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前唐山地方党组织建设的特点

2010-08-15范玉双李文利

党史文苑 2010年10期
关键词:唐山人开滦唐山

范玉双 李文利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河北唐山 063000)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李大钊亲自领导建党的地方。从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唐山党组织领导唐山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历史充分证明:唐山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关键在党。

一、唐山党组织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具有鲜明的先进性

1922年,经北京区委批准,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正式建立,邓培任书记。这是冀东地区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也是全国较早建立的地方党组织之一。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唐山的革命和建设始终走在前列,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

唐山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京奉铁路各修配厂有2500名工人;启新水泥厂有200名工人;开滦煤矿公司的矿山有1400名工人),党特别重视唐山地区的革命工作。唐山党组织成立伊始,就积极响应党在中共二大提出的“主要精力指导工人运动”的号召,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开展工人运动。党组织的领导人更是奋不顾身,以身作则,深入发动群众。邓培不断深入开滦各矿,宣传和发动群众。1922年6月,中共唐山地委发展了第一批党员,建立了开滦矿务局党支部,使之成为罢工的核心力量。1922年10月23日,在唐山党组织领导下,开滦五矿3.7万人举行同盟大罢工,这是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震惊中外”的壮举,打击了英帝国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五卅”反帝运动期间,在中共唐山地委领导下,唐山工人、学生为“五四”以来的第二次抵制外货高潮做出积极贡献。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毛泽东和李大钊高度重视农民运动的发展。“三一八”惨案后,唐山党组织把工作重点转向农村。1926年秋至1927年4月,在李大钊指导下,中共玉田县委组织的“反旗地变民”运动是北方少数成功的农民运动典范。而1927年10月的玉田暴动则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紧要关头举行的武装起义,践行了“八七会议精神”,为京东洒下了革命火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三省,密谋华北。唐山因扼东北和华北战略交通要道,唐山党组织较早投入到抗日洪流之中。早在长城抗战期间,中共地下党就在促使国民党军队站到民族立场上来发挥了积极作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开滦林西矿工人便向全国各界表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誓死不步高丽后尘”。在日本侵略华北时,在中共唐山市委领导下,1934年春季,开滦煤矿工人形成三次罢工高潮,毛泽东、刘少奇都对这次罢工给予了高度评价。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爆发。唐山党组织领导冀东人民组织了20多万人的抗日大暴动和开滦五矿工人同盟罢工。其中1938年开滦罢工,被称为是“持久抗战中工人阶级在抗日的前进阵地的号炮与旗帜,是在中国客观条件下举行武装起义的模范。”

解放初期,在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唐山也是一花独秀,遵化县王国藩合作社在全国农业合作社运动中走在全国前列,毛泽东称其代表了“整个国家形象”,并将其经验归结为“勤俭办社,多养猪,增值大牲畜,增加大农业,工作踏实、实事求是,有事同群众商量,坚持群众路线等”。

可以说,唐山的共产党无愧于“两个先锋队”的称号。

二、作为革命和建设的旗帜、引路人,唐山党组织是“特别能战斗”精神的灵魂

“特别能战斗”是毛泽东对开滦工人阶级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铸就的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和赞扬,是唐山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创造并代代传承的唐山精神的标志,唐山党组织正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者。

中国革命先驱和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满怀赤诚之心,求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即使身陷囹圄,酷刑加身,仍“铁肩担道义”、“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正是“特别能战斗”精神在李大钊身上的集中体现。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唐山党组织将“特别能战斗”精神挥洒得更加炫目多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中国人豪气冲霄汉的年代里,唐山遵化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敢效愚公,“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结束了该村吃国家返销粮的历史,成为全国农业的典型。“文革”期间,虽然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但开滦煤矿广大工人在动乱中仍坚持生产,1971年开滦党委提出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产量比设计能力翻一番的目标顺利实现,以至1975年煤炭工业部号召全国煤炭战线“学大庆、赶开滦”。面对20世纪最大灾难之一的大地震,在公与私、生与死考验的紧要关头,唐山党组织始终起着旗帜和堡垒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带领全市人民同震灾展开殊死决战。强震过后,许多刚刚脱险的党员领导干部顾不上自己的亲人,立即奔赴工作岗位。从地、市、县、区到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从工矿企业到机关事业单位,层层建立临时救灾指挥机构,使广大灾民在艰难自救互救中有了“主心骨”。开滦唐山矿工会干部李玉林等人,刚从废墟中爬出,立即驾车直趋北京,使党中央直接了解灾情。震后第一天,吃饭喝水困难,很多人把自己很不容易找到的一个苹果、一碗水和别人匀着吃。大家有饭同吃,互谅互让,患难与共。震后一个月,唐山就挖出了“抗震煤”,炼出了“抗震钢”,发出了“抗震电”,烧出了“抗震瓷”,农村秋后适时种上了“抗震麦”。“特别能战斗”的开滦干部职工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把原煤日产量提升到7万吨,全面恢复震前水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山人在抗震中谱写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赞歌,举世公认。这种抗震精神正是唐山人“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发扬光大。而随后进行的震后建设更是创造了凤凰涅槃的奇迹,10年完成恢复建设,20年跨入全国城市经济实力20强,30年走在全省前列。

总之,唐山要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造的辉煌业绩都凝聚着唐山党组织和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汗水。

三、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唐山党组织深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践行着党的宗旨。无论是北伐战争,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唐山党组织都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以广大人民利益为念,党群之间、军民之间形成了深厚的骨肉鱼水关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组织扎根于工农民众之中,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施行“三光”政策,企图以“无人区”割断党与人民的联系,从根本上“剿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党组织和八路军在艰难险恶的战争环境中,时刻铭记毛泽东“兵民胜利之本”,时刻践行毛泽东“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他们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结成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战斗集体,涌现了许多八路军指战员挺身保卫群众、群众舍生忘死掩护战士的英雄事迹。解放战争中,唐山人民“倾家荡产支援前线”。1947年9月到1948年3月,全区刚刚获得土地的农民近6万人参军,不少县区农民组成“翻身营”、“翻身团”,集体参军。还有许多农民参加了县区地方武装和民兵。平津战役期间,冀东人民短时间内筹粮1.32亿公斤,动员30万群众,组成270个担架团随军作战,“不解放平津不回家”,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行程数千里,参军战斗无数次。中共冀东区委授予遵化县1500多名翻身农民组成的担架团“遵化县远征模范担架团”称号。在唐山抗震救灾过程中,劫后余生的唐山人民,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和带领下,涌现出许多“灾时共产主义”大家庭,党群关系、军民鱼水关系升华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四、始终坚持狠抓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从1922年第一名党员邓培开始,唐山党组织始终坚持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成就显著,唐山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1922年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建立后,努力发展党组织。至1927年7月,唐山市内就有8个支部120名党员;各县有14个支部,乐亭、玉田县建立了县级党组织。到1945年底,唐山党员人数达4.6万。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唐山地委有基层支部4872个,党员9.7万多人,占总人口2.4%。中共唐山市委有基层支部265个,党员6500多人,占总人口2.1%。1959年6月,唐山地委和市委合并为新的市委,下属248个基层党委、1.44万多个总支部和支部、21.8万多名党员。

唐山党组织的建设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发展与曲折相伴。土地革命时期,三次受党内“左”的错误影响,损失严重。如1934年市内仅70名党员。解放战争时期,唐山党组织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出现“左”的错误,许多党员干部被调离。“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中共唐山地方党组织发展过快,1958年发展新党员1.54万名,比原定计划超32%。“文革”时期,各级组织遭到严重挫折。1967年1月,在“一月风暴”影响下,各级党组织被夺权瘫痪。1969年搞所谓“吐故纳新”,使一些党员受到错误处理。1976年唐山地震中,11974名党员震亡。改革开放之后,面对新时期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唐山党组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以应对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1]唐山历史写真[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2]唐山概览[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3]谢忠厚著:河北抗战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4]冀东革命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

[5]李大钊人格风范[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唐山人开滦唐山
电力机械设备运行及维护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James Hutton
门泽光
刘亮、杨光设计作品
王大根
每一个平静的表情下,都有一个悲情故事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开滦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