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三军团在广昌

2010-08-11刘海锋

党史文苑 2010年11期
关键词:个师红三军团广昌

刘海锋

1930年6月10日前后,红三军团(前身为红五军)在湖北大冶果城山的刘仁八村成立,彭德怀任总指挥兼前委书记,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后为杨尚昆),邓萍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五军、八军和十六军。同年8月23日,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县永和市同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3年6月,奉中革军委命令,红三军团在江西乐安县大湖坪进行整编,直辖第四、第五、第六师,做好开往中央苏区北部前线作战准备。

以彭德怀军团长和杨尚昆政治委员率领的红三军团,在第二次反“围剿”和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在江西广昌为保卫中央苏区,与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生死肉搏的残酷激战。

攻克广昌城

1931年5月,蒋介石调集20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

毛泽东采取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与朱德指挥红一、三军团,从5月16日至22日,在江西吉安富田、吉水白舍、永丰中村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三战三捷的胜利。

5月23日,在江西宁都南团,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决定向广昌方向追歼逃敌。25日,毛泽东在江西宁都洛口召开总前委第一次会议,决定红军兵分3路向江西广昌进军,追歼敌人。

26日,红一方面军从宁都严坊经长岭来到广昌境内的苦竹。当晚,毛泽东在苦竹包家祠红军总部召开有朱德、彭德怀、黄公略等同志参加的总前委第二次会议,决定撤销在宁都南团发布的《敌人溃退我军拟先占领南丰》的命令,部署以红三军团为总预备队,红一军团为总攻部队,攻打广昌城守敌。

27日凌晨,红军开始攻打广昌城,毛泽东、朱德在广昌城西南的乌石岗指挥战斗。下午2时,在指挥部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决定改分路强攻为合力总攻。总预备队红三军团立即集中近200挺机枪投入战斗,在广昌独立营等3000余名地方武装人员的紧密配合下,从北、西、南(东面为旴江)三面向守敌胡祖玉第五师发起了猛烈进攻。激战一天,至晚9时攻克了广昌县城,歼敌一个团,敌师长胡祖玉腹部负伤在南昌医院死亡,其余敌仓皇逃出了广昌城,从顺化桥向东南方向溃逃,红军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第四仗的胜利。

28日上午,总前委在广昌县城召开第三次会议,决定不打南丰改打广昌东部的福建建宁县城。会后,红三军团随红军总部于当晚移师广昌水南。29日,红三军团离开水南向建宁进军。31日,红军攻下建宁城,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最后一仗的胜利。

保卫北大门

1934年4月中旬,第五次反“围剿”第三阶段,蒋介石集结11个师兵力,分两路向中央苏区北大门重镇广昌进攻,企图首先占领广昌,进而向南推进攻占中央苏区首府瑞金。

广昌对于中央苏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当时,反“围剿”主要决策者李德等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武装保卫广昌、不让敌人侵占苏区寸土,以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等错误战略方针,中革军委下达了“誓死保卫广昌”的作战命令,部署红军在广昌与敌军进行决战。

蒋介石在江西南城设立了北路军广昌指挥部,调集北路军第三路军陈诚部的3个纵队11个师及1个炮兵旅的兵力,沿旴江两岸丘陵地带向广昌进攻。其中,以罗卓英的第五纵队第十一、第十四、第六十七、第九十四、第九十八师及附加3个炮兵连为河西纵队,沿旴江西岸推进;以樊松蒲的第八纵队第五、第六、第七十九、第九十六、第九十七师及2个炮兵连为河东纵队,沿旴江东岸推进;以周浑源纵队的第四十三师为预备队,在河西跟进。敌采用 “滚仗”的战法 (即河西受阻则河东推进,河东受阻则河西推进),沿路修筑工事、构筑调堡,缓慢向前推进。

万年亭作战指挥部旧址

红军集中第一、第三、第五、第九军团9个师兵力,在广昌北面境内的甘竹至县城的30华里地域修筑“半永久工事”,阻挡敌军向广昌前进。具体部署是:彭德怀军团长率领的第三军团第四、第五、第六师,林彪军团长率领的第一军团第一、第二师和第五军团陈伯钧师长率领的第十三师在旴江东岸大罗山、延福嶂一线,阻止敌河东纵队推进;以罗炳辉军团长率领的第九军团第三、第十四师和孙超群师长率领的第二十三师固守甘竹以北咸水岩、罗家堡一线,阻击敌河西纵队前进。红军野战司令部设在广昌以南的头陂株溪埠村,博古、李德等亲临司令部指挥,并赴广昌前线督战。

4月10日早上6时,空前激烈的广昌战役打响。敌军出动三四十架飞机以及数十门大炮,向甘竹红军阵地狂轰滥炸、猛烈炮击,红军阵地一片火海,硝烟弥漫,大部分工事被摧毁。紧接着大批敌军气势汹汹地蜂拥向红三军团第五师等阵地展开了疯狂进攻。红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激战,第一天红军就伤亡1000多人,战况惨烈。此时彭德怀向博古、李德进言:以红军现有兵力,不可能固守广昌。李德则一个劲地指责彭德怀没有组织反攻。忍无可忍的彭德怀当即向李德发火:“我们每人只有几发子弹,怎么反攻?你这是崽卖爷田不心疼!”此后红军激战数日,终于抵挡不住敌军的先进武器和重兵进攻,红军向后撤退,敌军于17日突破了广昌甘竹第一道防线。

4月19日,敌军河东纵队第六、第七十九师利用飞机、大炮作掩护,向延福嶂、大罗山、高洲塅、饶家堡等红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执行李德 “短促突击”打法,激战一天,未能阻挡敌军猖狂进攻,延福嶂、大罗山阵地失守。20日,红三军团第四、第六师与敌河东纵队第七十九、第九十七师从白天激战到晚上,战斗异常残酷,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与敌人血肉相搏,敌我双方反复争夺阵地6次,红军虽然死拼硬夺,饶家堡、司前排等阵地终被敌军占领。23日,敌军攻破了长生桥第二道防线,在原地修筑工事,部署兵力向广昌城进攻。

彭德怀在中央苏区

24日,博古、李德亲临广昌前线督战。李德命令红三军团继续构筑 “半永久性工事”,坚守广昌。彭德怀在乌石岗红军临时指挥部再次向李德进言: “在自己没有飞机大炮轰击的情况下,就算是比较坚固的野战工事,在今天敌军的装备下,是不起作用的。如果固守广昌,少则二天,多则三天,三军团12000人将全部毁灭,广昌也就失守。”然而李德一意孤行,26日,中革军委下达了坚守广昌命令,令红三军团、红一军团和第二十三师组成西方集团,在广昌城西北一线阻击河西南进敌军;红九军团和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组成东方集团,在广昌城旴江东岸钳制敌人。

27日早晨5点多钟,敌军出动40架飞机和一个炮兵旅,向红军阵地进行了1个多小时破坏性轰炸、炮击,红军阵地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弹片纷飞,红军工事、堡垒一个个被炸毁,红军医院、兵站也被摧毁,广昌城被战火、硝烟所吞没。坚守城北356高地的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一团两个连队,其工事被敌人炮弹摧毁,几乎全部掩埋;坚守广昌街197高地的红五师第十三团第二连也被埋在工事里。更为惨烈的是,在李德所谓半永久工事里的守备营,几次向外突击均未成功,一个也未能冲出工事,全部壮烈牺牲。敌军轰炸、炮击之后,旴江两岸敌人同时向广昌城发起总攻。整营、整团的敌人像羊群一样,密密麻麻,一片一片地扑向红军阵地。红军指战员勇猛杀敌,一次一次地冲出战壕,向敌人发起冲击,用刺刀拼、马刀砍、枪托砸,与敌人混战在一起生死肉搏,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在血与火的激战中,红军虽然死打硬拼,但终因敌军在数量和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红军消耗极大,伤亡俱增,广昌城已处在敌军东西北三面包围之中。面对十分危急的战场形势,中革军委做出决定,放弃坚守广昌。红军主力于28日凌晨撤出阵地,向广昌南边的赤水等地撤退。敌第十四、第六十七、第八十九师当晚侵占广昌城,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陷落。

广昌战役从4月10日打响至28日凌晨结束,历时18天,打得非常激烈残酷。红军虽然给敌军重创,但红军亦伤亡5593人,占参战红军总数的20%,其中红三军团牺牲2705人,占军团总人数的25%。

防御大寨脑

广昌失守后,归红三军团管辖指挥的红十五师(即少共国际师)和红十三师,于7月中旬奉命进入广昌境内南边地势险要的大寨脑一带布防,红三军团主力在大寨脑东北面的季峰寨布防,红十五师布防大寨脑,红十三师在西面的来窝嵊布防,与敌军展开了一场堡垒对堡垒的防御战。

7月16日至21日,敌第二十四、第八十九师等5个师由杨坊港向大寨脑进犯,敌第四、第十一师等3个师由中寺向来窝嵊进犯,敌第六、第十四师等3个师由大港上向季峰寨进犯。22日早晨,敌第四、第八十九师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红军主阵地大寨脑发起进攻,红军战士顽强抗敌,子弹、手榴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向敌人,石头砸光了,英勇的红军战士跳出战壕冲向敌群,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肉搏战,先后打退了敌军的9次冲锋。午后1时,红三军团一部赶到,向敌第八十九师发起反击,与敌人反复冲杀,将敌击退。由于敌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敌我兵力悬殊太大,红军向南面高虎脑退守。

大寨脑防御战,敌军死伤500多人,红军伤亡400多人。

血战高虎脑

8月初,敌军第五、第十纵队共9个师兵力开始向石城推进。中革军委电令红三军团在广昌以南的高虎脑设防,阻击敌军南进。

红三军团以红五师第十三、第十四团为第一梯队,坚守高虎脑主阵地;第十五团为第二梯队,在鹅形地段设防。以红四师为红五师左翼,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为红五师右翼,分别守护蜡烛形、香炉寨等阵地。红三军团指挥部设腊树坑南端高地。

敌汤恩伯以第十纵队3个师为左纵队,沿白水、驿前大路东侧,敌樊松浦以第三纵队为右纵队,沿白水、驿前大路西走,采用梯次配备,逐步交替推进。

战斗前夕,彭德怀、杨尚昆来到第十三、第十四团前沿阵地视察。彭德怀边看边指示说:“高虎脑地势险要,是构成整个防御地带的重要部分,敌人一定会死力争夺,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打他个下马威!”

8月5日天刚拂晓,高虎脑战斗正式打响。10多架敌机在红军阵地来回丢下大量炸弹,掀起冲天烟火,紧接着敌炮弹巨大的爆炸声几乎要把山头抬起来,红军阵地陷入一片火海之中。6时后,敌军以密集性队伍猛攻高虎脑主阵地,红十三团奋勇反击,将敌人多次打退。上午9时,敌机、敌炮继续向红军阵地轰炸、炮击,此时太阳已经升起,但是被硝烟遮蔽着,暗淡无光,红军阵地笼罩在烟火之中。接着,敌军6个师再次发起进攻,红五师、四师和三十四师指战员英勇杀敌。当敌人冲到红军前沿阵地时,红军战士跃出战壕,敌我双方几百人混战成一团。敌军攻上来,我军拼下去,敌军又攻上来,我军又拼下去,反复冲杀1个多小时,终于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守住了阵地。

6日早晨6时,敌汤恩伯两个纵队向高虎脑两侧运动。9时,敌军6个师兵力在敌飞机、大炮轰炸之后,犹如蚂蚁般密密麻麻蜂拥着向红五师等红军阵地扑来。当敌人扑到红军30米前沿阵地时,红军的机枪、手榴弹一齐开火,阵地前留下一大片敌人尸体和伤兵。这天敌军先后组织了8次冲锋,均被红军打退下去,红军阵地岿然不动。

7日上午8时,敌樊松浦纵队分3路由赖禾嵊、高脚岭及东南向贯桥西端运动,敌汤恩伯纵队由画眉寨向高虎脑以东运动,在敌炮兵和空军掩护下,向鹅形支点冲锋,均被红军4次反冲锋击退。

7日黄昏,担任高虎脑左翼阵地阻击任务的红五师第十五团,接到师部更加繁重的作战命令:由第十五团立即接替原来红四师、红五师负责的全部防御阵地,并要求不得放弃一个山头。李天佑师长对罗元发说:“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师里给你们团增加几个补充连,补充到各营中去。”

8日拂晓,敌第八十九师全线向红十五团正面阵地发起集团冲锋。红十五团政委罗元发率一营战士沉着应战,采取灵活机动战术,分散兵力,贴近敌军进行近战和肉搏战,使敌军炮火使不上劲。红十五团团长白志文身先士卒,在头部负伤的情况下,带领全团战士连续3天奋勇反击敌人的多次冲锋,顽强地坚守了阵地。

8月13日,敌第八十九师发动了最后一次冲锋,被红十五团打掉了气焰,丧失了战斗力,被迫退出战斗。

高虎脑战斗,红军虽重创敌第八十九师,毙伤敌军4000余人,但红军也伤亡1600余人,其中团以下干部400多名。

激战万年亭

高虎脑战斗胜利后,红三军团战士们激昂地唱着杨尚昆政委改写的 “高虎脑战斗我们胜利了”的战歌,向南撤至万年亭布防,阻击敌军南进。

红三军团以红五师守备沙洲东端至楮树坑和下麻坑之线,以红四师守备蜡烛形西北高地和楮树坑东南端区域,以红三十四师守备司令排南端香炉寨、源头北端高地。中革军委为了加强战力,特调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归彭德怀、杨尚昆指挥,布防在竹子排宿营,以1营扼守刘桂峰;又在万年亭东西两边,各配备一个团为突击队(又叫赶死队),不到战局危急时刻,一般不动用。

高虎脑战役烈士纪念碑

敌汤恩伯纵队第四、第八十八师在下麻坑、楮树坑之线构筑工事,罗卓英纵队第六十七师迫近万年亭阵地加固进攻据点,樊松蒲纵队一部推进至司令排东南高地。

8月14日凌晨,敌军向万年亭发起进攻。在敌7架飞机和10多门大炮轰炸、炮击之后,敌左纵队向老寨主攻,右纵队第七十九师向刘季尖佯攻。早上7时30分,敌第六十七师向守备大岭格的红五师第十三团发起冲锋,当敌军冲到第一道鹿岩时,红军战士踞高临下向敌人射击,敌两团人马陷入火网中,在鹿岩外者死伤过半,在鹿岩内者无一生还。接着敌军集中40余名军官组成“奋勇队”,带1营兵力猛冲向红五师第十四团阵地,居然越过了3道鹿岩。当敌军冲到接近红军主堡时,红十五团、十三团以交叉火力组成封锁网,红十四团战士勇猛跳出工事对敌军施行反突击,全歼敌“奋勇队”和1营兵力。上午11时20分,敌第六十七师残部在空军的掩护下狼狈后撤。

这次战斗,敌军死伤1000多人,红军伤亡极小。此后,敌军在万年亭一带滞留了10多天,等候从广昌北部挺进的1个师和60门大炮到来再向红军进攻。红三军团接令向南面驿前转移,布防阻击敌军。

驿前阻击战

驿前位于广昌与石城的交界处,是北大门广昌最南端的最后一道防线,敌军如拿下驿前就可挺进石城;攻破石城,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将危在旦夕。

红三军团红四师、五师、十五师和十三师,分别在驿前街以北的黄泥寨、中华山、盅子寨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中革军委电示:“驿前扼守或放弃,由彭、杨根据战况决定”。

8月下旬,敌军从万年亭向驿前推进,在距红军阵地不远的地方布营,构筑工事。敌炮兵每天在距红军阵地千米远的地方向红军发炮试射。

8月28日拂晓,敌4个师在二十几架飞机和100门大炮的掩护下,向红军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敌第八十八、第六十六师攻黄泥寨,第七十六师攻盅子寨,第四师攻中华山。红军将士顽强抗击,全线处于激战之中,终于打退了敌军的进攻。战斗最为激烈的红四师第十团第三营,在营长张震的指挥下,奋起抗击,用手榴弹、刺刀,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战至中午,敌军以两个团兵力再次发起冲锋,第三营第七、第八连战士冒着敌人猛烈炮火,实施反冲锋,同敌人展开了生死的搏杀,血战至下午,打退了敌人的冲锋,守住了阵地。

29日,敌飞机和大炮首先开路,然后集中3个师、1个旅的兵力攻击红军阵地,红十三师勇不敌众,被迫于当晚撤向瑶坊地区。

30日凌晨5时,敌军的炮火刚轰炸完毕,早在上半夜即运动到红军前沿阵地300米处隐蔽集结的敌第六师第十八旅,在红军尚未进入阵地时,突然攻占了宝峰山一带红军阵地,红军的“短促突击”失去作用。此时,彭德怀为使红军避免更大的损失,急令撤出驿前阵地,退向石城以北的桐江、小松一带。

30日中午,敌军占领驿前,为期3天的驿前阻击战,以敌军遭受重创、红军失守告终。红三军团和红十五师伤亡干部452人、战士1900余人,损失接近广昌战役的一半。

英烈留红土

红三军团于1931年5月和1934年4月至8月,在广昌境内60公里的战线上,与国民党军先后进行了6次残酷激烈的战斗,为保卫中央苏区,为主力红军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实行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据资料记载,有6600余名红三军团指战员在广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杰出的代表:有在广昌战役中牺牲的年仅18岁的连指导员张宗淙,4次不下火线,最后冲向敌人碉堡,保证了大部队的前进;有红六师政治部主任曹其灿和所部一团参谋长、一营营长;有在守备工事里一个营的全体红军战士;有在高虎脑战斗中牺牲的红五师第十四团团长王明治,第十三团第三营营长韦在纪,代理第三营营长的团通讯主任,第十三团第三营通讯班班长小刘;有在万年亭战斗中牺牲的红五师政治部主任陈阿金,第三军团卫生部部长何复生,全军团闻名的“以少胜众、顽强防御模范连”的第五连;有在大寨脑战斗中两脚被敌炮弹炸断,仍高喊“同志们冲锋啊!冲上去啊!”最后再中敌炮弹牺牲的某团第三营营长曹耀珠;等等。他们的忠魂永远常眠在广昌这片血染的红土地上,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铭记在广昌人民的心中。

题图 红三军团作战指挥部

猜你喜欢

个师红三军团广昌
杨广昌:带着小小核桃 走上“核”变之路
广昌的今昔
老党员们的“新党课”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我还年轻,还没想退休
彭德怀红三军团消失始末
东方军入闽作战的经过及得失
红三军团攻打长沙的前前后后
“他值5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