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的健康教育

2010-08-15陈春红赵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脏腑饮食疾病

陈春红 赵卫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将护理临床和护理管理多个环节系统化的护理模式。[1]要满足各种各样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护理需求,就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扎实地开展健康教育,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与人格尊严的完善,关注患者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环境,围绕着人的生命全过程提供全方位、最具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在重视生命质量和内涵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护理工作中的全过程。通过宣教,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得到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在中医病房开展健康教育,不仅要做好常规内容宣教,还要运用中医护理的特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宣教,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得到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1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做好评估

中医护理的四诊法望、闻、问、切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对人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把四诊的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四诊合参将所获得大量资料,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从而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如感冒患者,若恶寒发热,无汗,口不渴,此属风寒型感冒,应指导患者在服用解表散寒药后,饮热粥或饮料,以助药力,并加盖衣被,促其微微汗出,使邪外解。若患者发热不恶寒,有汗,口渴,此属风热型感冒,应指导患者在服用疏通凉爽药后,多饮清凉饮料,以补津液,但避免直接吹风。同样是感冒,但因其病因,诱因及临床表现不同,所给予的宣教,护理也就不同。

2 中医护理诊断丰富了护理的内涵

所谓人与社会环境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因为人的一生置身于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必然影响人体的有关活动,最主要是人的心理情感活动。[2]

2.1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评估患者的病情 中医护理诊断是在四诊收集资料基础上,运用八纲、脏腑等辨证方法判断患者身心状况、内在联系,确立能用护理方法解决的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其内容不但包括情感、饮食起居等基本需要,而且要反映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状况。因而一个完整的中医护理诊断包括疾病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病因、证侯、主症。如泄泻可有不同的护理诊断:因感受外邪可致寒湿泻,因脾胃功能不足可致脾虚泻。由此可见中医护理诊断不单纯围绕患者需要,而是因证,同时因人而异提出具有动态的护理诊断,为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奠定基础。

2.2 三因制宜为患者实施全面护理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尤其因人体禀赋不同对疾病的影响更大。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是整体观的体现。因此,在提供护理时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所处环境的差异和年龄体质的不同来确定保健、养生用药和护理原则,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2.3 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原则,使患者得到身心统一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之生于气也。”这是很有道理的。[3]在实施疾病护理过程中,就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指出心理问题,并采用谈心,讲解,释疑,说理开导,转移注意,健康指导和避免不良情志刺激等,要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使脏腑气血功能旺盛。

3 辨证施护对患者提供科学指导

中医辨证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在护理工作中,熟练掌握各种辨证方法是进行辨证施护的基础。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辨证是前提,是根据,只有辨证正确,护理措施才会有效。在护理工作中常用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护理方法,根据不同的证,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

4 用辨证配膳原则,做好饮食健康教育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极为重要。反之,饮食失宜也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饮食自信,肠胃乃伤”,“药补不如食补”[4]可见饮食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4.1 饮食选择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患者饮食必须遵照中医的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结合人的体质、天时、地理、病因病理、症状治疗原则及食物的形、色、气、味对人体脏腑所起的作用来调配饮食。食物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和对某一脏腑的作用起到调补、健身、疗疾的作用。

4.2 强调患者的饮食宜忌 由于食物有四气五味之分,疾病也有寒、热、虚、实、阴、阳、表、里之别,所以祖国医学历来十分强调患者的饮食宜忌。一方面讲究五味所入,各归所喜,另一方面,又十分注意五味所禁。在饮食宣教中,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给予相应的饮食,如寒证给予温性饮食,热证给予凉性饮食;阴虚宜清补之品,阳虚宜温补之品;实证宜清淡饮食等。总之,要指导患者合理用膳,饮食有节,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4.3 指导患者注重饮食与药物相配合 药食同源,药食同用,药食同理,这是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之一。中医认为,某些食物具有防病治病的重要功能。中药和食物有着水乳交融的难解之缘。这种观点,并不是从微观成分出发,而是从宏观的整体的形、色、气、味等性能概念出发,利用这种特性可以用来调整机体阴、阳、气、血,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5 多种调护方法充实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以调护为特色,包含调理和护理两部分。调理是护者指导患者调摄,注意养生宜忌,以患者为主体,调动其积极因素,抗病防病。护理是指护者对患者施以药、熏、蒸、敷等方法。护理措施因人、因证而异。

6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以做好患者的自我调护,出院指导等有利于患者康复,增强体质

中医护理的健康指导是根据临床辨证、个体差异、个人生活环境、习惯、文化等不同情况制订相应的保健措施,内容丰富,道理透彻、效果明显。如情志、气象、饮食、服药、养生益寿等指导。中医护理这些贴近生活的健康指导,提高了患者自我调护能力,达到维护身心健康的目标。

总之,要想真正做好具有中医特色的健教,服务于患者,就必须在西医的指导下,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加强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中医基本技能的锻炼,应用于临床,使健康教育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岳增文.市场经济与医院改革.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246.

[2]黑莲芝,等.论整体护理与中医理论的内涵统一性.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53.

[3]孙秋华.关于中医护理问题探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2):84-85.

[4]何宝昌.中医护理手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

猜你喜欢

脏腑饮食疾病
春节饮食有“三要”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