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逍遥散的临床应用

2010-08-15程迪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口苦郁金胃脘

程迪勇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由柴胡、当归、芍药、白术、茯苓、薄荷、煨姜组成。初以散剂使用,后有丸剂应市,目前常以汤剂加减化裁使用。本方在治疗内科、外科、五官、妇科疾病中均有广泛应用,并有良好效果。笔者就本方在内科方面的应用略陈数端。

1 临证应用

1.1 治肝胆疾病 包括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这类疾病属中医学“胁痛”范围,临床表现为胁痛,食纳差,脘腹胀满,口苦咽干,倦怠乏力,或恶心呕吐,或大便溏薄,或尿色发黄,舌质或红或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薄黄或腻,脉弦等。治疗肝胆疾病通常以本方加枳壳、郁金。如蕴湿而中焦转输不利者,见体倦乏力,胁肋胀满,脘痞纳呆,舌苔腻,脉濡滑,本方加霍香、佩兰、石菖蒲、通草;如肝胆蕴热者,见口苦咽干,头疼目眩,小便黄,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以丹栀逍遥散再加茵陈、连翘、黄芩;如腹胀、肝区窜痛加佛手、青皮、陈皮、川楝子、香附;如久病血瘀,见肝区刺痛、锥痛,痛有定处,肝脾肿大,门静脉直径增宽,肝掌,蜘蛛痣,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或涩,本方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土鳖虫、丹参等。

李某,女性,50岁,2008年11月12日初诊。患者右侧肋部疼痛7、8年,时轻时重,情绪波动时易发病,常伴有口苦咽干,食纳不香,重则恶心呕吐,甚至呕出胆汁,屡经治疗未能痊愈。近半年来又增胸闷,胸骨后疼痛,右胁、后背胀痛,嗳气,口苦咽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B超示胆囊壁增厚、毛糙;胃肠造影示慢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治以逍遥散加延胡索、郁金、枳壳、蒲公英、黄芩、大贝母、海螵蛸、党参、山药。服药20余剂症状消失,改服逍遥丸以善其后。

1.2 治胃脘痛 包括慢性胃炎、溃疡病、胃下垂、消化不良等。临床症见胃脘痛连及胁肋,食纳差,嘈杂,烧心,反酸,或有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心烦易怒。以本方治疗胃脘痛常合乌贝散,嘈杂反酸甚者合佐金丸,遇寒痛重者合良附丸,郁久致瘀者合失笑散。

王某,女性,54岁,2009年3月12日初诊。患者胃脘疼痛5年余,痛则连及胁肋,撑胀不适,饭后尤甚,口干口苦,食纳差,烧心反酸,夜间惊惕不安,情绪紧张,时有寒颤状而无发热,夜寐不安,梦多,舌暗淡有瘀斑,苔薄微黄,脉弦。胃肠造影示胃下垂,胃窦炎。诊为肝胃不和。治宜调和肝脾。予逍遥散合乌贝散加桃仁、红花、生牡蛎、夜交藤。服药半个月症状缓解。嘱饮食调养,慎起居。

1.3 治头痛 头痛连及目系,时愈时犯,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夜梦纷纭,食纳不香。治疗肝气郁结之头痛,一般以逍遥散加蔓荆子、川芎为主。心烦焦躁、舌红苔黄以丹栀逍遥散加黄连、菊花;失眠易惊、恶梦纷纭加生龙骨、生牡蛎、炒酸枣仁、夜交藤;默默不欲言语、精神抑郁者加石菖蒲、郁金、天竺黄;头痛久延,痛似锥刺,舌暗脉涩,往往有瘀血,久痛入络故也,可加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通络之品;对于顽固头痛还可加入土鳖虫、山甲、蜈蚣等虫类捜剔之品;久郁阴伤者加何首乌、生地、麦冬等养阴之品。

刘某,女性,33岁,2007年4月16日初诊。患者头痛10多年,时发时止,发则疼痛3~5 d,甚则7、8 d,两额角及巅顶痛著,两目酸胀,情志波动时易于诱发,伴有夜寐不实,思绪烦乱,默默不欲言语。近3、4年来头痛加重,发作频繁,服止痛片、正天丸、镇脑宁有小效。脑电图示低波幅,波形不整,波率不协调,枕区见α慢节律。舌淡红,苔薄微黄,脉细弦。予逍遥散加钩藤、蔓荆子、生龙骨、生牡蛎、川芎、郁金、蜈蚣。经上方加减化裁服药20余剂,头痛消失,睡眠、饮食转佳,情绪平稳。嘱注意调养情志,慎忧思恼怒。

1.4 治癔病 癔病属中医学“郁证”、“脏躁”范围。临床症见情志不畅,悒郁不伸,心烦,默默不欲言语,甚则闭目静卧,或闷闷欲哭,或肢体抽搐。治疗常以本方加合欢皮、夜交藤、炒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等。

张某,女性,34岁,2010年1月25日初诊。患者近5年来常因情志不舒而心烦,头胀欲睡,默默不欲言语,心中恐惧如捕状,甚则啼泣,或言语谵妄。发作后2~3 d始能恢复,食纳不香,恶梦纷纭,大便不实,舌淡红,苔薄白略腻,脉细弦。常服用谷维素、舒乐安定等药,但仍时有发作。治以逍遥散加石菖蒲、郁金、生龙骨、生牡蛎、炒酸枣仁。服药半月后精神清爽,情绪稳定。继以逍遥散加减化裁,或加党参、山药以健脾,或加山茱萸肉、枸杞以补肝肾,间日服药。治疗2个月,睡眠、饮食俱佳,能正常从事田间劳动和操持家务。改服逍遥丸及人参归脾丸,并配合心理疏导,以巩固疗效。

2 体会

逍遥散是由四逆散发展而来,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效。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肝胆互为表里,内济相火,其经络与头目、胁肋及少腹有密切关系。肝属木,脾胃属土,肝气亢逆则乘脾土,克伐过之;肝气郁结,疏泄不及,肝不疏土,亦可影响脾胃转输之功。土需木制,亦赖其疏,诚如《血证论》所谓“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味,全赖肝木之气以疏之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以上所治数端皆属肝气郁结所为。逍遥散疏肝解郁,顺其条达之性,开其郁遏之气,使肝气和谐,肝血充沛,经气舒畅,此为“木郁达之”之意。《医贯》论五郁曰“东方先生木,木者生生之气,即火气也;火附木中,木郁则火亦郁矣;火郁则土自郁,土郁则金郁,金郁则水郁,五行相因,自然之理也。余以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愈,逍遥散是也”。

猜你喜欢

口苦郁金胃脘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口苦是怎么回事?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晨起口苦是怎么回事?
川郁金入药道地史考证*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不同方法提取郁金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