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疗期间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2010-05-12张苏梅李小妹韩冬芳

护理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条目宫颈癌量表

张苏梅,李小妹,韩冬芳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是生育期妇女癌性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大约为50万例,80%的病例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达13.15万人,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1]。目前,手术、放疗仍是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方法,因此多数病人面临着子宫缺失的问题,对于年轻宫颈癌病人来说面临的是丧失生育功能、提前进入绝经期等。放疗有可能引起腹泻、食欲下降、尿频尿痛、阴道灼伤感、疲乏等副反应[2],再加上本病的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尤其是放疗的病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压力,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应对是生活事件与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影响着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过程[3]。本研究主要探讨宫颈癌放疗病人的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临床心理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09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放疗期宫颈癌病人。纳入标准:①经宫颈刮片、活检确诊为宫颈癌的病人;②处于放疗期的宫颈癌病人;③无听力或沟通障碍,能完成问卷的填写;④同意参加本研究的病人。排除标准:①有智力或认知障碍的病人;②精神疾病病人;③伴有合并症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用来收集病人的一般背景资料,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肿瘤类型及分期别、家庭支付医疗费用的难易程度、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宗教信仰等。

1.2.1.2 Jalowiec的应对量表(JCS)该量表是Jalowiec于1987年编制而成,该量表共有60个应对策略,归纳为面对、逃避、乐观、宿命、情感宣泄、姑息、支持、依靠自我8种应对方式。60个条目采用4级计分,0分为从不使用,1分为很少使用,2分为有时使用,3分为经常使用。每个条目计为0分~3分,得分越高,说明使用该项条目越多。8种应对方式包含的条目数不等:面对10条,逃避 13条,乐观 9条,宿命4条,情感宣泄5条,姑息7条,支持5条,依靠自我 7条。计分方法:将每种应对方式内的应对策略分之和除以此应对方式中应对策略数目。得分越高,表明此种应对方式采用得越多。该量表在国外广泛应用,在我国已用于妇科癌症、乳腺癌、肺癌等癌症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3]。

1.2.1.3 FACT-G 自评量表中文版

该量表是最常用的生存质量一般性功能评估量表,是一种肿瘤相关的全面、通用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能作为我国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测评工具。FACT-G 自评量表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4个维度,共27个条目。每个条目有5个选项:一点也不计0分,有一点计1分,有些计2分,相当计3分,非常计4分。正向条目直接计分,反向条目反向计分。将各领域所包括的条目得分相加即可得到该领域的得分。该量表在国际上应用广泛,已有40多种语言版本,FACT -G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4]。

1.2.2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研究者向病人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取得病人同意,然后进行问卷调查。将问卷逐条念给病人,对于病人不理解的条目,根据原量表的意思给予解释,对所有病人的解释保持一致。调查前跟家属做好沟通工作,调查时请家属暂时回避,所有的条目由病人本人回答,以确保所回答的内容是病人的真实感受。数据录入时采用双录入以保证录入的准确性。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和百分率表示,放疗期宫颈癌病人的应对方式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本研究共对109例病人进行调查。年龄27岁~66岁,平均年龄48.44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 60例(55.0%),初中19例(17.4%),高中或中专 24例(22.0%),大专及以上6例(5.5%);职业:工人 10例(9.2%),农民 81例(74.3%),教师2例(1.8%),医务人员 2例(1.8%),干部3例(2.8%),自由职业者6例(5.5%),退休 5例(4.6%);已婚 105例(96.3%),离异 3例(2.8%),丧偶 1例(0.9%);肿瘤类型:鳞癌 103例(94.5%),腺癌6例(5.5%);肿瘤分期:Ⅰb期 14 例(12.8%),Ⅱa期26例(23.9%),Ⅱb期 31例(28.4%),Ⅲ期及以上38例(34.9%);家庭支付医疗费用的难易程度:无困难19例(17.4%),存在一定困难33例(30.3%),困难较大44例(40.4%),困难极大13例(11.9%);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医保14例(12.8%),农村合作医疗84例(77.1%),商业保险5例(4.6%),全部自费 4例(3.7%),其他形式的保险2例(1.8%);宗教信仰:佛教7例(6.4%),基督教6例(5.5%),伊斯兰教 1例(0.9%),无宗教信仰 95例(87.2%)。

2.2 109例放疗期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109例放疗期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

2.3 放疗期宫颈癌病人采取的应对方式评分(见表2)

表2 放疗期宫颈癌病人采取的应对方式评分

2.4 109例放疗期宫颈癌病人采取较多的应对策略(见表3)

表3 109例放疗期宫颈癌病人采取较多的应对策略

2.5 109例放疗期宫颈癌病人从未应 用的应对策略(见表4)

表4 109例放疗期宫颈癌病人从未应用的应对策略

2.6 放疗期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与应 对方式之间的关系(见表5)

表5 放疗期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3.1 放疗期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状况

随着肿瘤和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增加,治愈率、生存率等指标的应用也越来越有限,生存质量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广泛的应用。生存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身体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是一种主观感受。本研究中生存质量从4个维度进行研究,社会/家庭状况得分最高为(18.84±3.34)分,病人患病后,尤其是住院治疗期间,得到来自家庭及亲友的关心较多。与刘珊[5]的研究结果相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数家庭成员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一个人遇到某些问题比如生病时,家庭成员将尽其所能来关注和照顾该病人使其有信心去对抗疾病,家庭成员提供照护,可增强病人的自尊和被爱的感觉,起到相互协调、共同面对疾病的作用。得分最低的是功能状况(13.52分±4.43分),明显低于邹亦庐[6]对年轻宫颈癌病人的研究。因该维度中包含“我能够工作(包括家务)”“我的工作(包括在家的工作)使我有满足感”“我享受一直喜欢的消遣活动”等条目,而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都是住院病人,离开了工作和家庭,不能进行日常的家务活动及工作,因此在这些条目上的得分很低。

3.2 放疗期宫颈癌病人的应对方式及应对策略 放疗期宫颈癌病人应用最多的应对方式是乐观,本研究与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相似[2,5,7]。本研究中超过2/3病人是Ⅱb期及以上病人,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多数病人以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前来就诊,经过短期的治疗出血得到控制,症状明显好转,病人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因此乐观是病人首选的而且是应用频率最高的应对方式。其次是宿命,在中国的传统思想里,癌症是“不治之症”,本研究中74.3%的病人为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宫颈癌知识了解甚少,由于经济、知识等方面的影响,较多采用“因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接受事实”“听天由命”等应对策略。病人应用最少的应对方式是情感宣泄,这与很多研究结果相似[2,5,8],情感宣泄非但不能缓解病人的压力,而且还会带来负性结果,在癌症病人中应用较少。

应用频率最高的5条应对策略中,“希望病情会好转”应用最多,96.33%的病人应用过该应对策略,这与Halstead和Fernsler报道的“求神保佑”是最多的应对策略相反[9],这可能与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关,在本研究中无宗教信仰者占总人数的87.2%。其次是“锻炼或进行一些体力活动”“因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接受事实”“尽量往好处想”“尽量看好的一面”,在应用最多的5条应对策略中有3条属于“乐观”应对方式。宫颈癌病人使用最少的应对策略是“喝酒”。主要原因:①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女性,在我国女性饮酒率较低,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成年女性的饮酒率为4.8%;②病人患病后,医护人员教育病人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一般病人都会戒除烟酒;③本组研究对象均为住院病人,基本不参加社交场合。

3.3 放疗期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中姑息、乐观、面对、依赖自我与总体生存质量呈正相关,宿命、情感宣泄与总体生存质量呈负相关。生存质量与逃避、支持之间未见相关性。“姑息”与生存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478。应用放松技巧有利于控制病人与应激有关的不良反应,可以降低皮层的紧张度,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5]。如“锻炼或进行一些体力活动”“尽量使自己忙碌些”都是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从而解除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目前应用较多且较为成功的心理干预措施如音乐疗法、渐进性肌肉放松和内心意念性想象,都是把病人的注意力从疾病及治疗的情境中分散开。放松产生与焦虑相反的生理效果,降低病人的生理唤醒水平,使病人的疲劳得到一定的缓解[10-12]。“乐观”是一种正性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减轻因为疾病带来的情绪上障碍,对病人的心理健康有好处。Makoto[13]研究发现,在面对同种事件时,乐观者往往感受到的压力较小。乐观可以使病人积极地接受治疗,同时可以激活免疫系统活力。“宿命”与生存质量呈显著负相关,是一种听天由命的态度,病人处于情绪压抑的状态,很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本研究病人应用“宿命”应对方式较多,可能由本研究人群大部分来自农村,与知识、经济水平落后有关,但不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应尽量减少该应对方式的应用,医护人员应对病人就有关宫颈癌的发病、治疗及预后方面进行宣教。“情感宣泄”与生存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48。“情感宣泄”应对方式中“发脾气”“转嫁自己的紧张情绪于他人(如埋怨他人)”“做冲动或危险的事”这些应对策略不但不能改变现状,减轻自己的压力,反而影响心理的平衡,影响与他人的关系,而且对身心会造成损伤。

[1]路文婷.宫颈癌流行病学概况[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8):967-970.

[2]Klee M.The patients'perspective on physical symptom afterradiotherapy for cervical cancer[J].Gynecol Oncol,2000,76(1):14-23.

[3]王玉琼,刘月琴.癌症病人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5A):775-778.

[4]万崇华.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测定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0-73.

[5]刘珊.98例鼻咽癌病人出院后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3:15-18.

[6]邹亦庐.年轻宫颈癌的临床及预后分析[D].厦门:福建医科大学,2008:26-32.

[7]Fredette SL.Breast cancer survivors:Concerns and coping[J].Cancer Nursing,1995,18(10):35-46.

[8]向明芳.肿瘤病人的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9):6-8.

[9]王玉琼.妇科癌症病人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203-205.

[10]江华,郑秀霞.认知行为治疗对妇科癌症病人化疗间歇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0):875-878.

[11]季彩芳.认知干预对抑郁症病人认知障碍影响的研究[J].家庭护士,2008,6(1C):198.

[12]赵春艳.认知行为干预减轻冠心病病人焦虑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09,7(1A):33.

[13]MakotoL.Coping availability and stress reduction for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individual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4,36(1):11-22.

猜你喜欢

条目宫颈癌量表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