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0-08-15王晓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9期
关键词:绝经期消失综合征

王晓东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调节网络功能减退,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证候群,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一般在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时,更年期症状就已经开始出现,可持续至绝经后 2~3年,仅少数人到绝经 5~10年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常见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头晕健忘、精神抑郁、情志异常、胸闷善叹息、咽喉异物感、浮肿、大便溏薄、皮肤瘙痒,或有蚁行感等异常感觉,中医称为绝经前后诸症或经断前后诸症。疾病的本质是内分泌的变化。更年期症状使患者饱受精神上的痛苦,并且发生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危险性增大。1932年人们开始尝试用雌激素预防更年期综合征,近五十年来,研究使用雌激素的治疗问题受到重视,也予以肯定。但由于许多药物可使肝病的负荷加重,盲目应用也有增加乳腺癌或子宫内膜癌的潜在危险。故与雌激素相关的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癌)、严重肝肾疾患、近期有血栓栓塞的患者须禁用,有糖尿病、妇科疾患或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影响了雌激素的广泛应用。本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灵活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9年 1月至 2009年 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肾阴虚证的诊断标准:①月经周期紊乱;②烘热汗出;③头晕耳鸣;④腰背疼痛;⑤烦躁易怒;⑥失眠多梦;⑦阴道干涩;⑧皮肤蚂蚁样走感;⑨舌红少苔;⑩脉细数。

具有以上①、②项,兼证见二症以上,参照舌脉即可确诊。

2 研究方法与标准

2.1 观察方法 观察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患者 30例,记录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舌象及脉象等。治疗期间每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服药过程有无不适反应。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评定疗效结果。

2.2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 30例,其年龄最小 43岁,最大 55岁,平均 49.23岁。30例中,病情程度为轻度者 8例,中度者 12例,重度者 10例;病程最短的 3个月,最长的 5年,平均 13.77月。

2.3 推拿疗法 治疗方法:患者取穴肝俞、肾俞、百会、曲池、内关、三阴交、中脘、涌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拇指按压法或推法、拿法,1次/d,10天为 l疗程,连续治疗 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研究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 3例(10%),显效 8例(26.7%),有效15例(50%),无效 4例(13.3%),总有效率 86.7%。

3.1 临床疗效结果 对单项症状改善情况:30例患者中,潮热汗出 30例,消失 10例,显效 12例,有效 4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 86.7%;失眠 20例,消失 6例,显效 5例,有效 5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 80%;烦躁易怒 18例,消失 6例,显效 7例,有效 3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 88.9%;性欲淡漠 10例,消失2例,显效 2例,有效 3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 70.0%;抑郁10例,消失 2例,显效 3例,有效 3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80%;眩晕 21例,消失 8例,显效 8例,有效 2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 85.7%;疲乏 25例,消失 7例,显效 8例,有效 7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 88%;骨关节痛 15例,消失 5例,显效 4例,有效 4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 86.7%;头痛 16例,消失 6例,显效 4例,有效 4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 87.5%;心悸 18例,消失 7例,显效 5例,有效 3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83.3%;皮肤蚁走感 10例,消失 3例,显效 2例,有效 2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 80%。

3.2 安全性观察 30例患者在观察服药期间未见明显过敏反应和不良发应。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衰,天癸将竭,精血日益不足,人体调节阴阳的能力减退,在这特定的转折时期,妇女由于体质、疾病、营养、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不能适应这个阶段,则会出现肾阴不足,最终转化为“阴虚”证,目前大多数医家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虚为本,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则使心肝脾等脏器功能失常及气血津液代谢障碍,引起多种病理变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可致肝阳上亢;心肾水火相济,肾精不足,则致心肾不交;脾肾先后天之本,互相充养,肾虚阳衰,火不暖土,可致脾肾阳虚。西医认为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主要表现。围绝经期妇女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对脑垂体反馈机制消失,使丘脑下部、脑垂体和卵巢之间平衡关系发生改变,产生丘脑下部和脑垂体功能亢进的现象,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这些内分泌环境的变化导致脑内β-内啡肽及 5-羟色胺水平异常,从而使精神、情绪变化失调,交感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血管舒缩平衡失调,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本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临床上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以肾阴虚型多见,本着“治病必求其本”、“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审证求因,以滋肾养阴、调整阴阳为治疗大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灵活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一系列症状得到了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绝经期消失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消失的童年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美永不消失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