽。

《咳嗽天鹅》除了强烈的整幅画的光泽之外,还有丰富的由线条勾勒组成的素描画面。这些素描画面似乎在形成各自的章节,又相互影响与关联着,绝不脱离整体画面之外。

画面一:“那衣柜永远是拥挤不堪的,要么是某只袜子挤住合页使柜门怎么也关不住;或者一拉开柜门,里边的衣物犹如猛兽奔涌而出,劈头盖脸倾泻在刘富身上。”

画面二:“一明两暗的三间房,刘富住东屋,香改和女儿住西屋。”

画面三:“那天他去大洼里拾野鸭蛋,发现了芦苇丛里的这只天鹅:耷拉着脖子,猫着,一看就是只病鹅。 ”

画面四:“两人说着话,有管理员已经在桌上摆出两幅碗筷,两只青花瓷酒杯,一瓶‘小二’——二两装二锅头,一碟花生米”等。

这是铁凝借用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是移动视点,打破一个视域的界限,采取漫视的方法和多视域的组合,将景物自然、有机地组织到一个画面里,给画面构图予更大的自由性。《咳嗽天鹅》的素描画面似连环画般分单元地用简笔勾勒生活原景,一幅一幅衔接而下,将小说文本中个体尖锐的冲突恰到好处地融进了整体和谐舒缓的流畅性中。

色彩对于绘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绘画里气韵生动的最高峰只有通过着色才可以表现出来。”[8]76铁凝由绘画的色彩运用而感悟到小说的色彩运用。《咳嗽天鹅》有着强烈的色彩对比。天鹅在刘富家是“雪白的长颈”,到了动物园却是装在“一只热气腾腾的黑铁锅”里,并且已是“灰褐色的大块的肉”。白与灰、黑冷色调的呈现,强烈而清晰的色彩对比,让人们的视觉震撼,同时也让人们的灵魂震撼。这是自然的原有的颜色,也是生活的颜色。美与丑,纯洁高贵与粗俗丑陋的对比,一种精神世界的比照。铁凝用天鹅的雪白与后来的黑、灰,形成一种杂色,表达她自己的思想。社会不是单一色的,刘富的存在,景班长的存在都是自然存在的,他们的存在表示了人性的丰富性。应该说灰与黑是现实的颜色,是可怕而实在的;高贵的白天鹅的雪白是理想的颜色,让人宁静而向往,但也可能虚幻。人们的向往虽遭到了现实的无情打击,但文本最后刘富的坦然与认识让人们明白平常百姓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刘富式的耐烦。

“无论音乐、绘画、文学,所有的艺术家一生的目标就是如何使感觉和表达实现零距离”,[9]《咳嗽天鹅》是铁凝在追求感觉与表达的零距离,她借助曼妙的音乐背景、绘画的意蕴等等艺术手法,将现今人们的精神状态:善良与丑恶,脆弱与坚韧,犹豫、困惑与执著、坚定,物质的功利性与诗意的超功利性等等都表现了出来,提醒人们看清心灵深处的走向,让和谐的音符永远吹响。

[1]余华:音乐和绘画让我学会制造高潮[EB/OL].http://yuhua.zjnu.cn/show.aspx?id=1190&cid=9.

[2]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铁凝.咳嗽天鹅[J].小说选刊,2009(4).

[4]汪流等.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5]黄蓥.铁凝:贯穿始终的是对生活的爱[N].燕赵晚报,2002-12-26.

[6]顾艳.铁凝的艺术之魂[EB/OL].http://www.meihuausa.com/meihua/55/55-renwu.htm.

[7]萧净宇.超越语言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德)黑格尔.艺术特征论[M].//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9]孟小曼.张洁:独立是我的本质[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zhonghuawenzhai/ 2003-03-03/new/84.htm.

[编辑:张雪梅]

I207.427

A

1671-4806(2010)04-0099-03

2010-05-20

李红霞(1966- ),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文学。

猜你喜欢

铁凝天鹅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铁凝三谢张守仁
一张图看天鹅奖
一声姥姥
班长的烦恼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特征探讨
天鹅
每天一个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