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

2010-04-10雷红霞

湖北社会科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主客客体理性

雷红霞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

雷红霞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自然是人存在的根基。西方哲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经历了古代的主客统一到近代的主客分立,再到现代的主客统一的必然历程。主客分立带来了征服自然、人定胜天思想的错误,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我国目前保护环境的严峻性,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

人;自然;主客分立;主客统一;环境问题

保护自然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严峻性尤为突出。尽管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环保的方针、政策、法规、措施,从各方面以及从法治的强制性上来保护环境,但环境违法案件时有发生,环保形势十分严峻。笔者认为环境保护除了外在法治的制度保障之外,还必需使人们从内在思想上解决认识问题,克服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认清人与自然两者的真实关系,清除造成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即克服主客、天人二元分立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一、自然是人存在的根基,人须按自然规律行动

一部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发展史。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的永恒问题,是人类的不朽课题。西方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自然是唯一永恒的存在实体,它是“绝对无限”的、“自因”的,自己是自身存在的原因,不依赖他物而独立存在,并通过自身而达到自我认识。相反,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个样式,斯宾诺莎将“样式理解为实体的特殊状态,亦即在别的事物内并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1](p415)也就是说,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只是自然界实体的特殊表现、特殊状态,而我们人则是自然界诸多样式中的一个特殊样式,是相对有限的,依赖自然界而存在,人只有通过自然界才能够得到认识与理解。只有认识自然的永恒秩序和固定法则,也就是说达到“认识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1](p406)才能获得自由。在斯宾诺莎看来,自然与人这两者的关系,理当是实体与样式、本质与现象、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永恒与短暂、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永远是前者支配后者、决定后者,后者离开了前者,就既无法存在,也无法得到认识与理解,更无法去侈谈人的幸福与自由。斯宾诺莎在人与自然两者关系上所持有的观点,尽管在形式上是泛神论自然观,自然界实体就是上帝,“上帝就是自然”,内容上也有过分强调自然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弊端,但是黑格尔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指出这种观点抛弃了笛卡尔哲学中的二元论,说出了一种深刻的统一性,将人与天、心灵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并把它称为是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的流风余韵,[2](p95)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斯宾诺莎的观点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自然、解释自然,以合理的观念去开发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提供了某种有益的借鉴。

斯宾诺莎这一观点的实质是告诫人们:其一,自然是人类存在的本原、根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之子,由自然孕育、哺育才得以产生,依赖、服从自然才能够存在和发展,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理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多些敬畏之心,维护好人类生存的根基。其二,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只能服从自然、认识自然,正如培根所说: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1](p345)但是,作自然的仆人服从自然,并不是消极地服从,服从自然是为了承认自然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本原先在性,承认了自然及其规律的实在性、先在性,才能够服从自然,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其三,认识了自然及其客观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开发自然,优化开发自然的方式和手段。人类必须按照自然律而行动,遵循自然律而展开一切活动,否则,违反了自然律,破坏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人类将无法存在。总而言之,人只能服从、依赖、认识自然,无法征服、战胜自然,那种所谓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思想,是颠倒人与自然的关系,违反了自然规律,将人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必然导致对自然的恣意开发,引起环境破坏,生态危机。因此,克服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辩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无论从历史发展还是从现实状况来看,对于我们今天保护好自然,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西方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与思维方式的转变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大致经历了古代的统一到近代的分立,再到现当代统一的历史进程。

当希腊哲人从天人物我浑然一体的神话思维方式中挣脱出来,清醒面对自然客体、探寻本原之时,就有了一种朴素模糊的科学的主客分立意识,但并无自觉的主体意识,将主体也当做客体,主客不分。应该说,阿那克萨哥拉的“奴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提出“主体”概念的最初尝试,开始将主体精神与客体物质区分开来,但并不是有意识的自觉的主体意识,希腊哲人只是朴素地相信人能够认识自然,主体能够认识客体,并不追问主体认识何以可能、认识的起源、方式、界限等问题。当然,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的哲学已表明具有主客分立意识,但大多数希腊哲人却是朴素地从主客统一出发来探寻自然本体。柏拉图的两个世界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演变为天国与尘世、神与人的对立,主体的人深受最高本体神的压迫,至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才标志着人的觉醒,为主体性哲学奠定了基础。

笛卡尔开创的近代哲学克服了希腊哲人主客不分的朴素意识,他有意识地将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自觉地确立主体自我的真实存在,并从主体的“我思”出发,推论出“上帝”、“物质”两客体,构建全部形而上体系,[3](p148-150)在此笛卡尔开了近代主客二分科学思维方式的先河。(培根、笛卡尔各属经验论、唯理论的创始人,两人虽都以科学方法反对经院哲学,但培根具有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特征,缺乏笛卡尔的那种主体自我意识。因此,首开近代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先河的,当属笛卡尔。)其后的斯宾诺莎、洛克等近代哲人,无不是以主客分立为前提,来考察主体人如何认识客体自然及主体认识的起源、途径、方式、限度等问题,于是有了近代认识论转向之说。这种对认识论、方法论的研究,为近代科学发展提供认识基础与方法指导,促进科学的迅猛发展,它突出体现了近代求知的科学精神,反对中世纪盲目的宗教信仰。但经验派哲学到休谟那里却走向了怀疑论,否认对普遍必然性知识的获取,理性派哲学到莱布尼兹—沃尔弗那里,完全陷入了理性的独断论。为避免否认必然知识的怀疑论与背离科学精神的独断论,康德开始了批判哲学,他以物自体与自我的主客二分为认识前提,以主体自我的先天综合能力统一经验材料,获得知识,进而划分了可知的现象界与不可知的本体界,科学地区分认识领域与道德实践领域。其结果是康德既未克服独断论,无批判地独断地预设主体自我的先天综合能力,也未克服怀疑论,认为物自体不可知,还陷入了主客绝对分立的二元论。至此,近代哲学已发生危机,陷入困境。之后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曾力图以绝对自我、绝对精神来统一主客体,但那只是无限夸大的主体自我,高扬客观化、逻辑化的人类理性精神,并不是人与客观自然界的真正统一,而且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就是近代形而上最专制的独断论。看来以主客分立的科学思维方式为前提的近代哲学,最后走向了背离科学精神的独断论与虚假的主客统一。而且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近代哲学是思维规定存在、宰治存在的主体形而上学,是一种控制论式的思维方式,其实践后果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急剧恶化,是技术时代的全面危机。

而现当代哲学家由于认识到近代主客分立的矛盾和缺陷,亲眼目睹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也就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从近代主客分立的科学思维方式转向主客统一的人文思维方式。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方法直接破除了近代主客、心物的二元分立,由意识的意向性直接达到事物本身,意向性强调意识活动必指向其对象,而否定意识的独立存在。现象学方法通过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继承发展,成为现当代哲学研究中所共同具有的思维方式,它超越了近代以主客、心物等对立为特征的科学思维方式,突破了单一片面的认知理性、工具理性,以丰富多样的人类理性——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交往理性等为基础,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关系。(如哈贝马斯在现代哲学面临非理性主义思潮冲击和理性自身内部分裂的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试图通过交往理性统一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审美理性,统一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4](p48)于是实现了由近代主客分立的科学思维方式向现当代主客统一的人文思维方式的转型。由此不难看出,在西方,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由古代朴素的主客统一到近代科学的主客分立,再到现代人文的主客统一,是内在逻辑的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必然。

三、克服主客分立的思维方式,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毋庸置疑,主客分立的西方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对于人类摆脱愚昧、贫穷与落后,发展科学与生产力,指导人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主张人类主宰和统治自然,成为了造成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而主客统一的现代人文思维方式,则为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合理的方法指导。对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我国,由于受西方主客分立的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些年的乱砍滥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各种曾消失了的疾病又死灰复燃。虽然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环保的政策、法规、措施,但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根据不久前发布的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在淡水环境方面,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7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浙闽区河流水质为轻度污染,西北诸河水质为优,西南诸河水质良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4个,占14.3%;Ⅲ类的2个,占7.1%;Ⅳ类的6个,占21.4%;Ⅴ类的5个,占17.9%;劣Ⅴ类的11个,占39.3%。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库)中,重度富营养的1个,占3.8%;中度富营养的5个,占19.2%;轻度富营养的6个,占23.0%。在海洋环境方面,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2008年,近岸海域监测面积共281,012平方千米,其中一、二类海水面积212,270平方千米,三类为31,077平方千米,四类、劣四类为37,665平方千米。按照监测点位计算,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一、二类海水比例为70.4%,比上年上升7.6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11.3%,与上年持平;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占18.3%,下降7.1个百分点。在大气环境方面,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仍较重。总之,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7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5]尤其是在农村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面对如此严峻的自然环境状况,最紧迫的或者说关键的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改变传统的错误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其实所谓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观点,正是受到近代西方天人、主客相分思想的影响,正是主客分立思维方式的体现,把自然作为与主体人对立的客体对象来加以改造、征服,其后果是不顾自然的客观规律,只凭人的主观愿望,恣意的开发、错误的征服,导致自然对人类的反抗与报复,最终必然是人类自身的毁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无论是西方历史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还是我国目前现实的自然环境状况,都使我们必须克服西方天人相分、主客分立的思想,也就是清除造成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树立天人合一、主客统一的思想,本来后一思想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是古老文化的精华、人文精神的体现,与前一思想直接对立,而这两种思想的区别也正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特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西方现当代哲学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是吸取了我国传统思想的结果,如海德格尔等哲学家十分关注和研究我国传统哲学。因此,弘扬我国古老的文化传统,树立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反对天人对立的宇宙观,反对以科技理性、工具理性片面地改造、征服自然,提倡正确地认识、服从、适应自然(如斯宾诺莎所说),树立合理地开发、改造自然的思想,对于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切实地解决环境问题,使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少走弯路,顺利建成现代化的国家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4]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新华社北京2009年6月3日电.

B022.2

A

1003-8477(2010)03-0111-03

雷红霞(1953—),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高思新

猜你喜欢

主客客体理性
《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经验与存在
器乐考级的历史演进及主客认同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理性的回归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