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

2010-06-01武凤玲陈玲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5期
关键词:胎心无痛分娩助产

武凤玲 陈玲玲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娩期间在保证母儿安全的同时,更要求无痛,因此,减轻或消除分娩疼痛是产科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泰安市中心医院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硬膜外腔给药镇痛分娩共676例,现将临产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对要求实施分娩镇痛且无禁忌证者,实施了无痛分娩为观察组(676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41岁,平均年龄27.5岁。并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当未实施分娩镇痛者676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在产妇宫口开2~3 cm时,进行L3~4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 cm,在活跃期2~3 cm时注入首量镇痛液5 ml(0.5%的利多卡因100 ml加芬太尼0.2 mg),维持量为4~10 ml,自控量为2 ml/6 min,接微量泵,鼓励产妇休息或下床活动,以利于产程的进展和胎先露下降,在镇痛作用减弱时硬膜外腔给药,微泵自动控制持续给药[1,3]。

1.3 统计学处理 对数据进行百分率的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与副反应 由于PECA泵持续硬膜外麻给药有疼痛阻滞完善的特点且为低剂量浓度的麻醉药,产妇无明显的血压下降,且可使宫口迅速扩张,产妇在完全无痛状态下度过产程完成分娩,同时子宫体部运动神经(T10以下)未被阻滞,保证了正常的宫缩力[1,2]。本组资料未发现有恶心、呕吐及仰卧位低血压现象,676例产妇在第一产程疼痛为0级667例,占 98.7%,第二产程疼痛 0级为 615例,占91.1% ,与文献报道基本相一致[1,2]。

2.2 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见表1。

表1 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

由表1可见,镇痛后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缩短,第二产程缩短,第三产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

2.3 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见表2。

表2 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由表2可见,施行麻醉后,产妇精神疲劳消除,盆底及阴部肌肉组织松弛,加上产妇活动自如,有利于胎头下降及旋转,从而降低了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

2.4 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例,%)

由表3可见,施行麻醉后产程严密观察,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所下降,产后出血率未见有上升。

3 讨论

3.1 分娩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分娩过程中剧烈疼痛所引起的心理应激可造成母体和胎儿内环境紊乱。为了减少这种不良影响,提高围产期质量,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无痛的分娩环境,分娩镇痛成为全世界医务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具备以下特征:对母婴影响小,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要,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产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必要时满足手术需要。我院经过芬太尼、哌替啶等阿片类镇痛药、利多卡因局麻药、氯安酮静脉麻醉药、氧化亚氮吸入麻醉药、利多卡因配伍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等分娩镇痛的临床探讨,最终选择PECA泵持续硬膜外麻给药作为最佳分娩镇痛方法[6,7]。

3.2 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通过676例的临床观察,产妇在自动微泵给药的状态下完成整个分娩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毒性低,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对于子宫胎盘血流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减少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带来的痛苦及机体的损耗,减少母儿酸碱平衡失调,同时产妇可以下床活动有利于产程中分娩机转的进行,明显缩短了第一、二产程,降低了手术产率,胎儿及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后产妇容易做到早活动、早哺乳,并有效促进乳汁分泌和实现母乳喂养。达到了预期目的[4,6]。

3.3 无痛分娩的管理 A.要求麻醉医师、产科医师、助产护士必须密切合作,缺一不可;B.助产护士参与与硬膜外分娩镇痛,允许助产护士调整和改变输药泵的输注速度及用药量;C.由助产护士监测产妇宫缩、胎心、血压、心率及镇痛效果,有情况及时与产科医师和麻醉医师联系[2,3]。

3.4 产程观察 决定分娩的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因素。为使无痛分娩达最好效果,减少产妇临产后生理及心理上的恐惧,鼓励孕妇阴道分娩,在孕妇宫口开3 cm施行麻醉后的产妇,应有专人严密观察宫缩的持续时间、强弱及节律,宫口进展情况,胎心音变化。我院实施泰安市首家全产程胎心电子监护了解产妇的胎心、宫缩、血压变化,每隔30 min~1 h做肛查以了解宫口扩张及先露部的程度,有产程的异常及时寻找原因对症处理。同时给予孕妇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使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情绪,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以便顺利渡过分娩全产程[1,3]。

[1]苟文丽,吴连芳.分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57.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瘗.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

[3]相默.临床疼痛学.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1988:56-57.

[4]谢志勇,王亚宗.罗哌卡因复合高乌甲素用于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7(6):447.

[5]鲁开智,江露,赵宝生,等.产科镇痛的近期发展.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21:53-54.

[6]春梅,赵晓红,丁钢.硬膜外法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进展.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0,27(3):149-152.

[7]Gordon NP,Walton D,McAdam E,et al.Effect of poriding based doulas in health maitenance organzition hospital.Obstet Gynecol,1999,23(3):422-426.

[8]Campbell DC,Zwack RM,Crone LL,et al.Ambulatory labor epidral analgesia:bupivacaine versus ropivacaine.Anesth Analg,2000,90:1384-1389.

猜你喜欢

胎心无痛分娩助产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