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2010-08-15马立泉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高职生英语专业毕业生

马立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12)

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马立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12)

随着近年来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关系逐渐向买方市场转移,英语人才这种以往稀缺的人力资源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比起研究生、本科生,高职层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由于文凭上的弱势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因此,应从宏观就业环境、人才供求关系、企业用人与毕业生择业理念及毕业生自身的能力素质等角度,对高职层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培养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高职英语专业作为近年来崛起的高职教育热门专业,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一段规模快速扩张期。目前,开设英语专业的高职院校已经超过千所,招生人数连续三年占总人数的5%左右,已成为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但随着近年来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逐渐向买方转移,英语人才传统的就业优势已不复存在,就业难已成为制约高职英语专业学科生存与发展的 “颈瓶”。

高职生就业现状

从积极因素看,近几年高职生就业率持续走高,总体就业趋势向好。据国家权威出版机构2009年6月10日发布的我国首部就业蓝皮书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2009)》的调查数据,2007、2008年高职生半年后就业率达到84%,已接近本科生就业的整体水平。这表明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几年来的市场孵化,社会认同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本科生的就业率有所下降,而高职生的就业率却保持稳定,显示了高职生的抗就业风险能力强于本科生。

从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看,市场的容量在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趋势给我国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急需大批外语人才,拉动了就业需求,复合型的应用英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一直是 “香饽饽”,受到企业的青睐。加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上海迎来 “世博会”带来的市场效应,英语热在不断延续。从大的背景看,在未来几年里,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从不利因素看,就业市场反映出的不乐观数据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就业蓝皮书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提供的数据中,2008年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在高职现有的19个大类、532个专业中,这样的排名反映出目前高职层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相当不乐观。很显然,高职生近几年就业率的走高主要还是由理工科专业的就业需求拉动的,作为文科专业的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在就业时面临不小的困难。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影响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扩招导致的“挤出效应”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英语专业扩招势头迅猛。教育部公布的普通本科专业招生、在校生、毕业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招收英语本科生87808人,2004年招收102388人,排在所有专业的第一位,近两年来毕业生已形成一个待就业的庞大群体。与此同时,扩招势头仍将延续,在2006、2007年高考专业报名排行榜中,英语专业均高居第二,“高烧”不退,且与排名第一的专业“热度”相差无几。目前,开设英语专业的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比例已达90%以上,可以推断,今后几年英语专业的毕业人数仍将持续攀高。扩招导致的市场“挤出效应”将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影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

市场需求的主流仍是高学历 据人事部公布的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2006年外语类人才总需求人数为32056,排在总需求榜的第八位,比2005年增加了37.7%,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专科生的市场需求同比大幅下降,降幅高达39%,仅占总需求的28.5%。分析报告预计英语类专科生就业走势将继续呈现下滑趋势。由此看出,英语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严重,市场需求的主流仍是本科及研究生以上的高端英语人才,中低端人才需求相对不足。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学历上的劣势使他们在就业方面除了受到英语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 “上压”之外,还要受到来自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甚至职高生的“下挤”。此外,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往年吸纳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最多的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中小型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用工需求大幅减少,加大了中低端英语人才的供求矛盾。

用人与择业的误区 企业用人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一些用人单位缺乏合理的用人机制,盲目追求高学历;本科英语人才也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很多毕业生求职意愿下移,与高职生抢饭碗,使一些原本适合高职生的基层一线岗位被高学历的“临时工”挤占。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往往导致一方面高职生找不到工作只能转岗从事不对口工作,另一方面高学历员工则因难以安于现状而频繁“跳槽”。此外,毕业生就业观念不切实际也是导致就业成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一些高职生的择业预期过高,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对自身能力估计不足,对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调查,不愿到小企业和偏远地区就业,一味追求专业与薪酬的对口,因主观原因导致失业。

毕业生自身能力的不足 虽然高职教育经过数年来的发展,办学能力已大大增强,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也应该看到,很多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开办时间不长,尚未完全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转型,在师资配备、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尚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高职生源起点较低,层次参差不齐,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普遍低于普通本科生,高职英语教师与普通本科英语师资相比也相对较弱,因此,学生的整体素质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大都只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大学英语6级考试的毕业生不到一半,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以这样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很难与本科英语专业学生甚至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的。

思考与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毕业生自身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差异等方面的原因,而后者恰恰是构成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从目前高职英语专业的发展状况看,虽已初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融教、学、做于一体的职业教育理念,但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在人才定位上还未能与市场完全接轨、培养目标较为模糊、培养过程缺乏特色、教学体系仍未完全摆脱本科式的教育痕迹等等。笔者认为,在当前就业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要增强高职层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从专业自身的内涵建设方面和毕业生主体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寻找对策。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上要“以就业为向导,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这为高职院校的技能型教育指明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高职英语专业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都与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有所不同,高职英语专业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英语专业人才,与从事商务、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本科英语专业人才有着根本的区别。从目前市场竞争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看,高职英语专业要想在人才市场上立足,必须彻底改变过去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自身特色,把职业性、应用性、开放性的教育理念注入人才培养模式中,并以此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因此,高职英语专业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及时转变观念,因“市”利导,科学定位,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程模式,大力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融“教、学、做”于一体,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

要落实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高职院校纷纷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在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建立起了一套以实践为核心(Practice)、以英语为主线(English)、以商务为背景(Business)的PEB教学模式,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值得借鉴。但也应该看到,我国高职英语专业的办学历史较短,初期办学模式基本上沿用本科学科体系结构,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口号虽已喊了多年,但浮于表面或流于形式的现象仍然存在,已成为制约高职英语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颈瓶”之一。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目前高职英语专业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要强化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入校的起点不高,学习过程中对理论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在学历及语言知识技能的社会认同度上处于劣势地位。但高职生也有自身的优势,高职院校相对灵活的办学机制、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就业前接受大量的职业技能训练,弥补在就业竞争上的劣势。因此,在培养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时,应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把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尤其要重视让学生在做中学,让教师在做中教,将岗位职业能力与英语专业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课证结合”,鼓励学生获取跨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积累社会经验。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把毕业生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通过职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到基层、到适合自身实际的地方去。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与培训,指导学生对自身进行职业规划和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择业知识等职业素质。此外,要采取切实措施,通过人才市场、招聘会、网络、媒体、校友资源、毕业生自身社会关系等多种渠道,通过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足够、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形成立体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

[1]王伯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0-92.

[2]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节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5):30.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4-15.

[4]何雅媚.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104-106.

G715

A

1672-5727(2010)06-0060-02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研项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交教研1002-02)部分研究成果

马立泉(1961—),男,浙江杭州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高职生英语专业毕业生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