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性教育环节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2010-08-15张萍辉顾永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顶岗职业道德职业技能

张萍辉,顾永成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宜兴 214206)

基于实践性教育环节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张萍辉,顾永成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宜兴 214206)

从目前高职毕业生一职难求,而社会高技能人才难得的供需矛盾入手,提出以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实训环节教育、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等举措,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实训

一、引言

通常我们所指的素质为广义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职业素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相对职业技能而言,职业道德在职业素质中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和更广泛的意义。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才还需具备无私的敬业精神,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取得常人做不到的业绩。具备这种职业素质的职业人才是社会所需,用人单位所求的。

当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欠缺,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从大环境看,由于我国长期忽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没有把职业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导致教育结构不合理,出现了当前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从高职教育的现状看,高职院校在“做大”的同时对“做强”重视不够:高职教育质量不高,高职教育理念不健全,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评价不科学等,导致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缓慢;高职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实训环境较差,实训设备不齐全,仅能维持基本的职业技能训练,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不能产生实质性影响,导致毕业生高分低能,素质不高。因此,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着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实施的。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把职业素质中的职业道德放在了第一位。为了确保这一德育目标的实现,在课程上开全开足经济与政治、法律基础、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但是,仅仅依靠德育类课程是很难完全实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劳动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劳动纪律、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等行为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训中加强以职业道德统领的行为教育,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通过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应积极推行教学改革。首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大大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数,实训课时数占学时总数的50%以上,减少传统的理论课教学,增加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其次,在课程教学上,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切入点,实施项目式课程,采用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做”一体、网络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如在眼视光技术《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的教学上,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参照,设计不同的工作任务来进行项目式课程教学。如在“球面软镜的验配”内容的教学中,以眼镜店中验配隐形眼镜的工作过程为参照,设计教学过程:问诊、验光、眼健康检查、眼部配戴参数测量、综合评估及镜片选择、试戴、隐形眼镜配发、配后复查。每两个学生为一小组,六人为一大组,模拟验配师和配戴者,用真实的镜片进行仿真教学,真实的实际工作情境,实现了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讲授了适度的理论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目的的重要环节,是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在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从事一定的工作实践或生产操作,对学生进行特定的技术、技能或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的过程,是学生以生产、技术、管理或服务人员身份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直接参与生产实践的过程。通过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就业所必需的操作技能和初步的技术经验,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职业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现成功就业。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实践过程中职业素质的教育目标

首先,把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列入实训计划。在每一次实训计划任务书中明确规定职业素质的目标要求、具体措施,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成绩考核。考核分职业技能考核和职业道德考核,在不同实训阶段,职业技能按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考核。职业道德考核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敬业精神、协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等。凡是在实训中职业道德成绩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实训成绩评定的资格,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

其次,实训指导教师应是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技术骨干。专业教师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都比较了解,能针对学生某些方面的弱点和不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让学生理性感悟,达到自我教育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在校外企业的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吃、住、上班在一起,空闲时和学生一起聊天,以此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可以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并通过和学生的谈心、讨论、辩论,摆事实讲道理,以现实生活感染学生,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激励学生,用企业家的典型事例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苦练技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只有部分重点主干专业拥有比较齐全的实训设施,多数专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实训设备的台数不足,不能满足迅速扩大的招生规模;设备陈旧,与现代企业的生产设备差距较大;高技能的实训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高职学生技能实训的教学质量。因此,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高职院校解决学生技能实训最便捷的方法。

校外实践基地为高职学生创造了一个生产现场的真实训练环境,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训练,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熟悉行业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使用,掌握企业生产工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真实训练环境和实践基地技术和设备优势,通过与社会企业的广泛合作,承接应用性课题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提高他们的创新与创业能力。

校外实践基地还可以使学生学到在校内学不到的知识,感受所学专业的实际用途。同时,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学习生产一线工人师傅的优秀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锻炼在工作中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通过顶岗实习,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高职学生一般都通过顶岗实习来提高其职业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即最后一学期),学生由本专业的负责人统一安排在某一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在经本专业负责人同意的前提下,学生也可自主选择顶岗实习单位。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在实习单位都确定了一名指导师傅,师傅负责相关内容的指导(包括: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学校,每名学生也有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每周一次通过网上指导,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工作、生活、思想方面的情况,对没条件上网的学生,通过手机短信和学生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以此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另外指导教师还可以不定期地走访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检查顶岗实习的学习质量,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和管理,对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唐以志.关键能力与职业教育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7).

[2]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2):82-85.

[3]唐燕萍.论综合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4]莫慧平,姚勇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12):74-75.

[5]陶昆.多元投资建设高职宾训基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49-50,61.

[编辑:林钢]

G719.21

A

1671-4806(2010)04-0068-02

2010-05-16

张萍辉(1968- ),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顾永成(1955-),男,江苏盐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顶岗职业道德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