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与BMI相关性探讨

2010-07-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空腹血脂显著性

姜 瑾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而肥胖和超重与二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健康体检的老年患者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定脉压差(PP=SBP-DBP);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对老年人中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与BMI、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和2007年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干部科住院体检的老年患者共501例,其中男性363例,女性138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2.27±5.31)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所有患者均在到院后休息半小时以上然后进行血压测定:患者取坐位,用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血压值采用Korotkoff第Ⅰ音为收缩压(SBP),第Ⅴ音为舒张压(DBP),计算脉压差(PP=SBP-DBP)。高血压诊断均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服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既往已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服用降压药物,虽测得血压低于140/90mmHg,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1.2.2 所有患者均空腹12h后于次日晨空腹抽血,当日分离血清,标本由专人负责,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均采用酶法在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2型糖尿病诊断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同时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正常组,高TG血症组(TC正常,TG>1.6mmol/L),高TC血症组(TG正常,TC>5.2mmol/L)和混合性高脂血症组(TG>1.6mmol/L,TC>5.2mmol/L)。

1.2.3 所有患者均用专用身高计及专用体质量秤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均数比较用u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两者相比较(表1)

年龄、BMI、PP、TG均有显著性差异。

2.2 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组两者相比较(表2)

年龄、BMI、DBP、PP均有显著性差异。

2.3 血脂正常组和各血脂异常组相比较(表3)

年龄、BMI、SBP、PP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1 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各项数据指标比较

表2 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组各项数据指标比较

表3 血脂正常和高血脂组间各项数据指标比较

3 结 论

近年国内有统计资料表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概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患病的概率就越高。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是胰岛素抵抗,临床观察到在合并高血压的糖尿患者群中约有50%左右具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缺少体力活动,饮食中脂肪摄取过多及总热量过多而导致肥胖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些患者的共同临床特征表现为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1,2]。1999年WHO已将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脂代谢紊乱统称为代谢综合征。而老年人易出现糖代谢、脂代谢紊乱的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活动量减少,糖利用较差;体内脂肪储存量较多,而肌肉等贮糖组织减少;胰岛细胞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减退,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减退,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倾向和高胰岛素血症[3,4]。研究表明[5,6],在老年人中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途径为:通过增加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加对钠盐的敏感性;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刺激交感神经活性,直接损害血管扩张功能;增加内皮素释放,减少血管扩张性前列腺素合成等。有研究证明,在老年患者中,由高血压与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血管内膜受损、脂质沉积、血小板凝集,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并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7]。本研究发现,老年患者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两者相比较BMI和TG均有显著性差异;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组两者相比较BMI、DBP、PP均有显著性差异;血脂正常组和各血脂异常组相比较BMI、SBP、PP均有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见,在老年人中,高血压与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肥胖均密切相关,应积极干预,改善生活方式,及早预防、早期治疗、合理用药。

[1]武阳丰,周北凡,陶寿淇,等.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11.

[2]吴穗苹.高血压与糖尿病关系的社区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3):217-218.

[3]蒋叶华,何晓娃.502例老年人高血压与脂肪肝,血糖,血脂关系初探[J].临床荟萃,2000,15(2):76-77.

[4]Norman M. Clinical hypertension[M].6ed. Baltimore, USA: Williams and Willkin Company,1994:90-159.

[5]陆奇,李一平,杨家珍,等.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的测定[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18(2):97-99.

[6]毛利民,吴军,王瑞萍,等.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测定[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16(3):165-167.

[7]杨建芬,李蔚,孙宜萍.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杂志,2007,21(4):236-239.

猜你喜欢

空腹血脂显著性
采血为何要空腹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你了解“血脂”吗
空腹喝水
一种基于词袋模型的新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