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R组织均衡技术在足部摄影的应用价值

2010-06-07黄楚昌赵胜利陈海东

罕少疾病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趾骨距骨后处理

黄楚昌 赵胜利 陈海东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DR组织均衡技术在足部摄影的应用价值

黄楚昌 赵胜利 陈海东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中,运用组织均衡技术(tissue equal ization, TE)在足部摄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足伤病人通过数字化X线摄影,行足部正斜位摄影,所有病人正斜位影像均进行DR组织均衡均技术后处理。对足部常规DR影像和组织均衡均技术后处理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运用组织均衡技术后处理影像质量与常规DR影像相比显示全足骨结构更清晰、层次更丰富,两者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组织均衡均技术对体厚差别较大的足部影像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数字化X线摄影;组织均衡技术;足部

足部外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在治疗前需要拍摄足部正斜位片。由于足前、后部份厚度差别较大,足部常规DR影像很难在同一幅图像中清晰显示全足骨结构,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DR组织均衡(tissue equalization 简称TE)技术可以将足前部较薄的区域和足后部较厚区域进行均衡处理,明显提高全足区域的对比度,同时清晰显示不同体厚区域的解剖结构,增加图像层次感和清晰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在我院2007年5月至12月所拍摄的足部DR图像中抽取200例作为分析材料。其中,男性117例,女性83例,年龄9~78岁,平均年龄39岁。

1.2 检查设备 DR足部摄影采用美国GE公司Revolution XR/d-2XPlat form型DR机进行检查。

1.3 摄影方法

1.3.1位置:采用常规足部摄影体位正位和斜位。

1.3.2 摄影距离:100 cm。

1.3.3 曝光条件:采用AEC自动曝光控制。

1.4 组织均衡技术参数及处理方法组织均衡技术参数和其它后处理参数有:透光不足区域(TEUnder-Penetrated)面积和透光过度区域(TEOver-Penetrated)面积(Area),Area为透光不足或透光过度区域的调节比例大小,设置范围为1~100%,并且两者调节比例之和不能超过1 0 0%;增益强度(Strength),设置范围为1~100%;对比度调节(Contrast Adjust),设置范围为0~3 0 0%,值越小,对比度越大;亮度调节(Brightness Adjust),设置范围为0~200%,值越大,亮度越大;组织对比度(Tissue Contrast),设置范围为-0.15~0.15,调节骨组织和软组织的对比度,值越小,对比度越大; 边缘增强(Edge),设置范围为1~10,值越大,边缘强化越明显;降噪(Noise Reduction),设置可用选项有: 无、低、中、高四档,减低高密度区域的数字噪斑。

具体的处理方法为:在DR图像查看器(Image Viewer)屏幕打开所选图像,点击图像处理(Image Processing)选项卡,再点击编辑处理(Edit Proc)打开图像处理参数编辑器(Image Processing Preferences Editor)屏幕,依次选择解剖部位足部、位置前后位或斜位、图像类型、病人体型等,在Look中设定自定义外观名称,然后可以设定组织均衡参数和其它后处理参数,单击Apply To Image ,在右侧屏幕图像浏览器内生成一幅新的组织均衡图像,如图像显示效果满意,点击Save,会保存参数并可以应用在同样体型条件的采集图像。

图1~4均为同一病人 图1、图3 位 DR常规足部正斜位影像,显示足前部的趾骨,趾周软组织,跖骨较清晰,而后部跗骨、距骨及各关节显示偏白;图2、图4为组织均衡技术处理的足部正斜位影像,清晰显示足前部的趾骨、趾周软组织及中后部的跖骨、跗骨、距骨及各关节间隙

1.5 影像评价及统计学处理 由2位高年资影像学专家采用双盲法,同时对常规DR影像与应用组织均衡技术的处理的足部正斜位影像进行分析对比,观察足前部趾周软组织,第1-5趾骨末节及中后部距骨、跟骰骨关节间隙等的细微结构和清晰程度进行评价。用4分法进行评分:1分为足部图像模糊不清,无法诊断。2分为足前部或后部图像可以辨认,清晰度欠佳,尚可诊断。3分为足前后部图像可以辨认,清晰度尚可,较易诊断。4分为足前后部各骨对比度良好、层次丰富,各关节间隙显示清晰、图像质量佳。

对上述分析结果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其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 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 0 0例足部DR正位摄影中,常规DR影像质量为1分 0例 2分 41例 3分 140例 4分 1 9例,其中2分及3分占9 0.5%(1 8 1/200),4分占9.5%(19/200);足部DR斜位1分 0例 2分 38例 3分 142例 4分20例,其中2分及3分占90%(180/200),4分占10%(2 0/2 0 0)。而组织均衡影像质量足部正位1分 0例 2分 2例 3分 22例 4分176例,其中2分及3分占12%(24/200),4分占88%(176/200); 足部斜位1分 0例 2分 1例3分 18例 4分181例,其中2分及3分占9.5%(19/200),4分占 90.5% (181/200)。

由图1和图2可见:在足部DR影像中运用组织均衡技术的影像质量较优越于常规DR影像。两者有明显的差异。通过x2检验可知:P<0.0 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足部正位常规DR影像与组织均衡技术影像的成像质量比较

表2 足部斜位常规DR影像与组织均衡技术影像的成像质量比较

3 讨 论

在数字X线摄影出现以前,传统X线摄影一般通过X线管阳极效应原理,把肢体厚度大,密度高的投照部分置于X线管阴极端,把厚度小密度低的投照部分置于阳极端技术来弥补[1]但影像效果不明显,随着数字X线摄影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传统的X线摄影已经不完全适应目前的临床需要。然而DR常规影像对于肢体厚度大密度高的投照部分也可能出现透光不足,影像在此部分区域显示偏白色,而对于肢体厚度小密度低的投照部分可能出现透光过度,影像在这不分区域较黑,对于这种不同体厚不同密度部位的细节显示,只能通过反复的窗宽 窗位的调节才能较清晰的显示,这样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DR组织均衡技术是数字摄影后处理中一种高级图像处理算法,它能够提高图像透光过度和透光不足区域的对比度和可见性,同时又不影响其他待检区域的对比度,这就解决了常规DR影像不能在同一幅图像内显示不同体厚、不同密度部位细节的弱点。DR组织均衡技术主要应用在成像部位厚薄和密度差别较大的区域,组织均衡的结果能使常规摄影不能良好成像的区域得到优质的对比度图像,避免成像部位的漏诊和误诊,解决了特殊成像部位的成像[2].

由于足跟部较足趾为厚,内侧又较外侧为厚,特别是第4、5趾骨末节和跟距骨之间的厚度差异更大[3]。因此在足部摄影中,常规DR影像可能在厚薄差别较大区域显示偏白或偏黑。本研究结果表明,足部常规的DR影像显示足前部的趾骨,趾周软组织,跖骨较清晰,而后部跗骨、距骨及各关节显示偏白(图1、3)。要清晰显示后部结构必须反复调节窗宽窗位,操作复杂不方便,经组织均衡技术处理的图像能同时清晰显示足前部的趾骨、趾周软组织及中后部的跖骨、跗骨、距骨及各关节间隙(图2、4)无需反复调节窗宽窗位,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对足后部跗骨、距骨及各关节病变的检出率,防止了该区域的漏诊和误诊。

DR组织均衡图像质量受组织均衡参数和其它后处理参数及DR的摄影条件的影响。根据笔者体会要获得满意的足部正斜位图像,组织均衡参数和其它后处理参数设置为:透光不足区域(TE Under-Penetrated)和透光过度区域(TE Over-Penetrated)面积(Area)为35%~48%,增益强度(Strength)为60%,对比度调节(Contrast Adjust)为60%~80%,亮度调节(Bright ness Adjust)为1 6 0%~1 9 0%,组织对比度(Tissue Cont r as t)为0.03, 缘边增强(Edge)为3,降噪(Noise Reduction)选低(Low)档。如上述参数选择不当,可能明显影响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因此,DR组织均衡参数和其它后处理参数的协调运用是足部图像质量保证。由于DR探测器具有宽广的动态范围,DR比传统X摄影图像质量更优越,使用组织均衡技术可以从一次曝光所收集的信息中显示更多内容,从而减少重摄次数和提高处理量。因此,组织均衡技术使DR的应用更具优势,在足部的DR摄影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1.舒信勇,梁利民.DR组织均衡技术在胸腰段摄影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学 2007,8:104-105.

2.余建明、杨明、雷子乔等.数字X线摄影组织均衡技术在胸腰段椎体病变的应用价值.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8,12:32.

3.蔡成仕 赵瑞华 刘长春等 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DR检查可疑骨折的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J]2008 6(1)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DR tissue equalization technique in foot radiography

HUANG Chu-chang, ZHAO Sheng-li, CHEN Hai-do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Zhuhai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519000,P.R.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cpplication value of digital radiography tissue equalizating(DR TE) technique in Foot radiography.MethodsThese images collected form DR foot images of 200 cases were processed by with tissue equalization technique and compared with standard DR images.ResultsTissue equalization technique was obviously excellence to conventional X-ray examination on displaying the structure of foot,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ConclusionThe DR tissue equalization technique has better value in displaying the image of foot which is difficulty to be obverse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body thickness.

digital radiography; tissue equalization technique; foot

R814.4

A

10.3969/j.issn.1009-3257.2010.04.012

2010-06-02

猜你喜欢

趾骨距骨后处理
田径运动员趾骨形态与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关系的研究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距骨全脱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全力以赴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足第2~5近节趾骨骨折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带甲下趾骨(足母)甲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皮肤套脱伤
距后三角骨误诊为距骨后突骨折2例
距骨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