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CS打造陆上检验与认证兵团

2010-05-26秦萍

中国船检 2010年9期
关键词:船级社管理体系领域

本刊记者 秦萍

近年来,陆上业务成为各国船级社实力角逐的重要领域。高达50%甚至70%的陆上业务比重,是国外知名船级社的共同特点,也是其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中国船级社(CCS)早在新世纪之初,就提出了打造“陆上船级社”的战略构想。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CCSC)作为CCS发展陆上业务的重要载体,正在加速发展陆上检验与认证业务。日前,CCSC技术总监王建宁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陆上检验与认证是中国船级社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未来,CCS陆上业务也许会超越传统海上业务,成为CCS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记 者:船级社历经两百多年发展,拥有极为丰厚的船舶检验技术和经验,在船舶检验领域不可或缺。在这种情况下,船级社为什么还要向陆上发展?

王建宁:船级社由海登陆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船级社因海而生,因海而发展。但由于航运造船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传统海上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要想发展,就必须向陆上拓展,进入到发展速度更快的领域。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船级社在其几百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技术、经验,又是其他领域所急需的,他们需要用这些技术和经验来为他们服务。自身有动力,外部有需求,把业务扩大到陆上是船级社必然的选择。国外知名船级社陆上业务比重基本上占到了50%,支撑着其半壁江山。法国船级社只有20%的传统业务,其他70%多都是陆上业务,甚至已经将业务拓展到了航空航天领域。挪威船级社、德国劳氏船级社60%以上的业务都是陆上业务。

另外,航运、造船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在波谷时期如果有陆上业务作为补偿,对船级社自身发展是一种安全保障。可以像蓄水池一样,把在造船高峰时吸纳的专业人才转移到陆上业务领域,等到需要时再回去。这实际上保证了船级社的总体发展。

从长远角度来讲,陆上业务是CCS势在必行的必然选择。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陆上业务或许将会超过传统海上业务,成为CCS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关键是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合理地筹划、组织和运作。

记 者:陆上检验与认证是中国船级社由海登陆的重要举措,也是船级社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CCSC是承担中国船级社陆上检验与认证业务的专门机构,您认为近年来中国船级社在陆上检验与认证领域获得了哪些发展?

王建宁:CCS陆上检验与认证业务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发展与中国经济同步。CCSC前身——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1993年成立时,也是中国质量体系认证刚刚起步阶段。质量认证公司是我国首批批准设立的8家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之一,注册编号为02号。多年来,CCS凭借其自身的技术优势,以技术为先导,坚持“独立、公正、诚信”的质量方针,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成为业界公认的品牌机构。2008年CCS对现有体系认证、产品认证以及工业产品和集装箱检验业务进行优化整合后,CCS在检验认证业务领域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陆上检验与认证业务得到快速发展。

在管理体系认证方面,CCSC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基层党组织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资质正在申请中。所认证的企业中,大型央企和各个行业的大型企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多年来,CCSC认证企业的数量一直在持续上升。至2010年7月底,颁发有效认证证书达到4000多份;在产品认证方面,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快,特别是在风电认证、交通产品认证等领域打出了品牌效应;在工业产品检验方面,自2008年CCSC重组,产品检验统一划归CCSC后,转变思路,重点抓国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为中石油油气管道建设提供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信赖;在集装箱检验方面,集装箱检验是船级社比较成熟的业务,检验量逐年攀升,2007年达到了55万TEU。在金融危机重创集装箱制造业后,CCSC一方面与运输业和制造业共同合作应对危机,另一方面,将内贸集装箱运输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全力支持我国的内贸运输。

记 者:陆上业务已经成为各个船级社间实力角逐的重要领域。由于起步较晚,在这场实力角逐中,CCS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

王建宁:在陆上业务领域,由于进入时间比较早、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国外船级社已经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而起步较晚的CCS通过对人员的引进、对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逐渐缩小与其差距,甚至还能在某些技术方面超出他们。很多技术通过国际标准,大家可以很快拉平。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来讲,不会有太明显的差距。就像在船舶检验领域,20年前在规范研究方面我们还有明显的差距,但是现在差距已经大幅度缩小,甚至在某些具体技术方面,还要更有优势。

为了加快陆上检验与认证业务的发展,CCS制订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即检验与认证业务领域目前相对比较集中,抓住一些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和重点行业来做工作,今后随着发展再逐渐进入更多的领域。

为了加快发展,CCS在原有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集装箱检验和工业产品检验四大业务的基础上,又将节能减排审定和培训纳入其中,共同组成了CCS陆上检验与认证的六大业务板块,并不断将一些新领域、新项目充实其中,为未来发展做准备。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业务领域,CCS正在做相关准备工作;开发一些新的项目,像碳减排的核证,清洁能源机制(CDM)等。今年CCS正在争取CDM的DOE认可。至目前止,全世界仅认可了19家机构,均为国外知名机构;提供对外培训,把原来被动响应客户需求变为主动提供培训服务。成立培训中心,将培训作为对外服务的产品、服务项目来对待,并通过培训服务,进一步加深了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密切了双方的关系。

记 者:在国外船级社已经占有先机的情况下,您认为CCS陆上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怎样才能进一步加快陆上业务的发展?

王建宁: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我们自身的能力建设。船级社的能力建设是关系到陆上业务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要想进一步加快陆上业务发展,就必须要处理好船级社业务和能力建设的关系。

可以打个比方:在传统海上业务领域,三峡水库里的水和三峡大坝的关系,就如同船级社业务和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水库里水的多少是由上游雨量决定的,但如果三峡大坝建的不好,留不住水,那上游下的雨再多,水库里也没水。而船级社传统海上业务的发展由航运造船业决定。航运造船业不发展,船级社海上业务必受影响,但如果船级社能力建设也就是三峡大坝建设有问题,即使航运造船业再景气,船级社的海上业务也会受影响。

而在陆上业务方面,陆上检验与认证业务实际上相当于大海里的水,船级社的能力建设相当于一个桶。桶有多大就能装多少水,船级社有多大能力就能开展多大的业务。大海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关键在于自己的能力建设怎么样,有没有能力去做。与此同时,如果光有能力去做,而桶不结实,安全措施不过关也不行,也会出娄子。因此,CCS陆上检验与认证到底该怎么建设、怎么发展?还需要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思路。这关系到CCS陆上业务能不能取得应有的发展规模。

记 者:船级社以技术立社,能力建设实质上就是技术能力建设。在陆上业务领域,您认为技术能力建设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王建宁:我先讲个小故事:国外某工厂的设备出了故障,很多人都解决不了,花高价请一位美国专家。专家来了以后很快确定了问题在哪儿,并用粉笔划了个圈。工厂不服气:画个圈就值1万美元?专家说,我这个圈只值1美元,但是我知道这个圈画在这儿就值9999美元。这就是技术的重要性。CCS提供的是技术服务,我们所从事的检验与认证都是要建立在对技术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想加快陆上业务的发展步伐,就必须要加强CCS陆上业务的技术发展。

从国外船级社发展情况看,CCS 陆上业务终究会超过海上业务。按照这个预期,必须有一个技术研究机构,来根据陆上业务发展的方向和要进入的领域,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所研究业务领域的技术含量越高,可以得到的附加值也就越高。CCS应从全局出发,加大陆上技术能力建设,在适当时机成立CCS陆上技术中心,组建CCS路上技术团队,为即将到来的陆上业务大发展,提前做好技术准备和人才准备。

从未来发展看,技术中心将是整个CCS陆上业务发展框架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会涉及石油、冶金、建设建筑、制造等众多领域,其覆盖范围远远超过了航运造船领域,因而未来发展不可限量。但是,凡是属于技术的工作都需要先行。等到要使用时再去研究就可能来不及了。因此,CCS应从政策的制定到执行,都要把陆上业务作为船级社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在做长远规划时就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并尽快进入操作实施阶段,以保证对未来陆上业务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

记 者:十年前,也许没有人能想到船级社会在陆上大显身手。那么十年后,您对CCS的陆上业务发展有怎样的憧憬?

王建宁:从长远角度来讲,只要有了明确的思想认识、清晰的发展思路,再加上合理的筹划、组织和运作,CCS陆上业务规模肯定会超过海上。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对检验认证的需求会越来越多。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相关业务交由社会公正的服务机构来进行,而船级社正好是这样的一个机构。在内部统一思想、目标一致,外部又有着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关键就看我们自身如何去努力。

如果这些都做到了,可能在十年之内,CCS陆上业务超过海上业务不是一个神话。

猜你喜欢

船级社管理体系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从规范要求看各船级社对柴油机认可的差异化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