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简说*

2010-08-15陈琼沈萍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生物教材高职

陈琼 沈萍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7)

高职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简说*

陈琼 沈萍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7)

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生物统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了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认为应坚持生物统计教学为专业生产服务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与教材创新,增设实训环节,改进考核方式,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高职;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综合职业能力

生物统计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是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来分析数量资料和生物界各种现象的一门学科。作为高职学院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学生,生物统计课程作为一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工具,可以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生产实践中技术措施的优劣,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这也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但由于生物统计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有别于本门类其他的专业课程,因此,被许多学生认为是较难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以至于出现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的教学存在弊病。

生物统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教学目的不能适应生物统计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随着统计与计算机相结合,使得统计学的应用更加广泛,社会上需要越来越多的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这对包括生物统计在内的非统计专业的统计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出的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统计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能够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手段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目前在生物统计教学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现象,以至于用人单位常常反映现在的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都比较低,适应性较差。

教学内容与学生真实水平有一定差距 随着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素质相对较差,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而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来源于职高生对口升学,职高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如果要求他们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教学内容,这肯定会让他们难以消化,只能是囫囵吞枣,因此培养不出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生物统计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实际教学目标的要求不符 为了完成生物统计学的教学目标,近年来,虽然在生物统计教学中不断加入了计算机技术、统计软件应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多数教师仍然习惯于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按教材提供的线索,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讲解,其中,不乏公式的推理推导,分析过程的大量板书,烦琐、复杂的数字计算,教学过程大都是单纯的课堂讲授,“纸上谈兵”多,基本上没有安排生物统计应用的实践环节,学生十分缺乏应用生物统计的实际训练,在这种 “循序渐进地讲解”中,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学生对生物统计课程重视不够 大部分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只要认真学好养殖技术、动物疾病的防治技术、动物的繁殖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的生产销售技术就行了,就完全可以满足毕业以后的工作需求,认为学习生物统计课程对以后的就业没有多少用处,所以,不少学生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

缺乏合适教材 目前各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使用的生物统计教材有两类:一类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生物统计》高职高专专用教材,教材内容陈旧,理论脱离实际,难以体现学科前沿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学科研究新动向;另一类是2006年以后出版的各种新教材,新教材内容比较全面,增加了统计分析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内容,但教材中重点介绍的是统计理论、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而对实验设计、统计调查等部分的介绍及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这对于重技术性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来说,教材难度偏大,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放弃对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而且教材内容中还存在例证单薄、数据孤立的问题,缺乏能综合应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综合性的例证,例证与实际的联系不紧密,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与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提高认识,树立核心专业课的地位高职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不仅要考虑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即能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需要哪些信息;也能掌握获取信息的手段,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得信息;还能掌握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技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利用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分析。生物统计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无论是对专业课学习,还是踏入社会后的工作实践都是非常有用的。

改进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方法 畜牧兽医专业生物统计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统计学家,而是使学生能应用统计知识,在学习中获得解决畜牧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技能。因此,对于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教师要特别注意采用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要通过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对实际统计资料的开发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统计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创造适当条件,加强统计实践性教学,把统计课堂教学与统计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不断改善生物统计课程的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的网络和计算机教学手段,把生物统计学教学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可使得复杂的统计运算变得简单可行。适用于统计教学的计算机统计软件有SAS、SPSS、Excel等,前两种属于专业统计软件,需要使用者熟悉其语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这对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太适合,但他们适合学习使用Office软件中的Excel的计算与数据分析功能。利用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在生物统计课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统计图表,课件清晰、形象、精美悦目,能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生物统计课程的感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根据学科发展与生物统计实践要求,不断完善和创新生物统计课程教材 生物统计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生物统计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材的修订要根据生物统计教学目标制定出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根据教学大纲编写出具有特色的生物统计教材和配套习题;要保证生物统计教材的质量,在编写教材时应注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注意介绍、推广生物统计研究的新成果,以保证教材的先进性;要适当引入数理统计内容,要注意处理好生物统计与畜牧兽医专业各学科之间的关系,避免学科间内容重复;要在教材内容中加入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际统计案例,为开展案例教学创造条件;要注意与计算机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学习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还能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统计方法的操作。

增设实训环节,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 生物统计课程的实训环节,最常见的方式是统计调查。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到处都充满商机,也充满竞争,决策的成功与否与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开展统计调查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每个企业在进行重大决策前,一般都要开展统计调查,搜集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料,为决策的正确性提供保障。所以,它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调查题目的设计一定要做到切合实际,要使学生感兴趣,调查的结果还要有一定意义,以便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如:“对在校大学生消费支出状况的调查”,“对在校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对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的调查”,“大学生就业去向的调查研究”等。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城市调研队、企业调研队组织的一些调查或利用假期开展的社会调查等。统计调查不仅可锻炼提高学生对调查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公关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心,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能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缩短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期,提高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实训环节也可以利用实训基地开展一些与畜牧兽医专业有关的试验研究。先利用实训基地的现有条件选择适宜的研究项目,比如:“不同饲养方法对优质肉鸡生长的影响”,“不同饲料的对比饲养试验”,“不同治疗方法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等等,确定研究项目后,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设计,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系统、全面地完成试验课题,科学、认真地撰写试验论文。这种形式的实训可使生物统计课程与专业课程联系更加紧密,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生物统计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从而达到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物统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具性课程,因此,应把应用知识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重点,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具体评价方案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实训项目实施评价,占总成绩的50%,评价重点是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整个过程,包括每一个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度、所起的作用以及合作能力等等。同时,要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方面的评价。这样可以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来,亲身体验成果的发生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的兴趣,领会围绕某些项目开展实际工作的一般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敢于创新、乐于实践等综合素质。第二部分是理论课的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统计方法和试验设计方法的掌握。第三部分是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0%,主要依据学生作业、参与课堂互动、出勤率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学生不仅能很好地掌握生物统计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使用统计软件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生物统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1]孙耀中.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60-63.

[2]温品人,陈晓红.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37-38.

[3]何风华,李明辉.生物统计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4,(6):25-27.

[4]宁海龙,李文霞,金益.信息时代生物统计学教学的特点与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1-92.

[5]张晓庆,赵鹏,黄剑桥.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4):134-136.

[6]郑聪玲.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统计课程改革研究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76(12):90-92.

[7]李立清.高校《农业统计学》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6,(3):21-23.

[8]陈斌,韩丽.农业中专统计类课程教改探究 [J].农业教育研究,2008,(2):30-32.

G712

A

1672-5727(2010)06-0092-02

*本文系2009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课题项目《分层教学法在高职生物统计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编号:YB09JO1)

陈琼(1970—),女,湖南沅江人,硕士,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统计课程教学。

(本文责任编辑:郑晶)

猜你喜欢

生物教材高职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第12话 完美生物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