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德育课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刍议

2010-08-15程延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德育课高职能力

程延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在德育课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刍议

程延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高职院校的德育课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如何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班主任教师应尝试上好德育课的各种可行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高职;德育;就业;能力

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落实这一方针,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学生能顺利实现就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既然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那么,各类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评判对于学校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言就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导向。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10个方面。其中,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思想道德水平比专业技能更重要,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也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其重视程度几乎与专业技能持平。企业认为导致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因素依次为:(1)社会适应能力较差;(2)就业心态和就业预期不良;(3)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4)职业生涯规划不够。

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即非认知技能的培养问题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对这些非认知技能的培养,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呢?笔者拟根据所带班级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循序渐进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在高职教育中,传播知识和技能很重要,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更重要。任何教育只有转化成自我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效果。要充分调动德育过程中“学”的作用,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是必要的,要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的同时,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我院将第二学期的德育课交由班主任承担,为此,笔者组织了循序渐进的研讨会。

第一步:举办演讲会。题目:从假期所经历和看到的一件事谈起。目的: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同时锻炼学生观察及语言表达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较强,全班学生都积极参加,为后面几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举办专题演讲会。题目:广州火车站的奇特之夜(反映我国抗击雪灾的内容)。提前一周让学生准备。目的: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关心国家大事及思考问题的深度。

第三步:举办专题研讨会。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推荐4个人。题目:(1)根据高职生的特点,谈如何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2)信息时代与大学生成才;(3)结合专业谈节能减排;(4)谈做人与做事。一组讲完后,由其他组提问。目的:引导高职生树立信心和目标;正确使用网络;了解所学专业节能减排的发展;懂得首先要学会做人,初步尝试相互协作。

第四步:举办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会。4个小组每组一个题目,提前一周上网收集资料。以组为单位组织讨论,由其他组同学提问,题目是由学生推荐的热点话题:(1)怎样度过大学三年的时光;(2)教室里不文明的现象有哪些,应如何纠正?(3)怎样看待在宿舍里吸烟的现象,吸烟有哪些害处?(4)如何看待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应树立怎样的恋爱观?这实际上是一次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目的是使他们认识到:在教室乱扔纸屑、上课说话、迟到等是不文明的行为;吸烟有害健康且不安全;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可虚度三年光阴。同时可以尝试和锻炼小组协作的能力。

通过学生积极的思想活动,使其主动接受、内化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从而达到提高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行为的目的。正如学生在谈收获时所写的:在研讨会的过程中,通过演讲和相互学习讨论,对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认真做事做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及制定职业规划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此同时,能力得到了锻炼,从第一次上台说话浑身发抖到说话充满自信,从只会网上打游戏到学会上网搜集资料,从上台表达断断续续到语言表达比较顺畅,从只顾自己表现到深刻感受到只有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胜利,收获是很大的。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强调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为了团队的共同利益而紧密协作,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最终实现团队目标。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软实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第三学期的德育课,笔者采用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获得生存能力是每一个人的愿望。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人们对生的渴望如此强烈,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因此,笔者选择了贴近生活的主题,举办了以“学会生存”为主题的多媒体演讲会。第一步:准备。以“应急求生”为主题,将全班学生分为11个小组。题目:《提防小偷》、《识破生活新骗局》、《别在网络中迷失》、《拥挤踩踏中的自护》、《交通安全》、《火灾逃生》、《结交 “电”朋友》、《地震来了怎么办》、《宠物咬伤的应急处理》、《面对传染病疫情》、《远离毒品》。要求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制作出幻灯片,以此考察学生对工作的态度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幻灯片的能力。第二步:举办以“学会生存”为主题的“应急求生多媒体演讲会”。采取一人放幻灯片,一人讲解,另一人补充和概括的形式。笔者请了几位教师做评委,从幻灯片表现形式、表达清晰性、概括准确性等方面为学生打分,评出优胜者予以奖励。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Flash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各小组学生积极参与协作,学生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也有一定提高,不仅了解了如何应急求生,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组织集体活动:登乌市雅马里克山;参观新疆科技馆;游览乌市水磨沟;到乌市南郊远足;游览乌市红山公园;举行小组间篮球赛等。目的:加强集体主义思想,增强组织纪律性,强化时间观念。

提前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从近几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高职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其中,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可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及时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及有关信息,提前做好学生的就业准备工作尤为重要。为使学生尽早感受到就业压力,笔者在第四学期集中进行了就业教育,举办了给学生适当施加压力的模拟招聘会。

第一步:请专业课教师根据我班学生的培养目标(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列出10个专业对口的岗位,让学生上网调查了解这些岗位是干什么的,从事这些岗位工作需要哪些职业资格证书,在校期间应如何准备。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上网仔细查找。

第二步:笔者和一些学生深入新疆师范大学校园招聘会、新疆人才市场、乌鲁木齐市人才市场身临其境地感受招聘,并与一些招聘单位的招聘人员交谈,了解用人单位专业对口与专业不对口时对所招人员的要求,比较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的差异。

第三步:举办“新世纪建工集团”校园模拟招聘会。邀请校内外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加,列出10个岗位:安装工程质检员、安装施工员、建筑设备营销员、安装资料员、安装预算员、安装工程监理员、施工图设计员、运行管理员、设备主管及强电领班,进行模拟招聘。现场抽签决定各岗位竞聘人员,先自我介绍,再接受提问;由专家从对所竞聘岗位的了解程度、竞聘该岗位的优势、精神状态及语言表达、提问时表现出的应变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评定,当场宣布每个岗位被录取的人员;最后由专家做出总结点评并奖励优胜人员。

通过此项活动,可使学生明白:毕业后专业对口时能做什么,现在应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同时可使学生学会包装自己、推销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使学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增强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紧迫感,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

在总结参加招聘会的心得时,学生写到:在准备阶段上网查资料,第一次完整地了解了建筑业“八大员”是做什么的;第一次全面地了解了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了解了企业要求上岗之前具备哪些证书;懂得了不仅要在学校学好理论,还要重视实践操作,认识了利用假期到工地顶岗实习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获得知识和扩充新知识并能发现新事物的能力。活动策划贵在创新,常言道:“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这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清明节时,笔者组织全班学生去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扫墓,提前一星期提出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写出活动策划书。目的:培养学生对工作的认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支持大胆创新。学生上网调查,了解了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的概况,然后从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过程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写出了策划书。笔者从中选出既可行、又有新意的活动策划方案,并对策划者及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

高职工科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笔者就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利用多媒体教室,引导学生学唱爱国歌曲,如《精忠报国》、《祝福祖国》、《共和国不会忘记》等。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条件下,举办了锻炼学生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问、想、答讨论会”等等。

如何根据高职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上好德育课,使德育课真正产生实效,这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何成江.思想品德教育读本(一)[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彭锻华.应急求生教师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广东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学生工作的释义与构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G711

A

1672-5727(2010)06-0064-02

程延(1955—),女,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数学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德育课高职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运用对话教学增强德育实效——浅谈对话教学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