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徽班训在和谐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2010-08-15付百红胡惠明陈仕星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班训创设班级

付百红,邓 婵,胡惠明,陈仕星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班徽班训在和谐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付百红,邓 婵,胡惠明,陈仕星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班级建设成熟的表征,对促进学生和谐成长、全面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班徽、班训高度体现班级集体意志,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标志。以分析班徽、班训在和谐班级建设中的作用为基础,对其创设过程中如何贯穿教育意图的管理行为进行讨论。

班徽;班训;和谐班级

一个充满阳光、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一般都具有鲜明的班级特征,这种特征即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核心标志的班徽、班训,既是班级文化成熟的外在表征,又是引领学生感悟生命真谛,培育职业素养、自信自律精神的原动力。将符合学生固有诉求的教育意图贯穿于其创设过程中,并注重效能性管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产生潜移默化、意义深远的影响。

1 班徽、班训是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

(1)成熟的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以教室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学生行为文化为折射,以班级制度文化为制约,以班级的精神文化为升华和追求。具体表现在,作为班级形象的外显标志,诸如国旗、班徽、班训、班歌、班旗、班牌、班服(校服)、校卡、教室设施、贴画、警句、花草、板报、班级日记、读书角、学生的仪表、清洁卫生等,它们构成了班级物质文化的层面,其内容丰富且具有“桃李不言”的隐形教育效果;而凝结着全班学生意志的班训、班规、公约、奖惩制度、倡议、承诺等行为准则,作为班级的制度文化,具有较直接、自觉的约束力;行为文化是班级学生日常学习、文娱活动、人际交往的动态体现;精神文化是班级的价值观念,班级精神,道德理念,舆论导向,师生、生生关系,班风班貌等,它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当一个自然班级形成后,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便成为班级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当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成熟时,其制度、精神被学生逐渐内化,并通过全体学生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形成班级特有的形象和气质。

(2)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校德育活动中最为活跃的音符。优秀的班级文化具有陶冶情操、润泽心灵的教育功能,彰显本班个性特征的班级文化是人心的向往与寄托,能让全体学生有以班为荣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懂得尊重、关怀、守诺和自律。班级文化的创设过程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他们由此所迸发出的创造激情,所分享到的成功快乐,所感受到的团队精神,所获得的自信心,都成为其健康成长、追求和谐人生的动力。这种阳光朝气、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了和谐班级建设,为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班徽、班训、班规是班级文化的精髓,融合与凝结着班级文化的基本元素,是最具有识别效能的班级DNA,对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持久的号召力。由图像、文字、数字、色彩等元素构成的班徽,是喻示班级整体形象的图案标志,突出学生积极向上、热爱集体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现班级的人文特色与形象特征;班训则代表着全班学生共同的期望和追求,其生动简练但寓意深长、催人奋进的语言,最能体现班级价值、理念,成为班级管理和学生行为的鞭策与指向。将班徽的感性形象和班训的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将班训的内涵指向与班规实际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其内在精神的相关性与教育的目的性,在构成班级文化“名片”与主轴的同时,便会持久地渗透到学生心中,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处事风范,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企业文化精神和职业素养,取得理想的职业准入资格,都能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强化学校的德育成效。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和谐班级建设的基础环节,一旦被学生自觉地贯彻在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时,便会对和谐班级的建设产生直接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2 班徽、班训创设过程中德育实效性的体现

如何在以班徽、班训创设为中心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始终如一地贯穿德育意图,让德育活动的每个音符都悦耳动听,让校园文化的每个元素都和谐美丽,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汲取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养分,这是教师应更多关注的。我校的主旨文化是围绕培养合格的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型人才的目标来建设与发展的。因此,班徽、班训的创设,应以校园文化背景为依托,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承载,以构建和谐班级为目标,注重创设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创设内涵中学生固有诉求的体现。

根据以上原则,在班徽、班训创设过程中,应做到学校办学主旨的统一性与班级文化个性相结合,创设过程的分层分段与年级特点相结合,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教育性指导相结合,班徽、班训内涵与班级特征相结合,日常管理与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使创设过程成为和谐德育的有效途径,使创设成果成为和谐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1)学校办学主旨的统一性与班级文化个性相结合。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基本单元,必须以学校办学的主旨文化为核心。既要在班级文化的基本要素中融入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管理风格,又要使班级文化的鲜明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也就是说,班徽、班训这一班级标识性文化的创设,必须在体现学校教育与管理意图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在和谐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应把诸如国旗、学生行为守则、学校教育理念以及外显设计、基本格调和整体布局等学校文化的基本元素等内容纳入学校统一规划和布设方案中。在此基础上,各班再进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2)创设过程的分层分段与年级特点相结合。班级文化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文化,是班级成长过程的积累,班徽、班训浓缩了全班学生在建设班集体过程中,对职业教育、对新学校、对本专业的认知,对班集体、对同学的认可和对自己的再认识等。同时,在入校初期,学生在此方面的水平与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对三年制班级来讲,班徽、班训的创设应建立分层分段的管理制度,即一年级第一学期,在学校层面进行整体布设,对班级学生、班主任进行统一培训;第二学期初为班级酝酿、策划、初稿展示,学校收集样稿,进行统一制作;第三学期为整体布设阶段,自此,班级文化建设的固有模式便形成了;最后是保存阶段,即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班徽、班训应作为班级文化档案资料,由学校永久保存,适时展示。

(3)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教育性指导相结合。班徽、班训创设除由学校统一进行文化建设外,还需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融入其教育与管理意图,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全班学生的智慧源泉,凝聚全班学生的创造结晶。具体地讲,应以班级集体文化建设为主题,以创建和谐班级为目标,以班级形象分析为前提,通过主题班会、征集活动、班级PK与演讲比赛等方式,集思广益,在创设过程中教育和锻炼学生。

班级形象分析对策划班级形象十分重要。同时,这个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职业素养的良好平台。所以,应在班主任带领下,进行班级形象调查,如“理想中的我班是什么样?我班的专业、特点、优势?我最喜欢的班级活动?我班的荣誉和骄傲?”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产生责任感,自觉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共同建设和谐班集体,与班级一起成长。

(4)班徽、班训内涵与班级特征相结合。班级文化的巨大作用在于平时对学生细雨无声的滋养与内化。班徽、班训体现班级个性,具有较高的识别性、象征性、审美性和创造性,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气息。好的班徽、班训会影响学生一生。因此,班徽、班训设计应紧扣班级文化的主题,班徽应简洁和谐;班训应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生动具体,容易记忆,朗朗上口。

(5)日常管理与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为使班徽、班训创设活动切实促进和谐班级文化的建设,切实伴随和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应把创设活动作为申报和谐班级创建项目的基本内容,各班要在完成班级基本建设基础上,方能参加班徽、班训评比活动。并借助有关活动的平台,如校园文化节、迎新生活动、学生家长会、班级文化观摩周、和谐成长风采展、班徽班训自创大赛、朗诵班训活动等,将这一班级文化成果和学生成长的足迹予以展示和分享,既丰富了活动的内涵,又使学生在展示中得到激励、受到教育。

G40-058

B

1671-1246(2010)01-0035-02

猜你喜欢

班训创设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让班训成为学生共同的心想所愿
让班训成为学生共同的心想所愿
班级被扣分后
高三班训使用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