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草油和新癀片联用治疗压疮56例

2010-08-15刘爱萍冯立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疮面紫草涂抹

刘爱萍 冯立中

压疮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发生缺血缺氧而致组织损伤、溃疡、坏死等。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紫草油和新癀片联用治疗压疮5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均系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85岁。婴幼儿15例(均因肥胖致颈部、腹股沟、腘窝等处压伤,其中颈部10例,腹股沟4例,腘窝1例),成人41例(皆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患者,其中股骨颈骨折8例,脑血管病患者25例,肝癌患者8例)。临床表现为:受压处皮肤潮红或紫色,皮下硬结或有水泡形成,重者皮肤破溃形成溃疡,有脓液渗出,甚者深达骨质。

1.2 方法

1.2.1 药物制作 市售新癀片(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产品)适量,研末装瓶备用。选优质干紫草30~50 g,麻油250 g入锅加热,待油中等热时放入紫草,煎炸1~2 min,油色变紫红色,紫草微焦黄时,捞出紫草,油晾凉装瓶备用。

1.2.2 治疗方法 将压疮疮面及周围5厘米内的皮肤用0.9%氯化钠注射液洗净,露出新鲜创面,待干后用无菌棉签先蘸备好的紫草油均匀涂抹于压疮疮面及其周围2厘米以内的皮肤,然后用无菌棉签蘸备好的新癀片粉末,均匀涂抹于压疮疮面处,覆盖整个创面。用气圈或其他方法将创面离开床面,或尽量减轻继续受压。重者每日涂抹4次,轻型无糜烂者,每日涂抹2~3次。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自拟)痊愈:创面完全消失、长出新鲜皮肤或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显效:创面消失,但皮肤未完全长出者;好转:创面渗出明显减少,或创面深度变浅,但未完全愈合者;无效:创面处皮损范围缩小不明显,或增大、增深者。

2.2 治疗结果 15例婴幼儿患者均于3 d内痊愈,8例肝癌患者均无效,余33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3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85.7%。治疗时间最短1 d,最长者15 d,平均6 d。

3 讨论

“压疮”古籍中无此病名,大概可归于“褥疮”、“婴儿湿疹”等范畴,《外科启玄》的“席疮”,《诸病源候论》的“湿癣”,《外科理例》的“溃疡”等也大概属于此类,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发生缺血缺氧而致组织损伤、溃疡、坏死等。新癀片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起到保护创面、抗菌、抑菌、止痛、生血、活血的作用。紫草油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紫草中的紫草醌、二甲戊烯酰紫草醌等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紫草所含的乙酰紫草素,水解生成紫草醌,结构类似维生素K,为抗菌有效成分,有凉血、活血、透疹、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丹毒、痈疡、烧伤等[2]。紫草油的粘附性刚好解决了新癀片粉末不易粘附、易散落的缺点,两者合用既增加了解毒、抗菌、活血祛瘀功效,又方便临床使用。

婴幼儿生命力旺盛,血运丰富,受压程度一般较轻,故恢复良好,治愈率高。肝癌并压疮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呈恶病质者,营养不良,凝血功能障碍,多脏器功能低下,微循环差,故疗效不佳。一般患者只要避免继续受压,改善局部血运,应用紫草油合新癀片粉末外涂,疗效满意。

[1]马瑞军,牟丽萍,等.紫草油治疗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4):383.

[2]逯长江,王胜峰.精制紫草油的制备及临床应用.中国新医药论坛,2007,7(7):92.

猜你喜欢

疮面紫草涂抹
慢性疮面之“偎脓长肉”的再认识
偎脓长肉理论指导下药疮交互作用机制探讨*
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关系刍议
不同种类紫草对比研究
小儿红屁股涂紫草油
涂抹
鸡蛋清巧贴吸盘挂钩
巧贴吸盘挂钩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不同市场紫草相关质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