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程再造在新上岗护士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2010-05-12吴丽花黄行芝

护理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上岗护理部护士长

吴丽花,杨 春,黄行芝

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规范化的护理技术操作不仅能保证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全,还能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1]。为了让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环境和工作,减少和避免护理缺陷[2],熟练掌握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自2007年1月改进新上岗护士1年内护理技术操作强化培训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固定床位800张,设有29个专业病区,全院护士 484人,近年来平均每年招聘护士45人,在新护士上岗1年内均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强化培训。以往的新护士护理操作培训流程是每月初为学员演示操作,学员在模型病人身上练习,然后回科室自由练习,于规定时间在示教室考试。在工作中发现:①护士长重视力度不够,忽视对新护士的教育培训;②新护士主动学习意识较差,出现重工作轻学习的局面,存在考前临时“抱佛脚”或不实地操作仅靠背诵来应付考试的现象,使培训考核流于形式;③新护士服务意识差(沟通能力差),使护理操作考核与临床操作严重脱节等原因,导致培训结果不理想。因此,改进新上岗护士操作培训流程,提高新上岗护士临床常见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势在必行。

1.2 流程改进

1.2.1 选择培训对象 2007年 1月我院招聘的48名护士,其中本科5人,专科43人,均为女性,工作经历≤1年,年龄20岁~25岁,毕业于6所不同的医学院校,分别在4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过。

1.2.2 制订培训计划 由护理部制订详细的新护士操作培训计划:①设立目标;②确定培训项目,护理部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考核要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并以此为蓝本,在50项护理技术操作中选取我院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12项;③培训时间,每月培训考核1项操作,1年内完成全部培训项目;④培训方式,集中演示、分组练习、个人练习;⑤考核,科内考核合格后护理部统一考核,制订计划表及时下发,做到相关人员人手1份。

1.2.3 设计“临床科室护理技能训练考核证明书” 该证明书包括科室、姓名、护理操作项目、科室练习次数、科室考核结果、护士长及带教组长签名。在护理部考核前必须先出示证明书,监考护士长进行检查合格后取得考试资格。检查中若发现下列问题之一均返回科室重新练习:①在科室练习次数不达标;②科室考核不合格;③护士长或者带教组长签名未实行实名制。

1.2.4 严格选拔操作演示者[3]从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小组中选出12名心理素质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护士成为新上岗护士操作培训的演示者。操作演示者必须深入研究所演示的护理技术操作,不断学习文献报道中的操作革新之处,结合临床大胆予以改进,在实践中更新操作方法,主动思考问题,提出合理的操作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护士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4]。

1.2.5 操作演示 护理部分管示教室的老师按照培训计划在每月初组织该月的操作演示。

1.2.5.1 操作演示解码 ①由负责该项操作的演示者为大家完整演示1遍规范的操作程序;②演示者分步骤示范、讲解,重点对操作难点、重点、易出问题的环节进行强调,要求学员做好笔记;③演示老师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1.2.5.2 分组练习 演示老师巡视指导。学员分成4个小组,每组12人,设组长1人,负责小组成员的练习、问题的收集、与操作演示者的沟通等。学员互为模特,互相讨论,交流经验、体会,要求每个人至少有一次练习和当模特的机会,演示老师边巡视边现场指导。

1.2.5.3 集中点评 分组练习结束后,演示老师收集学员提出的问题并解答,同时针对现场练习情况进行初步点评,对大家所犯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强调。

1.2.6 个人练习 学员回到科室后自行安排时间,每项操作练习不少于10次,练习时必须有科室护士长或带教组长陪练,并且由陪练者签名。

1.2.7 考核

1.2.7.1 科内考核 当学员自我评价已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时,申请科室护士长和带教组长共同对其进行考核,考核评价分为4个级:≥95分为优秀,85分~94分为良好,80分~84分为合格,<80分为不合格。若考核合格则由护士长及继续教育组长填写“临床科室护理技能训练考核证明书”,若不合格则继续在科内练习,直到合格方可接受护理部考核。

1.2.7.2 护理部考核 护理部考核时,监考护士长首先审查学员确定是否具有考核资格,然后严格按照《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考核完毕,若发现科室考核结果高于护理部考核结果两个等级,护理部与该科室护士长共同分析原因,若发现护士长在科室考核中存在不负责任现象,则与护士长绩效挂钩。

1.2.8 满意度调查 新上岗护士进入临床工作3个月后护理部组织人员对相关科室医生、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2 结果

2.1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见表1)

表1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流程改进前后考核成绩比较 分

2.2 医生、病人满意度(见表2)

表2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流程改进前后医生、病人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流程改进增强了新上岗护士的服务意识 目前我院聘用护士大多数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子女,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缺乏责任心、爱心及娇气任性、依赖心理强等特点[5],而在操作培训过程中新上岗护士互为模特,为新上岗护士提供了一个有效体验病人真实感受的平台,转变了新上岗护士的服务理念、服务态度,使新上岗护士在以后的治疗护理过程中能从病人的语言、眼神、表情、手势、体态等读懂他们的需求,主动为病人提供全面、及时、安全、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6]。规范的护理操作强调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新上岗护士从初学时就按规范练习,练习期间反复解释、交流、沟通,到熟练后成为习惯动作,这样也锻炼了新上岗护士的胆量、口才,提高了新护士的服务品质[7]。

3.2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流程改进增强了新上岗护士的职业认同度和忠诚度 有调查标明:护理人员愈年轻,专业思想愈不稳定。大多数护理人员存在着职业自卑感[8],对职业认同度不高。而操作流程改进培养了新上岗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了新上岗护士临床观察、应急、沟通及动手能力,医生、病人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医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树立了新上岗护士的自信心,增强了其职业认同度和忠诚度。

3.3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流程改进强化了护士长责任心 以往护士长认为新上岗护士培训是护理部和护士个人的事,与己无关,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流程改进后,实行科室、护理部二级培训制度,护士长必须对新护士的操作进行考核并填写“临床科室护理技能训练考核证明书”,同时还对考核成绩的真实性负责,将新护士培训与护士长的年终绩效挂钩,强化了护士长的责任心。

[1]王红.如何让护理操作培训更贴近临床[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1):69-70.

[2]张广清.导师制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1):59-60.

[3]缪进华,刘世晴,杨慧敏,等.基础护理技术培训中护理操作示教员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2):18-19.

[4]阳世伟,庄小珍.护士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4):41-42.

[5]刘铎芬,刘飞.聘用护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8,6(4B):1014.

[6]杨春,黄行芝,李红艳.角色扮演法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1):32-33.

[7]奚琼霄,沈莉萍.新护士岗前培训中加强护理礼仪训练的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A):70.

[8]余凤英,罗艳华.868名护理人员职业心态和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29-231.

猜你喜欢

上岗护理部护士长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持证上岗”倒逼父母做个称职家长
“父母持证上岗”建议背后有深意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父母持证上岗』建议背后有深意
内蒙古:农畜水产品将“持证上岗”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