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好,更要人努力

2010-06-27林绪文,张祖武

决策 2010年5期
关键词:无为县皖江招商引资

“政策+环境”打造出招商引资的“强磁场”,但招商引资最终是要靠环境的竞争,尤其是软环境。而软环境的打造则需要全体无为人的共同努力,因此,建设好示范区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人努力。

2010年是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示范区建设的组织机构、政策支持体系和空间布局框架已基本形成,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在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的关键时期,聚焦示范区的核心区、集中区的起步区,在与无为县党政主要决策者的高端对话中,触摸无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跨越赶超的跃动气势。

一个“抢”字最能概括无为的态势

《决策》:招商引资是示范区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项目落户是示范区建设的根本。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启动之后,无为招商引资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状态?

林绪文: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是承接,落脚点是项目,只有项目落地才是核心,所以必须要靠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中,无为坚持由“求量”向“求质”转变,无为县作为国家级示范区的核心区,肯定是要建设有品位、有档次、有效益、有成长性、可持续的好项目,选择这样的产业和企业才会有示范意义。招商引资,时间很关键,产业转移也存在黄金时期。所以说,一个“抢”字非常好地概括出了无为积极向上的态势。

张祖武:无为的招商引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首先是是大招商、招大商,招大企业大集团,省企、央企,中国500强、世界500强,招行业龙头企业。在现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进而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比如船舶制造产业,要做工厂化造船,提升造船业的产业层次和效益。

《决策》:无为是第一个出台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的县域,能够率先发展体现出了无为什么样的状态?无为县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是怎样规划的?

林绪文:率先就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船到中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无为自我加压、先行先试,不等不靠,无为的发展目标安排是“2010年抓拓展、2011年见成效、2012年大变样”。相对于安徽省的时间表,无为要走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前列。

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把规划搞好,没有规划不建设,规划起点不高不建设,不搞一般化的摊大饼式的城镇建设,做好近期起步规划、中期控制规划和远期前景规划。皖江示范区规划中要求很高,无为的城市建设就是要把水文章做好,城市就活了,就能做到生态宜居。滨江新城的建筑物要有高度,但不一定都是高层建筑,一定要有现代城市的理念,一定要生态宜居、休闲,让人有一种放松感、亲近感,不要有一种压抑感。

在二坝滨江新城的总体规划中,有40平方公里是城市功能区,但不能孤立的发展。2010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安置房、道路,酒店、超市商店、物流、文化娱乐都在做,先把2平方公里的小组团发展起来。在华谊项目逐步建设好的同时,把城市载体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起来。同时,把新高沟经济板块打造成无为县的城市次中心。

经过最近几年的积蓄能量,无为已经到了全面发力的临界点,随着皖江示范区以及产业承接集中区、滨江新城建设的全面展开,无为县正在迎来“井喷式”发展的新阶段。到2015年,无为示范集中区将成为皖江城市带上新兴的现代产业密集区、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泛长三角合作发展的试验区和生态环境优良的滨江新城。

《决策》:在产业转移中走提升式承接之路,是大家都在关注的焦点,那么无为将如何实现产业升级?

张祖武: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经济提升,一直是无为的不懈追求。比如“新高沟经济板块”建设,就要通过产品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有的专家来高沟看过后概括说,高沟是“一流的厂房、二流的设备、三流的管理”,因此就要提高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在企业上市方面,通过走出去学习与请进来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企业家对上市公司的驾驭能力,让高沟和无为的企业家都能够在资本的海洋中掌舵。

《决策》:由于创造出一连串的经济奇迹,“无为人经济”备受关注,因此,有人提出无为人不仅要做“安徽的犹太人”,更要做“中国的犹太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何发挥无为人的优势?

林绪文:相对于沿江其他市县区,无为有一个优势是独有的,就是“无为人经济”。无为县常年在外创业务工的人达40多万,还有4000多名跑全国的推销员,他们都是无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纽带。同时,无为本土生长的企业家和外来投资的“新无为人”,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组数据耐人寻味:无为县60%的外出务工人员在长三角地区,而无为县每年承接外来投资的60%来自长三角地区,这两个60%中蕴含着一种必然的经济联系。在杭州萧山的羽绒羽毛产业中,有70%的从业人员是无为人,羽绒羽毛资源的70%掌握在无为人手里,这两个70%也为无为县实现产业链招商提供了良机。

最终的竞争力是环境

《决策》:在区域经济的竞争格局中,服务环境没有最好,谁能做的更好,才是最核心的问题。无为县是如何打造最佳投资环境的?

林绪文:环境是最终的竞争力。谁能在服务环境上提前一步,谁就能在承接转移中先人一步。

在打造最优环境方面,无为县的领导和干部首先要真正的亲商,干部不要害怕企业家,害怕与企业家接触的思想观念一定要改,要跟企业家交朋友。各级各部门的干部与企业家处的像朋友一样,他们心里就会很坦然,在无为投资发展就没有顾虑。只有亲商才能安商,才能留得住商,才能引来商。这是软环境第一条,实际上就是观念问题。对外商要真正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多谈心,交朋友,形成“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第二是政策环境要透明、公开,还要稳定。不能一年搞一个政策,项目可以一事一议,但是政策要公开透明,有稳定性。县乡领导和各个部门的干部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政策体系是稳定的,让要外商感觉到无为的地方政府是公开、有序、有效的,不是长官意志、随心所欲的,这个方面很关键。

第三是必须创造宽松的政务环境、行政环境,为企业发展减负。比如无为实行基本建设项目收费“一表制”,收费上该免的免、该减的减、该收的收,所有项目都列在一张表格上,清清楚楚,企业家看的明明白白。新进入到示范区内的三个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全部实行零收费。有一部分需要上交到市里、省里的费用,由财政、开发区先行垫付,这就叫“花钱买机制”,表面上看每年花了一些钱,但是买到了一个好的高效率的办事机制,良好的政务、行政环境。同时要真正做到“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在项目落户上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

张祖武:打造诚信政府极为关键,在招商中承诺给的政策,签了协议就一定要兑现,不能做到的就不要乱承诺,不能为了招商引进来就拍胸脯承诺,如果最后做不到,就是失信于企业。这样的话,客商心里就会不舒服,而且这种感觉会扩散,对一个地方的诚信、对一个地方的招商就会有不良影响。讲诚信会让客商放心、安心、舒心,还会帮助一个地方以商招商,政府出去招商开一百个会、讲一百句话,不如投资商说一句话,举一个例子有说服力。

《决策》:“政策+环境”能够打造出招商引资的“强磁场”,但环境需要人来努力打造,特别是需要全体无为县的党政干部。在示范区建设中如何激发干部干事创业?

林绪文:招商引资最终要靠环境的竞争,尤其是软环境。而软环境的打造则需要全体无为人共同努力,因此,建设好示范区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人努力。

从2007年开始,每年请企业家来评价政府,而且力度越来越大。政府机关做得怎么样,有骨干企业的企业家来测评,测评的结果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考核挂钩。由企业家考核比在县里成立一个考核组要管用得多。考评就是由规模以上的骨干企业家打分,汇总排名,进行奖惩,第一年后三名的单位取消评优、领导个人取消评优,而且还要说明原因;连续两年后三名就要组织处理。

县域经济发展要靠项目,项目落户要靠招商引资,招商引资要靠环境打造,打造环境需要人的努力,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引进更多更好的项目。这是推动承接转移进程的一个完整链条。

(感谢无为县委宣传部对专题策划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无为县皖江招商引资
作品赏析(8)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3)
作品赏析(9)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都什么年代了还招商引资
“小鲟”过皖江
岂能以招商引资论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