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正确选购玉米种

2010-08-15陈合龙

种业导刊 2010年7期
关键词:导刊发芽率种业

陈合龙

(安阳县种子管理站,河南 安阳 455000)

随着种子经营体制的变化,种子市场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给农民购种带来较大选择空间,同时也增加了购种的盲目性。掌握以下4项依据和原则,可助农民朋友正确选购玉米种,为夺取玉米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1 正确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

1.1 因地制宜,根据地力选种

土壤肥沃,水浇条件好,要选择那些生育期长,增产潜力大,适宜密植的品种;土壤肥力偏低,水浇条件差,要选择那些耐旱、适宜稀植的大穗型品种。

1.2 根据播期选种

麦垄套种可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麦后直播则选择生育期短的品种。

1.3 选择通过审定的品种

一个品种能否在当地生产上推广应用,要看这个品种是否通过了当地省份或国家的审定,适应范围是否包括当地,不能购买未通过审定的品种。

1.4 结合自己或别人种植经验选种

尽量要选择自己或别人种植过的品种,不要盲目追求新、异、特品种。对新品种要做到先小面积试种,再扩大面积种植。

2 如何正确购种

2.1 到正规种子部门购买

首先,查看种子经营者的“两证一照”。所谓“两证”,指购买种子的包装上有品种审定证号和种子生产许可证号,“一照”是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其次,凡是经营种子的单位,必须经过种子管理部门的批准,具备“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由于这些单位在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接受经常性的质量监督检查,一般不会有意做假。

另外购种子时一定要向销售单位索要购种凭证和发票,并保存好所购种子包装袋,作为证据保存。万一种子出现问题,以备索赔。

2.2 了解品种特征特性

任何品种都有其优缺点,购买种子时不仅要了解品种的优点,还要重点询问品种的缺点,如抗倒性、抗病性,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优势。

2.3 检查种子包装

不要购买散装种子。注意检查包装袋上种子标签内容是否全面,品种是否经过审定。

购种后可当场拆包检查种子,发现种子色泽变暗、霉变、破粒或杂质多等问题,可及时要求更换或退货。

2.4 判断生理指标

种子生产部门生产的种子,经过多次清选,籽粒均匀整齐,杂质较少,含水量、发芽率均达到国家标准。如果种子粒大小不匀,颜色各异,杂质多,霉粒多,则种子真实性值得怀疑。

纯度:纯度高种子的大小、色泽、粒形等差距较小,均匀一致。可任意取100粒种子,如其大小、色泽、粒型相差比例达八、二开,说明这个种子的混杂率达20%以上,这样的种子,一般不要购买。

水分:在买种子时,可先将手攒入种子袋,判断种子的干湿度,有阴沉潮湿感且味不正,说明种子较潮湿, 有可能发霉变质。另外可抓一些种子放在手中搓几下,发出清脆而唰唰的声音是较干的,反之是湿的。另外观察种子的胚部,胚部凹陷有皱纹的为干种子,一般都在规定的标准水分之内。胚部没有凹陷且光泽较强的种子水分含量较高,消费者不能购买。

发芽率:正常种子颜色纯正、新鲜,发芽率高;变质的种子,发芽率低,不要轻易购买。可通过嗅觉和视觉判断种子是否霉烂、变质和异味。发过芽的种子一般带有甜味,发霉的种子带有酸味和酒味。发芽率达不到85%的种子,一般不能在生产上应用。

2.5 区别新旧种子

在仓贮条件下,玉米杂交种的生活力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并且贮存时间越长,生活力下降越严重。因此,在玉米生产上,最好不要使用陈种子,尤其不能使用贮存3年以上的陈种子。新旧种子的区别是:一般陈种子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和干燥,颜色变得深暗,胚部较硬,易受虫蚀,细看往往有虫眼,将手伸进种子堆内拔出时,手上有粉末。新种子颜色鲜亮,无虫蛀。

3 购种后出现种子质量问题怎么办

购种后未播种前,发现种子质量有问题,应及时找到种子经销商调货或退款,也可向工商、农业部门投诉。

播种后至成熟,发现种子质量有问题,要及时找种子经销商协商,若协商不成立即向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申请检验或田间现场鉴定(一定在收获之前),弄清原因,分清责任。

经鉴定属于种子质量问题的可与种子经营者协商赔偿问题。协商解决不了的可以由农业、工商部门再次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诉索赔。

4 包衣玉米种子播种注意事项

包衣玉米种子不要浸种催芽。种衣剂溶于水后,不但失效,还会对催芽产生抑制作用。

盐碱地不适宜用包衣种子,种衣剂遇碱失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低洼涝地不适宜用包衣种子,包衣种子在低氧环境中易酸败腐烂,引起缺苗。

按照农药使用规程操作,避免人畜中毒。

[1] 郭盈温,左小芳.超高产玉米品种的特点与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2):19.

[2] 卢雪宏,路永勤.沈单16号玉米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5):61.

[3] 杜景珍.玉米籽粒败育和秃尖原因及防治[J].种业导刊,2009(10):25.

[4] 刘康虎,费养军,等.玉米南繁加代育种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4):120.

[5] 王少杰,李琳,等.玉米花粒棒、多穗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种业导刊,2009(4):29.

[6] 马朝阳,朱红彩,等.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程[J].种业导刊,2009(5):28-29.

[7] 蔡雪魁.玉米品比试验初报[J].种业导刊,2009(5):31.

[8] 刘康虎,费养军,等.玉米南繁加代育种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4):120.

[9] 房志强,刘德畅.河南省玉米种子精细加工技术及其发展思路[J].种业导刊,2009(10):18-19.

[10] 罗秀英,任红莲,等.2009年高唐县玉米秕粒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3):103.

[11] 赵宏玉.玉米新品种先玉335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3):77.

[12] 张献涛,曹晓静.甜糯玉米高效多元集约化种植[J].种业导刊,2009(12):29.

[13] 李光发,张淑琴,等.先玉335玉米品种的改良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4):116-117.

[14] 魏明.玉米一次全量侧深施肥田间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3):63.

[15] 赵宏玉.玉米新品种先玉335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3):77.

猜你喜欢

导刊发芽率种业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化学诱变剂EMS对知母种子萌发的影响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