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临床分析

2010-07-30朴金花李大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青壮年青年组胃溃疡

朴金花 李大辉

目前认为,上消化道疾病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经流行病学证明,HP感染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趋势。我们从2008年1月至12月对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做胃镜检查的同时,做HP检查,从中探讨HP对不同年龄段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现在对1000例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延吉市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500例,其中男300例、女200例,平均年龄66.9岁。青壮年组(<45岁)500例,其中男250例、女250例,平均年龄42.5岁。

1.2 方法

1.2.1 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在电子显微胃镜下肉眼观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并在病变部位活检,以确定疾病性质。

1.2.2 HP检测方法

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试剂和检测仪器由深圳海得威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

各组间上消化道疾病HP感染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判断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500例老年患者中HP阳性375例,阳性率为75%。500例青壮年患者中HP阳性210例,阳性率42%。老年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青壮年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HP阳性率分别为78.6%及72.7%,均高于青壮年组的36.7%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与青壮年组之间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从表1可见,两组均以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老年人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分别为56%、22%、14%、8%;青壮年分别为49%、12%、35%、4%。老年人胃溃疡及胃癌患病率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壮年组十二指肠溃疡患病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青年组慢性胃炎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上消化道疾病与HP的关系(%)

3 讨 论

HP感染是人类上消化道疾病最常见病因,慢性胃炎患者约有95%感染HP。HP与胃黏膜上皮接触后,细菌因子转运到宿主上皮细胞,激活宿主上皮细胞内核转录因子和蛋白激酶(MAPK),诱导前炎性细胞IL-8的生成,从而导致炎症的发生。HP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人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因老年人组织器官衰老,易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有人认为胃黏膜萎缩是一种老年性改变,使胃黏膜退行性变、血供不足、分泌功能低下,以及黏膜屏障功能减退,此外胃黏膜的营养因子如促胃液素、表皮生长因子等的减少,全身和局部免疫功能减退,使胃黏膜萎缩变薄,上皮细胞数量减少,胃酸分泌减少,细胞类型发生改变以及对HP清除能力大大下降,因此易受HP感染,HP相关胃病的患病率也相应的增高[1]。本文对两组所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此方法检出HP阳性率较高。本研究中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率比较高,提示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与文献报道一致[2]。

本研究表明,老年组胃溃疡及胃癌患病率分别为22%和8%,青年组胃溃疡及胃癌患病率分别为12%和4%,老年组胃溃疡及胃癌患病率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人十二指肠溃疡患病率为35%,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患病率为14%,青壮年组十二指肠溃疡患病率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与青年组慢性胃炎的患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老年人易患胃溃疡及胃癌,青壮年者易患十二指肠溃疡。老年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HP感染率分别为78.6%、72.7%,青壮年慢性胃炎和胃溃疡HP感染率分别为36.7%、33.3%,老年组HP感染率均高于青壮年组,提示老年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病主要与HP感染有关,青壮年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病不光是HP感染,还有其他因素起作用。HP感染是通过直接侵袭和细胞毒素及代谢酶等多因素造成胃窦黏膜的炎症改变,进而引起自身消化导致溃疡发生[3]。本研究中老年组HP感染率为75%,青壮年组HP感染率42%,老年组感染率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0.05),提示年龄增加与HP感染呈正相关。

本研究还显示,老年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HP阳性率高于青年组,且胃溃疡及胃癌发病率高于青年组,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HP感染率增高,使与其相关的胃病患病率随之增加,胃黏膜上HP的持续感染时间越长,胃黏膜糜烂、变性,发生慢性炎症、溃疡至恶变的概率越高,胃肠黏膜病变发生率也有显著提高[4]。总言之,HP感染虽与慢性胃病有关,但不是惟一的致病因素,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1]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孙玉芹.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6):71-73.

[3]马应杰,曾建生,付真烈,等.胃窦黏膜幽门螺旋杆菌定植密度与炎症程度及血清抗体水平的相关性[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2):106.

[4]谢勇,吕农华,陈江,等.幽门螺旋杆菌长期感染对胃黏膜的影响[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4):204.

猜你喜欢

青壮年青年组胃溃疡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青壮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的手术治疗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