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谈舞台服装的功能

2010-08-15□赵

戏剧之家 2010年2期
关键词:多元性舞台艺术服装设计

□赵 玉

无论话剧、歌剧、舞剧还是戏曲,舞台服装设计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服装设计,顾名思义,它是舞台上服装的设计,也是舞台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舞台服装设计的审美特征,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并发表了许多见仁见智的学术观点。不过,笔者感到仍未能进入深层面研究阶段,甚至未能针对到舞台服装设计的独特个性,尤其是当今舞台服装设计的时代特点上,因而也就没能真正说到点子上。为此,我愿结合个人的舞台服装设计的艺术实践与理性思考,就此发表若干浅见,以引起讨论。

如今高科技、多信息、深知识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各领域、各学科纷呈多元交汇的构成格局。舞台艺术和舞台美术均如此,舞台服装亦如此。

舞台服装的多元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舞台艺术构成的多元性,要求多元性的舞台服装与之相适应。众所周知,舞台艺术即指在舞台上演出的各种艺术,其中主要有戏剧(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曲艺(相声、二人转、大鼓、琴书、坠子、单弦、快书、评书等)、小品、音乐、舞蹈、杂技、魔术等等。而每一种艺术样式,对服装也有不同的美学要求,例如各种戏剧要求服装“人物化”,小品作为“微型戏剧”,同样要求服装“人物化”;而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则要求服装“中性化”。于是,舞台服装就构成了多元性的大格局。

二是舞台艺术题材、主题的多元性,要求多元性的舞台服装为之服务。各种舞台艺术,就题材而言,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就主题而言,既有人生、社会的,又有心理、家庭的,既有政治思想的,又有伦理道德的,既有亲情友情的,也有隐情爱情的……如此等等,各有各的服装要求。于是,舞台服装也构成了多元性的大格局。

三是舞台服装本身的要素,也构成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舞台服装不同于生活时装,它是从生活真实提炼加工而形成的艺术真实的服装。因此,它的面料、款式、色彩、纹样、组合、饰物、图案等等,都是艺术化了的多元构成体,其中包括夸张、装饰以及新产品的运用、新技术的采用等等。于是,它本身即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此可见,舞台服装的多元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它的设计的多元性,也就是不言而喻的。

舞台服装可以说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它几乎包罗服装万象,囊括古今奇珍。单就其艺术风格而言,就异彩纷呈,显示出多样风格交汇的大格局。

这种风格的多样性,也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写实风格与写意风格交叉并存。就舞台服装的总体风格而言,主要分西方写实风格(主要是话剧)和我国传统的写意风格(主要是戏曲)两大风格。写实风格的特征是追求形似,强调生活真实;写意风格的特征是追求神似,强调艺术真实,讲究虚拟、夸张、装饰、象征等,甚至形成了固定的规范。写实的风格要求一戏一服、一人一装,服装的“一次性”特点明显;写意的风格要求多戏一服、多人一装,行当化、模式化明显,故服装的“恒久性”、“万能性”也明显。例如京剧青衣所穿的黑褶子,各种剧目中的各种人物,只要是扮演庄重的中青年妇女的青衣这一行,都可以穿用。

其二是其他各种风格并存。例如抽象派的、象征主义的、印象派的、荒诞派的诸多艺术风格,都可以在舞台服装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由此可见,舞台服装风格的多样性,也要求舞台服装设计显现其多样性的艺术风格。

舞台服装的艺术功能也是多重的,这种多重性表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第一,塑造人物外部形象与塑造人物内部形象相交融。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用服装打扮人、美化人,塑造人的外部形象,是舞台服装的“显性功能”;而同时,“穿靴戴帽,各有所好”,不同人物、不同性格、不同感情、不同心理,会有不同的服装,反之,不同服装也会揭示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灵世界。如花枝招展常常表现爱慕虚荣与浪荡轻浮,而朴素大气则往往表现端庄稳重与正派诚信,这是服装的“隐性功能”。

第二,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体现作品风格、表现设计者的创意、展现时代特色等多种功能相交融。舞台服装可以说是一种“多功能”的艺术品,各种功能齐聚其一身。

由此可见,舞台服装功能的多重性,也要求舞台服装设计充分展现其多功能性特点。

猜你喜欢

多元性舞台艺术服装设计
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多元性探究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瑞狮壶”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多元性分析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
服装设计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