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2010-08-15李菊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坏疽扫查单纯性

李菊芬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1],随着高频超声探头的投入使用,超声检查已广泛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术应用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加受到重视。本文总结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32例临床疑为急性阑尾炎病例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门诊和住院患者132例,男72例,女60例,平均年龄40岁,均因右下腹疼痛或临床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而行超声检查。

1.2 仪器 采用美国GE-4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低频探头3.5 MHz,高频探头7.0~10.0 MHz。

1.3 检查方法 受检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采用低频探头广泛探查腹、盆腔情况,随后用高频探头重点在右下腹最敏感的压痛点或麦氏点进行多方位的扫查,肠气多者适当局部加压,以排除气体干扰,利于显示阑尾,仔细观察阑尾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肠壁厚度及周围组织结构的情况。

2 结果

在132例急性阑尾炎中,显示108例,超声显示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72例,急性化脓性炎19例,坏疽性及穿孔性炎12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阑尾部位未显示异常24例。

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点: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低频超声显示腊肠样不蠕动、不能压缩的带状低回声,局部压痛及反跳痛明显。高频超声下可见阑尾壁自内向外呈高回声(黏膜)、低回声(肌层)、高回声(浆膜)三层,腔内可见粪石强回声及狭条状液性暗区,内可见细小的点状回声,其短轴切面见椭圆形双环征;化脓性阑尾炎时低频超声显示低回声区较单纯性阑尾炎粗大,阑尾壁层次结构欠清晰,高频超声显示阑尾明显肿大,壁增厚,层次不清,厚薄不一,腔内无回声或充满散在的高回声光点;坏疽性阑尾炎显示为形态不规则的肿大阑尾,阑尾壁明显增厚,不连续,黏膜回声部分消失,局部及腹腔有不规则液性暗区;②阑尾并周围脓肿:回盲部不规则混合回声包块,边界欠清,内可见积液、积气,大网膜回声,肿大阑尾轮廓不清晰;③急性阑尾炎可合并周围淋巴结肿大;④多普勒检查:肿大的阑尾根部及阑尾壁、阑尾周围炎性包块中可见有彩色血流信号,可引出动静脉频谱。

3 讨论

3.1 正常阑尾是一条细长的盲管,直径约4~6 mm,起自盲肠顶端后部,远端呈游离状,位置深且多变,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标准是显示一非压缩性阑尾,其最大外径>6 mm[2]。正常阑尾腔较细,超声一般很难显示,如果阑尾发生急性炎症反应时,病变阑尾因梗阻或发炎引起肿胀、化脓、充血水肿、渗出及粪石嵌塞时即可显示,表现为阑尾增粗体积增大,阑尾管壁增厚,回声增强,管腔内积气积液,坏疽或形成周围脓肿时,阑尾周围局限性有积液,回盲部探及不规则混合回声包块,边界欠清。

3.2 本文的24例患者超声阑尾未显示,我们认为:①可能由于病程短,阑尾炎症状轻,阑尾无明显肿胀,尤其是单纯性阑尾炎由于浆膜层炎性渗出较轻,显示率较低;②过度肥胖患者及腹腔过度胀气,加压困难,对阑尾的显示效果较差;③异位阑尾;④对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认识不足。故扫查时首先全面扫查右下腹,找到压痛最明显处(多在麦氏点处)逐级加压旋转扫查,使该区正常肠管内液体及内容物可被挤出,清晰显示阑尾轮廓;其次使用彩色多普勒检查,部分患者可显示阑尾在炎症时血流信号增多。

3.3 为进一步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出率,应联合使用高低频探头,扫查时探头逐步加压,以减少肠气干扰,缩短探头与病灶距离,使图像更清晰,超声检查具有可重复性强、无放射性危害、操作简单、迅速等优点。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超声检查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急性阑尾炎的直、间接征象进行观察分析,可提高对急性阑尾炎特别是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高频和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

[1]戴显伟.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8-342.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056.

猜你喜欢

坏疽扫查单纯性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48例临床对比观察
浅谈高速铁路钢轨焊缝探伤标准化作业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