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上最强”楼市调控组合拳:饮鸩止渴or长远计议

2010-06-02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0年5期
关键词:报复性土地储备降价

地方政府:快速跟进

北京:4月30日,北京住建委出台了关于国务院房地产政策的北京落点政策,二套房首付提高到五成,第三套房贷暂时停放。

重庆:从5月起,重庆将提高非普通标准住宅土地增值税的预征率,由过去的1%增加到2%。

深圳: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开发商:“深挖洞”,缓放盘,不降价

在经历2007年的调控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开发商们对此轮调控也有了更多的应对措施和经验。在短暂的观望期后,暂缓开盘、推出部分优惠措施成为它们中大多数的选择,开发商们还通过转战二三线城市或者商业物业来抵御风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虽然目前楼市出现滞销,但并未有任何降价的迹象,这也意味着,预期中的降价战并未打响。

刚需者:期望降价,意愿抄底

从今年二手房营业税优惠政策取消,到国十条、京十一条的出台,再到“新国十条”和包括“一户一房”等条款的京版楼市新政细则的出台,不少买房人的脉搏跟着政策起伏。大部分需要购房者认为政府已经释放了调控的信号,房价会下降—点。

炒房者:动弹不得,等待观望

据知情人向媒体透露,温州资金继续在楼市上停留的还有1000多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政对温州投资客的影响非常大,至少现在处于“动弹不得”。但温州资金不会亏损性地抛售。现在多数还是等待观望的态度,看看国家政策能持续多久。有乐观的投资客认为,没准三个月又有变化了。

专家:担忧报复性上涨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建议,应吸取2009年下半年房价报复性上涨的教训,不仅要控制购买需求,更要采取切实办法将商品房有效供应提高上去,避免房屋存量过低,一旦短期政策取消,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出现房价过大起伏。

市场人士:猛药好,还是细调好

楼市的停滞对于宏观经济的承受能力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最严厉”的打压政策是否会陷入最严重的“进退两难”境地,是目前市场担心的另一个话题。新政并非完美无瑕,甚至被诟病为“反市场”。那么需要思考的,自然少不了政策的制定者:调控究竟是从长计议、所虑者远好呢,还是被逼无奈,临时下猛药好呢?

律师:土地储备制度与民争利

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金额达15000亿元。“卖地”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不少城市包括北京的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比例接近五成。

有律师指出,中国房价的狂飙,最根本的原因是“土地财政”这一根子。在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土地出让三大程序中,政府自始至终都是土地储备制度的核心,既是政策制定者,也是政策的执行者;运动员与裁判员一体,使得政府成为土地储备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北京律师张兴奎日前将一份《对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进行违宪、违法审查的公民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寄给了全国人大和国务院。该建议认为,中国当前的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正在形成“新的社会不公”。“通过造成土地供求紧张从而实现政府的与民争利”。

猜你喜欢

报复性土地储备降价
The lie we tell ourselves about going to bed early我们对自己说的早睡的谎言
那些报复性旅游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2020年,预测小龙虾产值将超7000亿元!疫情过后,小龙虾是否迎来“报复性”消费?
报复性涨价
2019第一波饲料降价启示录
省级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定位分析及其完善
杭州市土地储备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没“逗你玩”国际大牌,这次真的降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