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活血法辅治咳喘举隅

2010-04-13朱国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证属桃仁咳喘

朱国营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台镇卫生院,山东 淄博 255420)

笔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咳喘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 清热肃肺,活血化瘀

张某,男,60岁。有支气管扩张史 20余年,近 2年来反复发作。近日来,病情复发加重,咳喘频频,痰吐黄稠,痰中挟血,胸闷短气,动则加重,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T38°C,P26次 /min,R98次 /min,桶状胸,两肺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E C G显示肺型 P波。西医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咯血,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断为咳喘。证属邪热蕴肺,痰瘀迫伤肺络。治以清热肃肺,活血化痰。药用桑白皮 12g,黄芩 10g,杏仁、薏苡仁各 12g,全瓜蒌15g,川贝母 10g,海浮石 15g,鱼腥草 20g,桃仁 10g,茜草炭12g,竹茹 10g。每日 1剂,水煎早晚分服。服 3剂后咳嗽气急咯痰均有明显改善,原方加丹参 20g,再服 5剂后发热退,咳喘平,继以养阴清肺剂调治,缓解出院。

2 宣肺散寒,活血化痰

王某,男,12岁。有咳喘史 5年,此次因淋雨受寒后高热寒战,无汗,喉中哮吼有声,气促不能平卧,唇色紫暗而白,四肢欠温,舌体偏胖,脉浮紧。两肺满布哮鸣音,胸透示两肺纹理增粗增浓。西医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为咳喘。证属风寒犯肺,痰瘀内阻。治以宣肺散寒,活血化痰。方用小青龙汤加减。药用桂枝 5g,炙麻黄3g,杏仁 12g,炙甘草 3g,当归 10g,制半夏 10g,甜葶苈 10g,细辛 3g,桃仁 10g。每日 1剂,水煎早晚分服。服 3剂后,咳喘渐平,舌质转红。原方去桂枝、细辛,加炙紫菀 10g、款冬花 10g,再服7剂后诸症悉减。

3 回阳救逆,活血化饮

周某,男,60岁。素患咳喘,多次因外感而致咳喘发作,每服氨茶碱、强的松等稍能缓解。此次因受凉后咳喘又发,短气喘急,息微,汗出如珠,面苍唇绀,四肢厥冷,舌质淡红,边有紫色,脉细欲绝。颈静脉怒张,杵状指,肺底部可闻及湿性啰音,双下肢浮肿。E C G示肺型 p波,右室肥大。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中医诊断为喘促。证属痰饮挟瘀内阻,元气无根,真阳欲绝。治以回阳救逆,纳气归肾,活血化饮。药用人参 10g(另煎冲服),制附子 10g,麦冬 10g,五味子 10g,丹参 15g,车前子 15g,蛤蚧尾 1对(研末冲服)。每日 1剂,水煎早晚分服。服 2剂后见汗收气平,肢体转温,脉亦应指。

4 疏肝解郁,活血化痰

陆某,女,18岁。近 2年来咳喘反复发作,咳嗽频频,动则气急,喉中痰鸣,情怀不畅,胸闷脘胀,咳甚则胸胁胀痛,月经后期,两乳胀痛,大便秘结,舌质偏胖苔薄,脉细弦。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性啰音,胸透示两肺纹理增粗。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医诊断为咳喘,证属肝肺气郁,痰瘀内阻。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痰肃肺。药用乌药 6g,法半夏 6g,厚朴 6g,苏子 10g,苏梗 10g,沉香 3g(后下 ),郁金 10g,杏仁 12g,当归 12g,丹参 15g,桃仁 10g,大黄 6g(后下)。每日 1剂,水煎早晚分服。服 3剂后咳喘渐平,胸胁转舒,原方再服 3剂痊愈。

5 补肾纳气,活血化痰

张某,男,70岁。反复咳喘 20余年,加重 10天,咳嗽频作,胸闷气急,动则加重,畏寒背冷,夜尿频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白滑,脉沉细。肺部听诊呼吸音明显减低,背部可闻及湿性啰音,E C G示低电压。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阻塞性肺气肿。中医诊断为咳喘。证属肾不纳气,痰瘀恋肺。治以补肾纳气,活血化痰。药用鹿角霜 10g,补骨脂 10g,淫羊藿 15g,甜葶苈 10g,制半夏 10g,炒白术 10g,陈皮 6g,紫石英 20g(先煎),杏仁10g,当归 15g。每日 1剂,水煎早晚分服。服 3剂后咳喘渐减,畏寒减轻。续服 10剂后以金匮肾气丸合人参蛤蚧精调理其后。

6 体 会

《丹溪心法◦咳嗽》曰:“肺胀而咳,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 。”唐容川在《血证论 》中指出 “瘀血乘肺,咳逆喘促 ”,认为肺失宣肃、痰瘀内阻是咳喘的基本病机。

咳喘由于病情反复,长期处于不同程度的慢性缺氧状态,临床上可见口唇及指甲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点,或面色黧黑,颈静脉怒张,脉结代或促。系咳喘日久,气病及血,由肺及心所致。

肺失宣达、气机壅塞,势必导致血脉凝滞不通,痰瘀往往相互为患。治疗如只用祛痰之药,痰涎难以推动,应根据寒热虚实选用相应的活血化痰之品。

活血化瘀药常用桃仁、丹参、大黄、当归。除活血化瘀外,桃仁尚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当归养血润燥,又治“咳逆上气”。大黄清热解毒,通腑降浊,可使肺热下行,缓解气逆。丹参“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达脏腑而化瘀滞”。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有加快微循环,使凝聚的红细胞解聚,从而改善微循环障碍,并能抑制纤维蛋白原的渗出和凝固,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活力,有抗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因此,治疗咳喘配用活血化瘀药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证属桃仁咳喘
桃仁和酒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巧调饮食对抗关节炎
穴位贴敷可治小儿肺热咳喘
止咳平喘的桃仁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38例
红枣治疗咳喘之古法今用
《中医研究》杂志论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