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水造墙在堤防加固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2010-04-28陈海波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0年12期
关键词:序孔槽孔成槽

陈海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10029)

王海鹏

(江苏南水土建工程公司 南京 210029)

盛东升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10029)

1 概述

鄱阳湖区乐丰联圩珠湖段,由于堤基有较大的渗透性,历年洪水期在堤后背水坡脚附近地面或较远的池塘、洼地等处,出现冒水冒砂的“泡泉”现象,即在汛期高水位时,砂性土在渗流力作用下被水流不断带走,形成管状渗流通道的现象。以往临时性的治理办法是在“泡泉”出口处盖重压渗,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往往此消彼长。1998年洪水期“泡泉”数量较以往更多,危害更严重。为彻底解决地基渗漏问题,设计上采用了射水法造混凝土墙对该堤段进行截渗处理。该工程于2001年11月开工,因施工期间有两次洪水淹没施工平台,致使两次停工,最后完工日期为2002年12月。

2 地质状况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地质剖面图,堤脚以下地层在竖向作如下分层:

a.粘土层。棕黄、褐黄等色,中等密实,厚度约0~10.3m,部分地段在粘土层上部覆盖有壤土层,下部和层中夹有厚度不超过1m的淤泥质粘土层或淤泥层。该层渗透性差,属弱透水层。

b.细砂层。棕黄色,厚度约0~7.4m,属强透水层。

c.中砂层、粗砂层和砂卵砾石层。在细砂层(或粘土层)和砂岩之间不规则分布有中砂层、粗砂层和砂卵砾石层,厚度约8.5~16.4m,属强透水层。其中卵石最大粒径达100mm,磨圆度较好。

d.第三系砂岩。紫红色,泥质结构,表层强风化,埋深约18.6~24.1m,属弱透水层。

3 设计简介

防渗加固范围分500m、900m、350m三个独立的施工段,共1750m,处理深度17~24.6m,防渗面积近4万m2。防渗墙中心线与大堤走向一致,靠近堤外脚。防渗墙槽孔均为垂直孔,孔斜率小于0.3%,防渗墙嵌入基岩的深度不小于1.0m。成墙厚度不小于22cm,抗压强度R28≥10MPa,墙体渗透系数K≤1×10-6cm/s,墙体允许渗透坡降J≥50。

4 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4.1 施工设备

采用CSF—30型薄璧防渗墙造墙机,主要由成槽机、水泵组、混凝土浇筑机三大部分组成,并且全部安置在铁轨上,其中成槽器长200mm、高1800mm、厚200mm。该机型适用地层为砂类土、粘性土、黄土、人工填土、粒径小于110mm的卵砾石层,以及强风化—中风化基岩层。

4.2 施工工艺流程

射水造墙施工工艺流程如下页图所示。

4.3 施工准备

a.清理现场。清表后平整施工平台,最窄不得小于5m,最短不得小于20m。因线路长且地面高低起伏不平,沿线改造成多个平台分段施工。

射水造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b.布置泥浆净化循环线路。采用循环沉淀净化方法,沿线设置数个循环线路,每个循环线路上设沉淀池、泥浆池和废渣池,泥浆池容积是槽孔容积的2~3倍,约20~30m3。为使泥浆中的杂物得到充分的沉淀,循环线路要长些,一般为15m左右,坡度小于1%,回水口设筛网。废渣池设在河滩低洼处,现场废浆利用从槽孔抽吸出来的砂卵石过滤或自然沉淀后,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河道。

c.开槽。在墙体中心线上每隔10m(弯道上5m)定出控制桩位,根据墙体厚度人工预开槽位。开槽既为了成槽定位,又为保持槽内水头,防止塌孔。

d.铺轨。铺轨是最重要的施工准备工作。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中心线布设,且使轨道上成槽机的成孔中心与防渗墙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大于3cm。轨道下的地基应平整、稳固,铺轨侧离墙体中心线2.5~3m范围内不能有坡度。轨道下枕木的铺设间距根据轨下地基的坚实程度在0.4~0.8m之间调整,铁轨间距根据成槽机轮距确定。轨道距墙体中心线的尺寸误差不得超过3cm。铁轨与铁轨、铁轨与枕木之间,用固定组件连接。

e.造墙机就位。造墙机就位后,利用造墙机的重量,在铺设好的轨道上先行往复行走进行预压,然后复检轨道并进行调整。

f.槽段划分。根据设计要求和以往类似地层施工经验,Ⅰ序孔孔长定为成槽器的长度,即200cm,Ⅱ序孔孔长定为206cm,则按200cm和206cm交替在轨道侧面上标注槽孔号。

4.4 造孔技术要求

造孔是射水造墙技术的关键,包括移机定位、射水造孔和清孔换浆等3道工序。造孔采用跳仓法,即先造Ⅰ序孔,再造Ⅱ序孔;造Ⅱ序孔时,必须在Ⅰ序混凝土槽板初凝后进行。两序孔的施工循环间隔,按混凝土初凝期和施工速度来控制,一般要求达到48~72h,该工程按造7~9个Ⅰ序孔后返回打Ⅱ序孔。

a.移机定位。按照事先在轨道上做好的孔位标记,移动成槽机就位,对中、调平、卡轨定位,校正机架与成槽器导管的垂直度,垂直度误差应小于1/300。

b.射水造孔。开动卷扬机、水泵、泥浆泵,启动成槽器上下运动,冲击切割地层成槽,根据不同地层,施工技术参数经验数值如下:ⓐ造孔用固璧泥浆比重为1.15~1.20g/cm3,漏斗粘度为 18~25s。进入砂卵石层后,应提高泥浆比重和粘度,一般比重为1.2~1.30g/cm3,粘度为25~28s;ⓑ孔内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2~1.5m,并不宜低于作业面以下30cm;ⓒ射水成槽泵压控制在0.3MPa左右,开槽施工时小些,而进入砂卵石层后则大些,在造Ⅱ序孔时要打开两侧喷嘴,泵压控制在0.5MPa左右。

造Ⅱ序孔时,除了要打开成槽器两侧喷嘴产生高压水流外,还要在成槽器两侧装上钢丝刷,以清除Ⅰ序槽板侧壁上的泥皮,以钢丝刷上不带泥屑为合格标准。为解决入基岩困难的问题,在成槽器的底刃上焊上钢齿,加快了入岩速度。

c.清孔换浆。入基岩1.0m后,利用反循环系统进行清孔排渣及换浆,采用槽底抽吸、槽顶补浆的方法,对槽底沉淀物和泥浆进行置换清除。清孔用泥浆比重为1.10~1.20g/cm3,粘度为18~20s,含砂量小于5%。清孔换浆结束后1h,应达到以下清孔标准:ⓐ孔低淤积厚度不大于10cm;ⓑ孔内泥浆比重不大于1.30g/cm3,粘度不大于30s,含砂量不大于10%。清孔中,应注意始终保护孔内水头,以防坍孔。

4.5 浇筑水下混凝土技术要求

a.墙体材料。防渗墙混凝土在泥浆中浇筑,配合比以流态混凝土设计,入孔坍落度18~22cm,扩散度34~44cm。混凝土初凝时间应不小于6h,终凝时间不宜大于24h。水泥用量380kg/m3,砂率40%,水灰比0.65。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骨料选用洁净的天然卵石和中粗砂,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b.混凝土拌和、运输及浇筑。混凝土拌和及运输能力不小于计划浇筑强度的1.5倍,以保证浇筑能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时间不宜超过40min。

防渗墙采用直升导管法排泥浆浇筑,导管连接采用抱箍式快速接头。导管布置在槽孔中部,开浇前,导管底口与槽孔底距离控制在0.15~0.25m范围内。

c.浇筑过程要求:ⓐ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m,不宜大于6m;ⓑ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上升速度不应小于2m/h,各处高差应控制在0.5m以内,每浇筑1m3测量一次槽孔内混凝土面深度,以便核对导管埋入深度;ⓒ应防止入管的混凝土将空气压入导管内。

4.6 接缝处理

防渗墙接缝采用平接技术,连接不好,可能出现“开叉”的质量缺陷。“开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Ⅱ序槽孔向垂直于防渗墙中心线方向倾斜,另一种是Ⅱ序槽孔垂直,但其中心线与预定防渗墙中心线形成交叉错位。保证墙体接缝质量的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a.控制槽孔孔斜率:ⓐ保证前后两条钢轨在同一平面上,钢轨下地基不能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成槽前用水平尺测量成槽机底盘,整体控制成槽机机架的垂直度,并调整成槽机导向钻杆的垂直度,使其符合要求;ⓒ开槽施工时,用小冲程、小泵量、慢进尺成槽,以保证开槽孔的孔斜率,开槽段深度约2~3m;ⓓ成槽过程中经常检查孔斜率,方法是稍许提起成槽器,使成槽器处于自由状态,测量钢丝绳和垂直标准线的偏差,超出允许偏差,应及时采取修正措施。

b.控制泥浆浓度。在造Ⅱ序孔时,泥浆浓度过大,会增加侧向喷嘴射流的阻力,降低清洗槽板侧面的能力,从而影响接缝的质量,因此,必须保持泥浆浓度在标准范围之内。

c.控制射流压力。造Ⅱ序孔时保证侧向喷嘴畅通,控制射流压力在标准范围内,低于标准,清洗能力不足,高于标准,则可能对松软砂层造成破坏,造成成槽器被埋或塌孔。

d.防止墙体错位。造孔时遇地质条件复杂、硬物,以及造Ⅱ序孔时遇到Ⅰ序孔扩孔等情况,会使成槽器在水平方向遇到较大的不均匀阻力,此时应放慢进尺,采用小冲程反复提拉成槽器修正孔壁。

5 质量检测

a.开挖检查。成墙28天后,沿墙体两侧进行开挖检查,每点开挖深度2.5m,开挖长度3m,包括一个槽板和两个槽板接缝。共布置检查坑17个,检查结果为:槽板接缝紧密,无错位夹泥现象;墙体表面平整,无蜂窝、空洞,偶有大块突起,墙体呈青灰色,铁锤敲击声清脆;墙体厚度均匀,一般在30cm左右。

b.钻芯取样。工程完工后,于2004年8月进行了质量检验,在三个施工段各钻一孔,对防渗墙墙体进行钻芯取样检查,在每孔的中部与底部取样,每孔取抗压样2组、抗渗样1组做室内试验。试验成果为:三个孔的墙体芯样呈灰色,芯样完整,呈圆柱状,无裂隙及充填物,其中一个芯样有少量气泡。芯样折算的28天龄期抗压强度变幅为15.2~19.8MPa,平均值为16.9MPa;渗透系数变幅为9.7×10-7~7.3×10-7cm/s,平均值为 8.6×10-7cm/s;渗透坡降变幅为250~275,平均值为260.6。芯样抗渗、抗压及渗透坡降等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6 结语

该工程经过了多年汛期的洪水考验,堤内侧没有出现渗漏、泡泉和管涌现象,原有险情消失,防渗效果良好。射水法造混凝土防渗墙,地层适用范围广、场地适应性好、工效高、施工质量可靠,是进行堤基防渗的一种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序孔槽孔成槽
安宁市江浸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基帷幕灌浆浅析
印制电路板钻孔过程中槽孔变形改善
印制电路板超短槽孔机械加工变形改善
日本清水建设开发地下连续墙实时施工管理系统
超深地下连续墙针对不同工艺的施工工效及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金属基电路板槽孔变形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机械钻孔中的短槽孔加工技术
坝基及消力池固结灌浆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地下连续墙在富水粉砂层中降水加固成槽施工技术
帷幕灌浆工程在太平水库坝基防渗处理的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