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6例机械通气新生儿患者的气道管理

2010-08-15周茜胡庆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分泌物插管呼吸机

周茜 胡庆军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急救医学尤其是机械通气的迅速发展和我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的开通,我院新生儿科医护技术不断提高。其中,及时正确地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和合理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已成为当前抢救过程中日益突出普遍受到重视的课题。现将我院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86例新生儿气道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新生儿共186例。其中男108例,女78例,出生日龄最短为生后20 min,胎龄最小为26周;出生体重最小为0.9 kg,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最短1.5 h,最长时间212 h,平均使用时间为45.4 h;存活155例,占83.33%,自动放弃和死亡31例,占16.67%;经鼻气管插管者13例,占6.99%,经口气管插管者173例,占93.01%。

2 机械通气前的气道护理

2.1 应将患儿放置幅射暖床,连接心电监护仪,开放静脉通路。上机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吸净口咽、鼻腔分泌物,根据患儿情况选择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时间不应超过20 s。

2.2 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戴手套,注意无菌操作。同时要观察患儿面色有无发绀、呼吸暂停、心动过缓,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给予复苏囊加压吸氧,待缓解后再行插管。

2.3 插管成功后应将简易呼吸气囊接好,进行加压给氧,以验证插管位置是否正确,通气是否良好。然后用胶布固定,并记录插管进入呼吸道或留在口鼻外的长度。

2.4 操作时间不应过长,动作不可粗暴,以免引起损伤、低氧血症或其他并发症。

3 机械通气时的气道护理

3.1 机械通气时的观察

3.1.1 对患者的观察 设专人管理,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护外,还要观察患儿胸廓起伏是否良好、有无烦躁、呼吸对抗等,分泌物增多应及时湿化、拍背吸痰。每班检查有无脱管、堵管或扭曲现象,记录导管露出部的长度,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

3.1.2 对呼吸机的观察 定时检查呼吸机运转是否正常,呼吸机参数设置是否合理,管道连接有无错误,报警装置是否打开,观察湿化装置是否良好,温度是否适宜,若出现报警应及时查找原因,立即解决。

3.1.3 记录 各种护理单应认真及时填写,每次调节呼吸机参数应有记录,同时做好床头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

3.2 保证呼吸道通畅

3.2.1 体位 新生儿在供氧前及供氧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保证足够通气量的先决条件[1]。一般采取后颈部稍垫高卧位,头偏向一侧,并将床头抬高15°~30°角,以免引起返流或分泌物误吸。定时更换体位对改善肺循环和肺的呼吸功能、减少感染、帮助痰液引流极为重要。

3.2.2 维持气道湿化,定时气管冲洗、叩背吸痰使吸入气加温加湿,维持湿化缸内蒸馏水达2/3满,温度32℃~35℃。叩背的目的是使附着在支气管壁的粘液松动,易于排出。叩背有两种方式:叩打和震动。叩击器的大小应根据患儿情况来选择,新生儿应使用柔轻的叩击器。叩击部位一般为前胸、腋下、肩胛间和肩胛下两侧共8处,也可重点叩打肺不张部位或需引流的部位,最好沿支气管的大致走行由外向内,自远端向中心进行。叩拍时间一般1~5 min,频率60~100次/min。如果分泌物较多,可延长叩拍时间。小儿皮肤较嫩,叩拍时要隔一层单衣或毛巾以保护皮肤,动作适宜,用力均匀,利用腕部的力量迅速和轻柔的叩拍。

气管冲洗 应由两人以上配合进行。洗手、戴口罩、帽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管应一次一换,以防止交叉感染。使患儿侧卧,在吸气时快速注入湿化液0.5~1 ml/次于气管内,用复苏囊加压给氧,然后进行胸部叩拍,吸痰管吸净气管内痰液,同时吸净口鼻腔痰液。将患儿转至对侧同法拍背吸痰,全过程需20 min左右。操作时应动作快速轻柔无损伤,吸痰管的大小要合适,直径为气管导管内径的1/2~2/3,插入深度要超过导管1~3 cm。吸引器负压调节要合适,一般在60~100 mm Hg之间。吸痰时先退出1.0 cm然后开始吸引,吸痰管一边退出,一边捻转,时间不超过10 s。吸痰前后要提高氧浓度及通气,以免引起患儿低氧血症。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心率、SpO2、若出现变化应暂时停止吸痰,待恢复正常后再吸。吸痰结束应重新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有无脱管或插入过深,两侧呼吸音是否对称。

4 撤机的气道护理

4.1 拔管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静脉应用地塞米松2~5 mg。

4.2 拔管前吸出胃内容物,充分吸出口、鼻咽部分泌物,处于吸气状态时将管拔出,拔管后再次清洁口鼻咽部分泌物,听诊两肺呼吸音。

4.3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定时雾化、拍背、吸痰、翻身。

4.4 拔管后吸入氧浓度较原先高5% ~10%,禁食4~8 h,以免引起呛咳及吸入。

4.5 严密监护生命体征、SpO2,保持静脉输入通畅,严格床头交接班,认真做好各种记录。

5 预防感染

5.1 严格执行消毒感染制度,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每天定时进行通风换气、空气消毒,使用消毒液拖地,减少人员流动。

5.2 加强洗手观念,接触每个患儿均要洗手,必要时戴手套。

5.3 吸痰管、气管插管应一次性使用,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禁止仪器交叉使用。

5.4 加强呼吸机的管理,及时排空集水瓶,避免倒流入肺,湿化液要新鲜配制,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用后及时消毒,专人管理,定期检查。

5.5 做好患儿基础护理,特别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脐部护理及床单元整理等。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

[1]金汉珍,黄德氓,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384-395.

猜你喜欢

分泌物插管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图版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