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棉制种方法及措施

2010-08-15王世刚

种业导刊 2010年7期
关键词:棉苗柱头父本

王世刚

((周口市种子管理站,河南 周口 466000)

1 选好制种基地

棉花制种基地应选在农民种植棉花水平高、易管理的地点,委派技术人员驻点,并进行定点、定面积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管理。

2 种植模式

最好选择一熟制田块,麦棉套种应选择3-1式120~130 cm一带的种植模式,即3行小麦1行棉花,全采用等行距种植。

母本种植1.95万~2.25万株/hm2。父母本田间种植比例以1∶5为标准,即父本种植3900~4500株/hm2,父本一般集中种在地头,便于采花。父母本要用标记物分开。

3 育苗

于4月上旬趁晴天足墒播种,拱棚育苗。苗床以东西向为宜,长10~15 m,宽1.3~1.5 m,深0.13~0.15 m,可育苗2500株。一般采用塑料育苗钵、土制营养钵、方块育苗等方法。每钵1~2粒,播后覆湿润细土,厚度2~3 cm。

4 苗床管理

播后及时做好拱棚盖膜保温保湿。一般播种至出苗,苗床温度控制在30~35 ℃为宜。当棉苗有70%~80%出土后,可视气温情况于早上8时左右将棚膜两头揭开通风;出苗至1叶期床温应控制在25~30 ℃,高于30 ℃应及时掀膜通风,严防烧苗,注意炼苗,防止高脚苗,如遇低温阴雨天气及时盖膜。喷施多菌灵防治立枯病,苗床及四周撒施毒饵防治地下害虫。拔除苗床杂草,遇旱及时浇水,并注意防治苗床蚜虫、红蜘蛛等。

施好送嫁肥、浇好送嫁水、喷好送嫁药。即移栽前7 d可用0.5%尿素水溶液喷施叶面或泼浇苗床。移栽前2 d浇1次透水,并用40%氧化乐果1200倍液喷施棉苗,以防将棉蚜等害虫带入大田。当棉苗长到2叶1心时,用卡那霉素5000~6000倍溶液均匀喷施在棉苗上(不是转基因抗虫棉苗不喷),7 d后,将有黄斑叶片的植株拔除。移栽定苗时,根据株型的不同拔除变异株。

5 移栽

移栽最好在5月上旬进行,最迟不超过5月20日。父本应提前2~3 d移栽。结合整地施土杂肥30 t/hm2、磷酸二铵300 kg/hm2、氯化钾225 kg/hm2、硼肥7.5 kg/hm2,锌肥7.5 kg/hm2。母本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1.1~1.2 m,株距40~45 cm,种植1.95万~2.25万株/hm2。父本种植密度可稍大,株距28~30 cm,种植密度4500~4800株/hm2。移栽时要保持钵土不散、根系完整、大小苗分开,栽时不吊空、不露肩。

6 人工去雄授粉

黄淮地区于7月1~10日起开始人工去雄(简称剥花),8月20日以前授粉结束。在决定开始剥花授粉的前1天,必须将父母本棉株上已开的花和结的铃全部摘除。每天剥花时间应在下午进行,通过观察花冠逐株检查第2天将要开的母本花朵,从花的基部撕开,将花冠连同雄蕊一起剥净,不留花药,并用彩绳做好标记,以便第2天查找。剥花时要掌握好手法,下手要轻、准、稳,不可伤及子房、花柱及柱头,剥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防止漏花。如在盛花期下午未能剥完,次日早晨6时前花粉未散时一定要剥完,切忌剥散粉花。第2天8时左右,先摘除母本遗漏的未剥花朵,然后采摘父本已开放的花,检查父本花药散粉后,便可进行杂交授粉。授粉时要轻抹、均匀、不遗漏。中午12时以前授粉结束,不然会因为气温高而影响成桃。如遇下雨天气,可将父本的花粉采集保存好,雨停后及时授粉。父本的花粉只可当天使用。父母本授粉比例以1∶3~5朵最好,即1朵父本花朵可给3~5朵母本的柱头授粉,这样成桃率高、成铃最重。授粉的部位以柱头的下部效果最好、中上部效果最差。因此,授粉时应从母本柱头下部靠近子房处向上环形逆向授粉。

7 去除父本与杂株

8月20日剥花授粉结束后,应立即将所有父本拔除干净,技术人员及时检查,坚决杜绝8月20日后续剥现象,确保种子的发芽率。杂交制种结束后,必须到田间对母本逐株逐枝检查,对未剥的花蕾及时剪除干净,并摘除自交花、铃,力争做到一个不漏,尽量提高种子纯度。技术人员要做好母本田间纯度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8 田间管理

8.1 科学施肥

在多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比例,增施磷、钾肥和硼、锌微肥,减少因生理病害引起的脱落。要早施重施花铃肥,普施盖顶肥。

8.2 及时中耕浇水

栽后5~6 d,及时中耕、浇水、培土,促苗早发,否则将影响制种产量。棉田进入盛花结铃期后,如出现干旱现象,就应及时浇水,为不影响第2天剥花授粉,采取隔行浇灌。吐絮初期,若出现旱象,也要及时浇水,克服棉田不见白不浇水的传统观念,此次浇水可增加种子饱满度,提高杂交种的产量和质量。

8.3 合理化控

母本第1次化控于初花期,用缩节胺30 g/hm2;第2次于盛铃期,用缩节胺37.5~45.0 g/hm2;第3次在打顶后,用缩节胺52.5~60.0 g/hm2。合理的成铃结构为:母本下部1~3台果枝可坐2~3个杂交铃,中部果枝坐4~5个杂交铃,上部果枝3~4个。一般7月25日前后打去顶心,8月5日前后打去全部边心。

9 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等,成株期病害主要有枯萎病、黄萎病等。除多施有机肥、合理轮作外,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主要用50%多菌灵、50%代森锰锌或50%福美双等杀菌剂400~500倍液进行多次防治。虫害主要有棉蚜、红蜘蛛、棉铃虫、斜纹夜蛾等,可用吡虫啉、扫螨净、辛硫磷、阿维菌素等药物防治。

10 及时拾花、晾晒

制种棉吐絮大开后,要及时拾花。一般7~10 d拾1次,杜绝拾笑口棉,将烂瓣、僵瓣花剔除。每次拾花后及时晾晒,将水分晒到10%以内,存放于通风干燥处,防止棉花回潮引起种子霉变。杜绝化学催熟,以免影响种子发芽率。到10月下旬拔除棉柴。待种子全部晒干后,就可以脱绒、精选、加工、包装,待售。

[1] 焦宏廷,孔景萍,等.杂交棉人工制种不同授粉方法的效益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7(10):45-46.

[2] 张涛,李玲.棉花高产杂交制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4):181.

[3] 马朝阳,朱红彩,等.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程[J].种业导刊,2009(5):28-29.

[4] 王峰.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7):166.

猜你喜欢

棉苗柱头父本
棉花轻简育苗及移栽技术要点
浅谈棉苗机械化移栽技术
精耕细作棉苗壮
川鄂盐道白菜柱头图形符号意义分析
卷柱头薹草草坪建植技术探析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柱头性状表现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5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进展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