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

2010-08-15宋德胜陈延理

中国商论 2010年1期
关键词:贵州省旅游发展

宋德胜、陈延理/文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以具有乡村特点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乡村文化景观及其背景、乡村自然景观)为主要客体,融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购物、餐饮、修学于一体的旅游。我国现代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挖掘独特的地方特色、形成真实的乡村氛围,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 对乡村旅游理解不清 。受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对农业的多种用途和功能未加以考虑,忽视了农业的旅游观光功能。

2.乡村旅游项目普遍缺乏规划 。出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视规模,粗制滥造。

3.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目前我省乡村旅游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农家乐”,经营项目比较单一,品位不高,忽视了对乡土风情、民间传统、名胜古迹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

4.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由于没有统一的旅游开发规划和开发监管机制,导致农家乐开发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且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严重制约了我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市场开发不完善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的一种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的主打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小、经营者促销意识不强,导致游客对有关信息了解不多,难以产生旅游动机。农业、乡村文化、地域特色等与旅游结合不紧密,导致游客随游览次数的增多而满意度降低。

2.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力度缺乏 。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关于规范农业旅游管理方面的专门法规,缺乏对农业旅游主体的基本规范。政府没有有效的协调和数量控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市场秩序混乱。

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投资体制不健全 。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和财政投入逐年减少,使贵州省乡村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旅游投资数额庞大使得政府投资力不从心,难以迅速扩大旅游开发的影响。由于我国的投资体制不健全和投资政策不完善,难以吸引大量的社会投资。而当地村民由于大多比较贫困,没有资金进行经营性的建设项目投资。

4.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才匮乏 。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都是农民,然而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和贵州省农业人口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平偏低,导致了乡村旅游管理和经营的人才少之又少。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一些固有的饮食,卫生习惯也影响服务水平。

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 。在《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标准》等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下,落实扶持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乡村旅游要制定服务标准,突出自身特色,严格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确保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合理的总体规划 。克服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盲目性,切实做好每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增进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旅游专业人士为乡村旅游发展指引方向,制定出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3.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乡村旅游是丰富的旅游产品,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兴产业。省政府要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加强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还需要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强统一领导,加大扶持力度。要落实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扶持。

4.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大力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5. 坚持科学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土文化底蕴深厚。我们把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结合生态旅游,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旅游业良性循环。乡村旅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并重,以实现贵州省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

猜你喜欢

贵州省旅游发展
贵州省种公牛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