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瘘18例治疗体会

2010-08-15陈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肠液回输瘘口

陈涛

肠瘘是腹部外科中常见重症疾病之一,其可引起全身及局部病理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虽然对肠瘘病理生理的改变有了进一步认识,以及在治疗策略、方法的改进,治疗结果有所改善,但在临床工作中处理仍十分棘手。我院在2000~2007年间共治疗了18例肠瘘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6岁。其中高位瘘4例,低位瘘14例。引发肠瘘的病因有医源性9例,外伤性7例,肿瘤梗阻2例。

1.2 诊断及临床表现 有腹痛、发热、腹膜炎,引流管或伤口有肠内容物渗出,可有直肠或膀胱刺激征。口服或经胃管注入美蓝可出现在漏出物中,彩超提示腹腔内有积液,腹腔穿刺可抽出肠内容物。

1.3 治疗方法 治疗上应充分引流,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抗感染及加强营养支持,注意瘘口处理,保护局部皮肤及对症处理。大部分肠瘘经非手术疗法而自愈,少数肠瘘患者在一般情况改善后经手术治愈。

1.4 结果 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 20~87 d,平均住院44.4 d。

2 讨论

肠外瘘(intestinal fiatula)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常由于营养障碍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严重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在5.3% ~21.3% ,尤其是高位肠瘘,常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其治疗措施包括:①充分引流及控制感染:引流不畅导致感染扩散是肠瘘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肠瘘发生后7 d内,肠内容物经肠壁缺损处流出,对腹部周围器官产生剧烈刺激,引起腹部炎症反应。当发现肠瘘时腹腔内通常已潴留较多积液,肠瘘口周围水肿明显、感染严重,此时应充分加强引流,积极控制感染,防止瘘口进一步扩大及腹腔脓肿的形成。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使用,使得治疗有目标性。资料显示与脓毒血症相关的死亡率高达63%,对于脓毒血症患者实施外科干预死亡率达50%,因此控制脓毒血症成了良好预后的关键[1];②营养支持,包括全胃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60年代以前,肠瘘的死亡率高达40~50%,因营养不良而死亡者,约占肠瘘的48%。在肠瘘的早期,对于高位、流量大的肠瘘,应以TPN治疗为主,全静脉营养可使胃肠液分泌减少,肠液的漏出量减少,并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及人体所需各种营养要素充分补充,有利于瘘口的缩小,甚至自愈。但TPN可并发感染、淤胆和肝功能损害,故当感染控制、引流量减少时应逐步过渡到EN,EN则有利于保护肠黏膜的屏障作用,避免细菌移位,改善营养状态,因此,在肠瘘的治疗中,应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并重。营养支持对肠瘘患者非常重要,其不仅可临床缩短治疗时间,而且对提高管状瘘的治愈率、保证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③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的合理使用:生长抑素和其衍生物能够抑制胃肠胰液的分泌,在TPN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或其衍生物,能明显减少肠瘘量,减轻瘘口周围皮肤损害,对肠外瘘特别是高位肠瘘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2-1997年应用TPN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瘘近80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2]。而生长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组织的生长愈合,改善全身合成代谢,促进局部肉芽生长等作用,在营养支持和应用生长抑素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肠外瘘的愈合过程;④小肠液回输:小肠液回输操作简便,并可节省肠瘘患者的治疗费用,在小肠瘘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小肠液中含有大量的水、电解质和消化酶,回输后能明显地改善患者对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减少消化液的丧失,减少静脉补液的负荷,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可以维持小肠瘘口远端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支持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明显减少肠道菌群移位所致肠源性感染的发生,还可以有效的保持远端肠管的形态和功能,肠管不致萎缩,再次手术时易于分离和吻合;⑤手术治疗:对于经长时间的保守治疗,肠瘘仍旧无法自愈,应在肠外瘘延迟3~6个月以上行确定性手术治疗,此时腹腔感染得到一定的控制、身体营养状态有了明显改善,手术治愈率高,术后复发率低。

总之,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肠瘘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不过巨额的治疗费用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在提高肠瘘治疗水平的同时,怎样避免及减少肠瘘的发生才是最重要的。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营养状态的改善,正确的手术方式,术中良好的麻醉,充分的术野暴露,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合理的围术期用药,满意的引流都是预防肠瘘发生的前提。

[1]黎介寿.肠外瘘.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523.

[2]吴肇汉,王国民.临床外科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肠液回输瘘口
超声下瘘口压迫加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肱假性动脉瘤17例临床改良探究
1例770克早产儿肠穿孔的护理体会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瘘口定位与内镜手术21例分析
辨证分型指导下不同清肠液温度对清肠效果的影响
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分析
微氧渗透辅助负压封闭治疗在食管癌三切口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胆汁回输再利用研究进展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大型脊柱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