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暖箱内新生儿体温不同测量途径的对比研究

2010-05-12吴志娟张素霞

护理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肛温体温新生儿

周 荭,吴志娟,张素霞

体温是护理工作中观察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波动大,因此体温测试成了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测量方法常用肛温、腋温作为观察指标,但均需护士在旁扶持以防体温表脱落。为了寻求方便、准确并适用于暖箱中新生儿体温的测量方法,我们对77例暖箱中新生儿进行腰温、背温、肛温测试,比较不同测量方法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早产儿36例,足月儿 41例;男62例,女 15例;胎龄29周~40周,日龄2 d~40 d;体重 1 400 g~4 400 g;箱温 29℃~33℃,室温 22℃~24℃;患儿病情相对稳定,均无休克及低体温,末梢循环良好。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 选用上海医用仪表厂生产的水银体温表,测试前将体温表水银柱甩至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40℃以下温水中,5 min取出检视,误差<0.1℃即可使用。

1.2.2 体温测量方法 半小时内患儿未进行沐浴、擦浴、冷热敷,未进食,无哭闹不安,均处于安静状态。①背温测试法:新生儿取去枕平卧位,将体温表从肩胛内 1/3处放入 4 cm~5 cm[1],时间为10 min;②腰温测试法:于平脐水平处放入腰部4 cm~5 cm,时间为10 min;③肛温测试法:将肛表水银端润滑后轻插入肛门2 cm~3 cm,护士扶持体温表,3 min后取出检视。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软件包,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法,采用 Pearson Correlation判断两组间的相关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种测温方法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3种测温方法结果比较 ℃

表1显示,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两比较背温与肛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而腰温与肛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体温相关性分析 暖箱中新生儿背温、腰温均与肛温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55、0.728)。背温与腰温也呈显著正相关(r=0.680,P<0.001)。

3 讨论

体温也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体温是护理工作中观察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体温测试是护理活动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技能之一[2]。精确的测量体温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判断及疾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测量方法有腋温、肛温,而肛温最能反映机体的中心温度[3],且测量时间较短,但测量时须逐个打开尿裤,体温表水银端须润滑,测量后要清除粪便污染,严格消毒。另外,新生儿肛门括约肌收缩能力较弱,一旦刺激易引起便意增加婴儿不适感,偶尔可致肠穿孔[4],故不作为首选方法,常采用背温、腋温、腰温等方法。如何方便有效地测试新生儿的体温一直是护理人员探讨的问题。暖箱中的新生儿一般无包裹,腋温测量需要护士扶持且测量时间较长,浪费人力、物力,一般不采用。

新生儿产热机制与成人不同,棕色脂肪组织是产热的重要部位,位于肩胛间区、颈部、腋窝、胸腹部大血管及肾上腺周围神经末梢及血流供应丰富处。新生儿血流的分布也多集中于躯干、内脏,形成中心保暖系统[5]。本组结果显示,背温、腰温、肛温测试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肛温与背温、肛温与腰温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可以采用背温和腰温代表肛温。

背温相对而言较方便,但要求测背温时先要摇平暖箱床垫,这也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量[6]。测试时放取体温表需翻动病人,这对需抬高床头、避免搬动的病人如颅内出血病人则不宜采用。新生儿腰部靠近腹主动脉,临近腹腔内脏,腰温测试时利用新生儿身体重力作用压紧体温表,使水银端与身体紧贴,不易滑脱,腰温测试值也能代表体核温度。暖箱内温度相对较高,使新生儿体表温度更接近中心温度,目前使用的暖箱普遍采用强制对流方式,空气是通过气体过滤装置并经过加温,然后在涡轮的作用下将气体送入暖箱内,暖箱内温度是均衡的,不会因此而影响测试腰温的准确性。测试腰温无需改变体位,不要扶持,也不要更换尿布,不受尿布潮湿的影响,无需润滑,且简单、方便、安全。本组研究显示,尽管3种测量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组间比较背温与肛温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腰温与肛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与背温相比,腰温更能代表肛温。

综上所述,暖箱内背温、腰温的测试均可以准确反映新生儿机体真实情况,腰温因其操作简单、方便、可行,更具有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刚出生时由于宫腔内外的温差使体表温度迅速下降,因此首次体温应测试肛温[7];另外对休克、低体温、末梢循环不良等危重症患儿也应测肛温。

[1]张晓静,洪黛玲,卢杰.新生儿背部肩胛间体温与腋温关系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594-596.

[2]蔡红,赵来珍.两种不同方法对新生儿体温测试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943.

[3]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6-147.

[4]金汉珍,黄德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2-173.

[5]于翠香,刘耐荣,黄锦丽.新生儿背温与腋温值的观察[J].护理研究,2002,16(2):69-70.

[6]王燕.暖箱中早产儿臀部皮肤温度测量的临床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06,5(5):4-5.

[7]Waldoe Nelson.尼尔逊儿科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634.

猜你喜欢

肛温体温新生儿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一例成年澳洲种用母羊驼空运途中严重受伤后的救治
缩短新生儿直肠温度测量时间的可行性研究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湿热环境下运动对人体肛温、心率和自我感受的影响*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