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6例临床经验

2010-08-15蒋麦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硬膜穿刺针头颅

蒋麦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中男32例,女4例;年龄50~86岁,平均69岁。出血原因:摔伤10例,打击伤3例,交通事故2例,原因不明21例;病程最短3周,最长6月。影像学资料:头颅CT检查:血肿双侧2例,右侧19例,左侧15例。血肿范围:额颞顶29例,额顶2例,额颞3例,颞顶枕2例;病灶呈低密度31例,等密度3例,混杂密度2例,36例全部同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3例等密度患者头颅MRI检查:显示病灶为T1、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症状及体征: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30例,肢体不同程度偏瘫28例,智能及精神障碍6例,意识障碍伴脑疝4例。

1.2 方法 患者卧床,控制血压在正常或稍偏高,监护仪进行血压、SpO2、心率的监测。血肿穿刺点定位:由于血肿较大,穿刺定点困难不大,一般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以中、后1/3为穿刺靶点。根据头颅CT算出血肿量,确定用针的长短,一般用2.0~2.5 cm的穿刺针。穿刺:备皮后局部消毒,铺无菌单,局麻后用手电钻将一次性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钻入,拔出钻芯,接粉碎针,接引流管进行抽吸及冲洗。冲洗:在抽出一定的陈旧性血液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引流液颜色变淡,接引流袋持续引流,若冲洗液中有血块,可加入尿激酶1~3万U,颅内注射,第2天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残余量以及穿刺针位置。如果血肿明显减少或者全部清除,可夹管观察2 d,若无颅内压增高表现,拔出引流管。如果血肿残余量仍较多,继续进行引流,如有引流管不畅,可注入尿激酶1~3万U,液化血肿后,继续引流,至血肿引流液清亮,再次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基本清除后,拔出穿刺针。拔出穿刺针后常规缝合。

2 结果

本组36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中抽出大部分血肿时,大部分患者自觉头痛头昏明显减轻,肢体功能好转,4例脑疝患者意识立即转清,1~2 d后其余症状及体征亦明显好转或消失,平均拔管时间2~7 d。随访1~2年,3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可从事正常工作与生活。有1例于半年后复查,出现对侧血肿,经过再次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有明显的颅脑损伤病史,出现颅内高压及局限性体征时诊断一般不困难。本组15例有明确外伤史,其余21例原因不明,原因可能与老年人脑生理性萎缩,颅腔容积相对扩大,使蛛网膜下腔相对扩大,桥静脉相对延长与充盈,再加上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血管脆性增加,一旦受损,出血难以停止,(受伤者)在外力作用下,萎缩的脑在颅内摆动,又增加了损伤的机会,故轻度的头部外伤,即造成硬膜下血肿。其特点是介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完整包膜的血肿[1]。老年人由于脑萎缩,使颅腔内容积相对扩大,代偿力也相对增加,轻度外伤引起颅内少量而缓慢出血,常在短时间内不引起临床症状,而一旦血肿形成,新生包膜产生和释放组织活性物质进入血肿腔,使局部纤维蛋白溶解增多,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其抗凝作用使血肿腔内失去凝血功能,导致包膜新生的毛细血管不断出血及渗出,从而使血肿不断扩大,达到一定体积超过颅腔代偿能力而出现临床症状[2]。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智能障碍,精神异常,反应迟钝、痴呆及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出现多在头部外伤3个月后[3]。由于头部外伤史轻微,易被遗忘,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脑炎、精神病或老年性痴呆。CT扫描可使本病早期明确诊断;但少部分等密度影者易误诊,如有中线移位,CT诊断困难时可行增强CT或MRI检查确诊;本文有3例CT诊断困难行MRI检查得以确诊。

与传统手术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以下优点:①YL-1型穿刺针设计合理,针钻一体,一次直达颅内血肿,且颅骨恰好锁住针头而固定,不会左右摆动损伤脑组织;②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对全身重要脏器的影响很小,且穿刺本身对脑组织无影响,即使心肺功能差的老年人也能耐受;③操作简便,时间短,且手术在病床边即可完成,无需搬动患者;④入颅创口小,出血少,创伤小,且引流通道密封性好,不易感染;⑤所需设备简单,不需贵重设备;⑥手术费用低,平均住院天数显短。手术注意事项:①术后常规停用脱水药物,利于脑组织膨起,血肿排除;②有脑萎缩、病程长及大量血肿患者,术后脑组织膨起困难者,术后宜采取头低位,多饮水,心功能正常患者补液3000 ml/d左右,可利于脑组织膨起;③脑组织萎缩,血肿包膜坚厚及新鲜出血均易引起血肿复发,因此术中要彻底反复冲洗血肿腔内的陈旧性积血,有新鲜出血要彻底止血,通畅引流,尽量使血肿腔与脑脊液循环相交通,防止血肿包膜内外压力不平衡,引起渗血;引流管宜放置在血肿腔的最低处,术后经常挤捏,避免阻塞;④术后少数复查CT时即使有少量积液未引出,但以后多能自行吸收,而无血肿形成,仍可拔管;⑤对部分病程较长,头颅CT提示有包膜钙化或小而薄的血肿不宜采用微创穿刺术[4]。

[1]武文元,张占普,徐丽华,等.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内蒙古医学杂志,1997,29(229):30.

[2]江志强,张铭文.神经外科学基础与临床,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52-454.

[3]孟少华,高丽英,李耀泽,等.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及教训(附142例临床分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39.

[4]佘晓春,孙德,吴琼.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5例.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1,8(3):144.

猜你喜欢

硬膜穿刺针头颅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油菜花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嵇康·绝响
蒙医结合微创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