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老生评点

2010-08-15张晓光

戏剧之家 2010年2期
关键词:马连良老生传人

□张晓光

在京剧艺术中老生是最早形成的行当,也是京剧最早“挂头块牌”(担纲主演)的行当。所以,京剧的流派艺术,作为京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最早在老生行当中形成与确立的。京剧最早的老生“老三鼎甲”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和“新三鼎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这双组“三鼎甲”,已开始创造出京剧老生流派艺术的雏形。如“老三鼎甲”的余、张、程三人,就各自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分别被誉为“汉派”、“京派(也叫“奎派”)”、“徽派”;“新三鼎甲”也各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样被誉为“谭派”、“汪派”、“孙派”。

京剧老生流派艺术的成熟期与辉煌期,是后来的“前四大须生”、“后四大须生”、“南麒北马关外唐”,下面分别论述之。

须生是老生的别称,因戴髯口(胡须)而得名。京剧的“前四大须生”系指余叔岸、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四位,也是四大流派,即“余派”、“言派”、“高派”、“马派”。

余叔岸(1890-1943),原名第祺,祖籍湖北罗田,生于北京,艺名“小小余三胜”,系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京剧花旦)之子。

余叔岸的嗓音圆润醇厚,创造出精巧细腻、刚劲委婉、朴实上见华丽、淡雅中见浓艳的“余派”艺术。擅演的剧目有《空城计》、《战太平》、《搜孤救孤》、《桑园寄子》、《击鼓骂曹》、《李陵碑》等。余派传人有杨宝忠、杨宝森、谭富英、王少楼、孟小冬、李少春、耿其昌、王佩瑜等。

言菊朋(1890-1942),原名锡其,蒙古族,生于北京。其父为清末举人。言菊朋幼年入陆军学校读书,曾在清末理藩院和民初的蒙藏院任职。业余酷爱京剧,成为票友,1923年,正式“下海”。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言菊朋创造出腔由字生、声情并重、吐字精巧细腻、行腔跌宕婉约、轻巧中见坚实、朴拙中现华丽的“言派”艺术。言菊朋的代表剧目有《卧龙吊孝》、《让徐州》等,传人有张少楼、言兴明等,私淑弟子有李家载、李适可、毕英琦、刘勉宗等。

高庆奎(1890-1942),原名镇山。原籍山西榆次,生于北京。系清末丑角高四保之子。幼习京剧,专工老生,初宗法“谭(鑫培)派”,后根据自身嗓音高宽脆亮的特点,吸收老生孙菊仙、刘鸿声演唱的优长,并吸收老旦龚云甫、铜锤花脸裘桂仙的某些演唱特色,创造出高亮甜脆、京字京音、满弓满调、长腔拖板、长于抒情、高亢激越、圆润秀丽的“高派”艺术。高庆奎的代表剧目有《逍遥津》、《脂粉计》、《空城计》等。“高派”传人有白家麟、王斌芬、李盛藻、李和曾、李宗义、辛宝达等人。

马连良(1901-1966),字温如。北京人,回族。8岁入喜连成科班学戏,先学武生,后改老生。9岁即登台。他广收博采,融会贯通,勇于革新,善于创造,形成了清亮柔润、响而不焦、柔而不绵、爽朗明澈、顿挫有致、自然流畅的“马派”艺术。马连良的代表剧目有《甘露寺》、《群英会》、《四进士》、《清风亭》等。“马派”传人有马长礼、张学津、冯志孝、安云武、杜镇杰等。

马连良是京剧老生重量级人物,他位列“前四大须生”之末、“后四大须生”之首,并且是“南麒北马关外唐”的三大人物之一,可谓是承前启后的“大满贯”人物。

“后四大须生”系指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也形成四大流派,即“马派”、“谭派”(新“谭派”)、“杨派”、“奚派”。马连良的马派已论及,故从略。

谭富英(1906-1977),名豫升。祖籍湖北江夏,生于北京。系谭鑫培之孙、谭小培之子。他创造出清亮甜脆、不事雕琢、用气充实、一气呵成、情绪饱满、痛快淋漓的新“谭派”。其代表剧目有《战太平》、《定军山》等。传人有谭元寿、谭效增、谭正岩等。

杨宝森(1910-1958),字钟秀,祖藉安徽,生于北京。花旦杨朵仙之孙、杨小朵之侄。他创造出深沉浑厚、慷慨激昂、“拔高”唱法、真假声结合的“杨派”艺术。其代表剧目有《文昭关》、《清官册》等。传人有杨乃朋、杨小朋等。

奚啸伯(1910-1977),北京人,满族。出身票友,后“下海”,创造出讲究口劲、工整大方、新颖别致、细腻委婉的“奚派”艺术。代表剧目有《十道本》、《苏武牧羊》等。传人有欧阳中石、张建国。

南麒指麒麟童周信芳(1895-1975),字士楚,原籍浙江慈溪,生于江苏清江浦。7岁登台、取艺名“七龄童”,后改为“麒麟童”。他创造出真实深刻、和谐完美的“麟派”艺术。代表剧目有《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等。传人有高百岁、陈鹤峰、萧润增、逯兴才、陈少云等。

唐韵笙(1902-1971),福建人。他创造出新颖别致、精美动人、文武兼备、技术性强的“唐派”艺术。代表剧目有《刀劈三关》、《古城会》等关公戏。惜无传人。

由此可见,艺术形成流派,流派造就艺术;流派推举名家,名家领导流派。

猜你喜欢

马连良老生传人
“老精神”与“新传人”
Songs from the Past
京剧行当——老生
马连良的最后时光
马连良剃眉
马连良:如叶飘零
老生:那一抹沧海与桑田
闽剧传人陈淑英
“五老”重传承 企业有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