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芝麻色素的制备及其应用现状

2010-04-14李秋凤王金亭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年11期
关键词:黑芝麻黑色素色素

李秋凤,王金亭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生系,山东聊城252000)

黑芝麻色素的制备及其应用现状

李秋凤,王金亭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生系,山东聊城252000)

黑芝麻色素是从芝麻黑色种子中提取的黑色素,是一类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文章参考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该色素的提取工艺、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应用情况,对黑芝麻色素的综合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黑芝麻色素;制备;应用

Abstract:Black sesame pigment is extracted from the Sesamum indicum L.seeds and is a safety,not poisonous edible natural pigment.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in recent years,this tex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purification,chemical constitution,physic-chemical propert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lack sesame pigment.This information may lead to a reference value i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lack sesame pigment.

Key words:black sesame pigment;preparation;application

黑芝麻(Sesamum indicum L.),古称胡麻,是胡麻科脂麻的黑色种子。黑芝麻原产我国云贵高原,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省区,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黑芝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秋季成熟,扁卵圆形,长约3 mm,宽约2 mm,种皮薄、黑色,富含色素。黑芝麻色素安全无毒,具有特定的生物学活性,可广泛地用于医药、化妆品着色和食品加工。结合国内外有关黑芝麻色素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其制备新技术,分析了其化学结构、理化特性和应用价值,为其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1 黑芝麻色素的制备

制备黑芝麻色素的步骤是:黑芝麻→脱脂→浸泡提取→抽滤→真空浓缩→冷冻干燥→成品。当前常用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醇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1 醇提取法

水和乙醇均可作为色素提取介质,醇提取率较高。孙玲等[1]认为最佳提取条件是:酸性乙醇溶液为溶剂,提取温度 80 ℃、时间 3 h,物料比为 1∶50(g/mL)。武文洁等[2]认为提取剂的pH值对色素的提取有较大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色素提取率较低,中性条件下有所提高,碱性条件下提取率最高。经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60%乙醇-0.5%NaOH溶液作提取剂,提取温度80℃,时问3.5 h,提取2次,提取率可达10.2%。徐利萍等[3]研究认为最佳提取条件为:50%乙醇溶液、提取温度 65℃、时间 60 min、料液比l∶50(g/mL),提取时间大大降低。

1.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陈小全等[4]首次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提取黑芝麻色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工艺:以蒸馏水为浸提剂,料液比为 1∶20(g/mL),超声功率80 W、时间30 min、温度为50℃,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无污染的特点,而且不影响色素的性质。

2 黑芝麻色素的结构与性质

2.1 化学结构

黑芝麻色素属于天然黑色素系列,其组成与结构不同于动物来源色素,其结构至今尚不明确。现有的研究结果也有很大差异。孙玲等[1]研究表明黑芝麻色素的水溶液在紫外光270 nm处有特征吸收峰,在可见光区510 nm~530 nm处有吸收平台,红外光谱显示色素分子中有碳氧双键、四位取代苯环、芳香族联苯环和羟基存在,初步推断黑芝麻色素的主要成分可能为花青素类化合物。刘元法等[5]通过采用碱性体系提取和多步纯化获得黑芝麻色素检测样品,对其紫外可见吸收进行测定,发现了275 nm~280 nm处黑色素特有的吸收平台,通过对其FT-IR图谱分析,推测其结构中不含噻嗪环,黑芝麻色素是属于吲哚类色素,含有羧基和酚羟基。陆懋荪等[6-7]对黑芝麻黑色素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以及碱熔降解-气相色谱-质谱表征研究,认为黑芝麻黑色素属于儿茶酚型的生物大分子,其分子结构以芳环连接成共轭体系,在芳环上有羧基、酚羟基、氨基及脂肪烃基等取代基团。

2.2 理化性质

黑芝麻色素为水溶性色素,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甘油和稀碱溶液,不溶于乙醚、石油醚、正己烷、氯仿等有机溶剂[1,3]。

pH值对色素的色调影响不大,随着pH值的升高,色素溶液吸光值增加,颜色也更黑,酸性条件下(pH<6)呈浅黑色,碱性条件下(pH≥7)呈黑色[2,8]。

黑芝麻色素对光照和温度稳定性较好[4],自然光照射6 d、80℃水浴2 h,吸光度变化不大。试验表明[2]:室温光照16 h,吸光度只有微小变化;但高温下放置会使色素溶液吸光值下降,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吸光值下降越多;酸性条件下热稳定性较好,100℃水浴4 h,色素保存率为86.6%;中性、碱性条件下热稳定性差,100℃水浴4 h,色素溶液吸光值损失率分别为20.3%和25.4%。

黑芝麻黑色素对金属离子的稳定性与花色苷色素相似[9]。低浓度的 K+、Na+、Zn2+、Ca2+、Mg2+、Al3+、Fe3+、Fe2+离子对黑芝麻色素没有影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时,Fe3+、Fe2+、Sn2+、Cu2+离子(2×10-4mol/L)可使色素溶液产生沉淀,吸光度至衰减过半;K+、Zn2+、Mn2+、Ca2+、Mg2+、Al3+对色素有保色、增色作用,增色效果依次为Al3+>Zn2+>Mn2+>Mg2+>K+>Ca2+,推测可能是离子与色素分子的某个基团反应,使色素的结构更加稳定的结果[2,4]。

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2,8]。武文杰等[2]的研究表明:在色素溶液中分别加入H2O2、Na2SO3,至浓度分别为0.96%和0.6 mol/L,放置24 h后测定吸光度,色素损失率分别为4.5%和4%。不过陈小全等研究表明[4]:色素对H2O2和Na2SO3比较敏感,耐氧化性、耐还原性较差。

葡萄糖、蔗糖、氯化钠对色素的稳定性没有影响,试验表明[2,4]:在添加剂浓度葡萄糖高达60%、蔗糖50%、氯化钠60%时,室温静置3 d,目测溶液颜色没有改变,吸光度值变化不明显,表明色素的耐糖、耐盐性较好。

3 黑芝麻色素的应用

黑芝麻色素具有水溶性好、对光热稳定、耐糖耐盐、安全无毒,它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很高的利用价值。

3.1 用作天然抗氧化剂

龙盛京[10]用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黑芝麻色素抗氧化作用。黑米色素能够清除H2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黑芝麻色素对全血化学发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成量效关系,对细胞内体系或非细胞体系产生的活性氧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单良等研究表明[9]:黑芝麻色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DPPH·>·OH>O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黑芝麻色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可以用作食品中较好的自由基清除剂。黑芝麻色素可降低乙醇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MDA水平和升高肝脏SOD活性,具有保肝作用[11]。因此,黑芝麻色素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氧化能力,是非常有潜力的天然黑色素,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3.2 用作食品添加剂

文献表明[12]:黑芝麻色素 LD50>10000 mg/kg,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突变性,卫生检测 As≤2 mg/kg,Pb≤5 mg/kg,符合食用色素卫生标准。目前[13],我国开发的黑芝麻色素已进入产业化阶段,主要有膏状和粉状两种产品。作为天然食用色素之一,在食品工业中,黑芝麻色素已广泛用于黑色食品的着色和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的开发。如黑色糕点(0.05%~0.1%)、饼干(0.05%)、方便面(0.05%~0.06%),还可用作乌鸡精(0.03%)、乌鸡口服液(0.02%~0.04%)。我国黑芝麻色素开发性研究相对滞后,尚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名单。

3.3 用作日化产品原料[14]

由于黑芝麻色素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在日化工业上也得到很好的应用,以膏状黑芝麻色素为基料配制出一种梳理剂(含8%~10%黑色素)除了具有常规梳理效果外,更使头发亮丽、滑润,具有一定的护发、染发效果。另外,黑芝麻色素还可生产高档眉笔、口红、黑芝麻香皂等。

4 结论

黑色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内,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不同来源的黑色素有一定的特异性,对黑色素的开发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我国黑芝麻资源丰富,黑芝麻色素提取工艺简单,黑芝麻色素作为天然食用色素之一,将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行业。虽然国、内外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有关其分子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药理作用的研究很少,还需要大量数据,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1]孙玲,张名位,池建伟,等.黑芝麻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1998,13(4):53-58

[2]武文洁,姚培正,王万森,等.黑芝麻色素提取与性质研究[J].山西食品工业,2002(2):36-37

[3]徐利萍,王兴国,金青哲,等.黑芝麻中黑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6,31(4):56-58

[4]陈小全,仇玉芹,黄田,等.超声波作用下提取黑芝麻色素及稳定性试验[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6):114-117

[5]刘元法,徐丽萍,王兴国.黑芝麻色素的光谱吸收特点及其FT-IR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06,21(3):304-306

[6]陆懋荪,尹佩玉,容蓉,等.黑芝麻黑色素的化学结构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11):91-94

[7]尹佩玉,陆懋荪,孔庆山,等.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黑芝麻中黑色素的结构类型[J].色谱,2001,19(3):268-269

[8]任顺成,王国良,王鹏,等.十种天然黑色素稳定性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9,24(6):137-142

[9]单良,徐利萍,金青哲,等.黑芝麻黑色素的稳定性及自由基清除活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527-11531

[10]龙盛京,农冠荣,马文力.黑芝麻色素和多糖对全血化学发光和活性氧的抑制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1999,20(2):7-9

[11]刘晓芳,徐利,刘娜,等.黑芝麻和黑豆色素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5):68-70

[12]尹佩玉,陆懋兹.黑芝麻色素理化性质研究[J].食品科学,1994(2):15-17

[13]石平旺.黑芝麻色素之应用[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5):58

[14]赵肃清,孙远明,蔡燕飞,等.天然黑色素的研究进展[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1,17(3):54-56

Research o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urple Black Sesame Pigment

LI Qiu-feng,WANG Jin-ting
(Dongchang College,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00,Shandong,China)

2010-06-24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科研基金资助(NO:DCLG 2008001)

李秋凤(1967—),女(汉),实验师,本科,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实验与教学。

猜你喜欢

黑芝麻黑色素色素
色素热舞
“听话”的色素
《黑芝麻香》创作感言
黑芝麻香
啊,头发变白了!
Q7.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
为什么人有不同的肤色?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产胞外黑色素菌株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天然色素及红色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