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个两元钱

2010-05-30

37°女人 2010年8期
关键词:画夹创业史港币

李 愚

2009年12月29日,“谭木匠”在港交所挂牌,掌门人谭传华夫妇持有67.878%的股份,按照每股2.58港币的价格,谭氏夫妇的市值达到了4.3亿港币。

很多企业家成名后,都想方设法地掩饰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粉饰自己的过去,而51岁的谭传华却在“谭木匠”的每一个加盟店里,工整地装裱了“一段家史”。他毫不忌讳谈自己的过去,他说如果没有这些真实的经历,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更不会有“中国第一梳”之誉的“谭木匠”。

谭传华的人生体验里有三天非常关键,时隔多年,那三天仍然让他感到刻骨铭心。

那年,流落到云南的谭传华背着他赖以吃饭的家什——画夹,如一头饿狼般,漫无目的地在昆明的大街上逛,他不停地问路人是否需要画像,却连遭拒绝。

一家饭店里,一个男人喝得微醉,他面前的桌上有很多剩菜,那些残羹剩汁在当时的谭传华眼里简直就是美味珍馐。那个男人可能是看穿了谭传华眼里的渴望,把喝剩下的半瓶啤酒全部倒在了那些剩菜里。这一幕给了谭传华很大刺激,他咬牙忍住了,没有滑向乞讨这一步。多年后,回忆起当天的情景,他说:“人的转变就在一念之间。那个时候我要是失去了底线,可能会沦为乞丐,也就没有机会成为今天的‘谭木匠了。”

第二天晚上,谭传华枕着包,抱着画夹,忍着饥饿,在一栋7层楼的工地上睡觉。那个时节,昆明的夜晚已经很冷了,他清楚地记得那晚还飘着小雪。半夜时分,一盆冷水忽然从5楼泼下,浇湿了他半边身子。他身上的衣服本来就少,又被浇了一盆冷水,谭传华的情绪沮丧到了极点。为了御寒,他只好不停地或跑或跳。后来,他发现路灯下的温度比较高一些,就站在路灯下“烤”了很久。

最后,他来到郊区,钻进一户人家的柴草堆里,本想过一夜,却在主人发现之后被赶走。他说:“我当时是闭着眼睛走的,我想好了,不管前面是悬崖还是深沟,一直往前走就是了,摔死了也无所谓。”

流落昆明的第三天,譚传华终于拉到了一笔业务,他活了下来。一个瘦弱的年轻人对谭传华说:“我有很多照片,但我想画一张像,看看画像与照片有什么不同。你画一张像多少钱?”谭传华立刻说:“要是画得像,你就给我两元钱;要是画得不像,你不用付钱。”

他画完后,年轻人很满意,高兴地给了他两元钱就拿着画像走了。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面前这个没有右手的左手画家,为了挣这两元钱已经等了整整3天。

谭传华回忆说:“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两元钱,它给了我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其实,谭传华一生中有3个重要的两元钱,这只是其中的第一个。

“我的第二个两元钱,是从深圳花两元钱买了一把木梳子,让我从此做了‘谭木匠;第三个两元钱,是我做的木梳子第一次卖了两元钱。这3个两元钱,组成了我的创业史,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3个转折点。”

在云南流浪两年后,一场大病让谭传华不得不选择回到家乡。后来,他娶妻生子,继承祖业,做了木匠,他的创业史也从此拉开了序幕。他花了十多年的工夫,开发出了2400多个品种的梳子,愣是把小小的梳子企业做成了上市公司。

这就是谭传华。18岁,他下河捞鱼被雷管炸掉右手;24岁,他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盲流”;37岁,他创立了“谭木匠”;51岁,他坐拥4亿身家。而成就“谭木匠”的,竟然是3个两元钱。

(下下摘自《当代青年·我赢》)

猜你喜欢

画夹创业史港币
“无尽”的《创业史》——我的父亲柳青
我们需要带有泥土的生活
真实
收藏家
嘉德(香港)春拍收获3.72亿港币
香港苏富比春拍录得37.8亿港币
换新钞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李书福 自书40年创业史 致敬改革开放
裸体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