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格派的思想根源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①

2010-04-07王美艳

关键词:蒙德里安艺术设计

王美艳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风格派的思想根源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①

王美艳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风格派运动的思想,根源于荷兰理想主义哲学和随后期立体派绘画结构概念而来的抽象式神秘宇宙观以及舒恩梅克“造型数学”理论。这一现代艺术流派之所以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巨大影响,一是其创作理念符合现代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二是其创作元素具有世界性、普遍性;三是风格派将艺术和设计从传统、装饰及个性崇拜的约束下解放出来;四是风格派创作理念直接影响了包豪斯,通过包豪斯影响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

风格派;蒙德里安;平面设计

风格派作为一种派别持续时间是 1916年到1931年,但是作为一种创作风格一直延续到现在。蒙德里安及其伙伴们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有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风格》杂志。这份有影响的评论杂志自 1917年 6月 16日创刊以来,为风格派的作品汇集和思想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风格派的名称亦源自于杂志名称。风格派在其宣言中确立艺术和设计创作的明确目的,强调艺术家、设计师的合作,同时也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以及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平衡。

风格派运动在思想上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荷兰理想主义哲学,这种哲学具有严肃、清晰、逻辑的知性传统。杜斯博格就曾将他自己的理想主义解释为自宗教改革以来,多方影响荷兰文化的荷兰新教理想主义的结果。在荷兰理想主义影响下,人们呼唤一种高度民主化和社会工程的设计,这种理想主义的设计探索,使许多设计家致力于一种非个人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批量生产的,代表工业社会特征的新设计。在这些新的艺术和设计观念中,还加上了社会主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在风格派艺术家之间形成了一种几近宗教的狂热。他们如政治团体般写下共同宣言,出书,集会,发表言论,并且在理论上激发起理想性的解释。在荷兰的理想哲学基础上,蒙德里安带着属于他风格派的严肃、清晰和逻辑的知性体系,在非具象领域里进行艰难地探索,并满怀激情地把几何体发挥到极至:均衡、离心、散焦、纯粹、统一、对立、净化、精确、缜密、思索、中性、非叙述性、普遍性……蒙德里安的艺术语言,简约且概括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其形式格外柔和,并暗含着智慧的思考。黑色的长条网络交汇各种情感寄托,成为骨架的理性之柱。他认为形式产生关系,而关系又产生出形式。这样理性、简洁、逻辑、笔直的线条和鲜明色彩就占据了风格派画面的中心。

2.蒙德里安和列克的抽象式神秘宇宙观。在蒙德里安组建风格派之前,与立体主义艺术关系密切。蒙德里安希望在立体主义基础上继续往前走,制造完全的抽象,看看纯粹抽象究竟会给绘画带来什么。1914年他开始对立体主义的追求产生不满:“一步一步地,我见到,立体派没有从它自己的发现里引申出逻辑的结论。它没有把抽象发展到它的最后目的,到‘纯粹实在’的表达。我感到,这‘纯粹实在’只能通过纯粹造型来达到,而这纯粹造型又本质上不应受到主观感情和表象的制约。”[1]可以说,蒙德里安的创作是立体派富有逻辑的继续,在立体主义基础上衍生绘画上新的造型,所以《风格》杂志把蒙德里安尊为新造型主义之父。

3.舒恩梅克的影响。舒恩梅克提出了一种新柏拉图体系的哲学思想,称作“实证神秘主义”或“积极神秘主义”或“造型数学”。他认为创世主创造世界时,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循着有条不紊的思想,有非常严格的秩序和理性、数的和谐、恰当的比例,造物主的神秘理念,我们可以从现实各种现象中找到实证。所以大自然虽然变化万千,但实际上有着绝对的规律性,包括造型的规律性。那么推演到艺术创作中,一个重要的法则就是把纷纭的现实还原为基本的秩序,以便彰显现实的隐秘内在结构。舒恩梅克从宇宙观出发,认为色彩也有重要的精神象征意义:黄色象征阳光的光线运动;蓝色是黄色的对比,象征着天空的无限延展;而红色则是黄色与蓝色之间的连结,是生命的颜色。舒恩梅克提出一个著名的基本观点“直接交叉”——水平线和垂直线的直接交叉,这对于风格派艺术主要形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水平线和垂线象征着或者说可以代表自然中相互对立的一对对要素,如积极与消极、男性与女性、空间与时间、黑暗与光明等等。为什么这两种线具有如此代表性?因为这两种线与宇宙的神秘力量相通:垂线与太阳的照射有联系,水平线则与地球绕太阳的不变运行相关联。舒恩梅克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线条和色彩的精神象征内涵对于蒙德里安的创作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启示:抽象艺术语言与纯粹精神挂上了钩,精神通过纯粹造型元素而得到最佳的表达。在舒恩梅克影响下,蒙德里安的创作理论“新造型主义”逐渐成熟。在他看来,艺术所要表达的东西,应是那存在于我们所有人心灵深处的宇宙之力。因为新造型主义使艺术超越个人,在艺术中消除自我,所以新造型主义比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优越。在理论上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的“法则”为:空间为白,艺术设计则相对的由三原色所构成,因为所有色彩根源于红、黄、蓝三原色;设计是还原后的构成,构成是由个体还原后的元素来组合,构成就是设计;在视觉方面追求“均衡”或不对称的平衡,而这种不对称的平衡是可以计算的,适当的比例可以达到平衡的效果;禁忌“对称”;艺术家应该用数学般精确的结构去对抗印象主义和所有的“巴洛克”艺术形式;一切构造的基础在于水平与垂直的骨架;不使用具有再现要素的形象,专门用正方形和矩形……所有这些法则的目的在于追求精确、开放、比例、真实的美,并达到以综合代替分析,以理论的构成代替抒情的构成,以机械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以团队生产代替个人英雄主义的目标。

风格派之所以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重大影响,原因有以下四点:

1.风格派创作理念符合现代生产和生活的要求。20世纪初欧洲的艺术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在对科学原则与美的融合中,各自发展了自己的方式。荷兰的风格派主张严谨、抽象的艺术,并与工业批量生产结合起来,强调新的文化应在普适性与个性之间取得平衡,直接影响了现代平面设计的风格。

新材料出现了,技术和工艺改变了,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变化了,人们的美学观点和爱好也跟着转变了,建筑、家具、服饰、交通工具、纺织品、日用器具和印刷品等等各种器物都要改变它们的造型。因此,风格派在造型和构图的视觉效果方面进行的试验和探索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因为对于形式和空间作试验研究也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提出来的必然要求。所以风格派等现代西方其他许多艺术流派在这些方面所作的试验和探索对现代设计具有启发意义,特别是蒙德里安的构成在平面设计上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这些启发意义表现在思维、方法、形式等各个方面。

早在 20世纪初,荷兰风格派美术设计就提出实用美术应吸收纯艺术的精神,通过建筑、图形、产品设计将艺术渗入社会,不是将艺术降低到日常用品的水平,而是把日常用品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如杜斯博格说:“机械的新的可能性已经创造出我们时代的一种美学观,即我曾经称为的“机械美学”。造型看起来像机械 (如未来主义画家乐加的抽象作品)和看起来是由机器所制造的物品即毫无装饰的几何实体如球形、立方形、圆筒形等被产生出来,即使它们与机械化生产的效率并无必要的联系。”[2]机器美学观不仅表现在风格派中,而且表现在其他许多艺术流派中,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等等,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主导性美学观。风格派艺术和设计语言的特点,就是强调艺术自身的形式美感,强调艺术和设计语言的“现代性”和“工业时代性”,主张设计艺术就在结构本身,反对复古,提倡时代即文化,要求通过形式把设计家自身的思想、理念表述出来。因此这种设计形式自然看重效益性,契合了现代社会形式追求“少就是多”、“净化”、反对繁杂的审美要求。

2.风格派的创作元素具有世界性、普遍性。风格派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舞台大放异彩,不同组合的格子和条纹在撞击中推敲新造型主义的尺度:新鲜的色调感觉、几何状的图案、非对称图案的设计,如万花筒般变幻莫测。他们认为当以真为判断标准时,直线是最有魅力的。因为线简化了自身,最终必将是完全笔直的,而三原色也是最直接最动人的色彩,这些创作元素具有世界性、普遍性。

风格派一个共同的主张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他们主张艺术应脱离于自然而取得独立,艺术家只有用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表现宇宙根本的和谐法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对和谐的追求与表现是风格派艺术设计师们的共同目标。他们提倡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设计语汇,从而使设计因其内在的通识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

虽然蒙德里安的直线格栅的几何风格与康定斯基的动态直觉造型截然不同,但是两个艺术家都献身于抽象理念,分享着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抽象能够传达哲学的意念。就像康定斯基把他的抽象看作传达精神、感觉的手段,蒙德里安把非对称的格子构成作为对抗力量平衡的隐喻:男性和女性、个体和社会,诸如此类。这些观念对蒙德里安的作品如此重要,以至于他曾想象自己的构成论将是平面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的基础,他的预见通过后来里特维尔德和其他建筑家实现了。作为 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家之一,蒙德里安的抽象和简化理论不仅影响了绘画的发展进程,对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都有深远的影响。

艺术家们自己认为,风格派艺术能够改变社会的本质,创造一种新的人类环境。画面没有揭示任何冲动或者直觉的东西,所有东西看起来都事先在艺术家头脑中计划好了,意图让作品看起来是非个人的,普遍的、机械化的。他们响应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号召,希望通过摒弃个性,拥抱集体意志,建立一个新社会。其纯净的创作元素是既无复杂性、又无特殊性的普遍抽象形式,它们是“中立的”,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式去理解它、表现它、欣赏它,它没有任何阻挡理解和欣赏的障碍,它欢迎、容纳一切人一切民族。

虽然如此,在风格派平面设计实践中,并没有奉蒙德里安的直线和原色为不可反抗定律,杜斯博格发展出斜线构图,多梅拉和万东格洛利用曲线创造意境,胡札在设计中加入概括化的具象,阿尔普在作品中发展出有机形……但是无论如何发展,无论艺术家们如何表现自己的特色,他们之间的创作依然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例如喜爱白色纯净背景、红黄蓝三原色、黑白灰三非色、简洁抽象的形状、精确的比例、色彩和形态的和谐、理性和秩序、概括均衡的构图、纯粹的造型等等,所有这些,形成风格派平面设计毫不拖泥带水的利落风格。

3.风格派将艺术和设计从传统、装饰及个性崇拜的约束下解放。风格派从传统、装饰及个性崇拜的约束下解放了艺术。蒙德里安认为“把生活环境抽象化,这对人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真实”。他们对平面设计经常采用几何形体以及红、黄、蓝三原色,间或以黑、灰、白等色彩相配置。在色彩及造型方面都具有极为鲜明的特征与个性。以几何方块为基础,以强烈的色彩对块体进行强调,将“结构”二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平面空间的形态、位置、构图、序列、分隔、衔接、过渡、联系、对比、统一等问题成为创作时考虑的核心问题。所谓的传统、历史、叙事性内容、装饰、个性统统被排除到画面之外。

就连曲线,也被蒙德里安画面完全排除了,他只利用平行线与垂直线的组合来表现一种抽象的旋律,并常以黑线勾成正方形或长方形框子,再填红、黄、蓝、白等颜色,给人以单纯强烈的感受,他希望在他的画里表现一个和谐、平静、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世界。其创作从构图、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做到和谐恰当,动静相宜,虚实相济,还考虑尺度与比例,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图案与色彩等种种问题,然后努力营造一种意境。在这些作品中,所有具象的任何踪迹都被删除了,只剩下纯净的、绝对的元素。从明亮色彩探索的开始,他就展现出试图超越自然的愿望。他坚持认为艺术不应关注于描摹真实客体,仅仅应该表达现实之下的宇宙绝对实在。他反对所有感性的特质,如微妙的色彩、过渡、肌理、表象,把他的调色盘减少到只有扁平的原色。他相信帆布——平展的表面——应该仅仅囊括平面元素,所以要删除所有曲线,只用直线和直角,少量的黑线、精确的比例、完美平衡的色块,创造一种纪念碑似的永恒效果。排除历史、装饰、个性等各种因素后,风格派就以所谓的真正艺术因素——平面——作为出发点来构思平面设计。对他们来说,创作即意味着脱胎于平面形象的描绘。平面有其固有的价值,是一种能把思想理解为色彩和线条的抽象价值的因素。这时,空间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概念,即“精神空间”,完全是由色彩和形状——具有平面价值的精神等价物——所产生的。风格派综合地考虑结构中的每一个因素:线条、色彩、块面、构图,并且认识到艺术的这些因素的综合是在艺术家想象力的熔炉中组合而成的,他们所充分重视的不仅是题材的纯净,还有空间和适当的比例,并认为所有这一切,在平面设计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把抽象主义理论发展到极端的蒙德里安,他和杜斯博格等人创立的“风格派”所追求的东西,在平面设计、建筑或工艺美术上具有更大的价值,对平面装饰或工艺美术有着很大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们在纯艺术领域的影响。受风格派艺术观念的影响,许多平面设计师,基于抽象构成语言的还原主义途径、几何关系的分析与并置,通过吸收新造型主义者的空间构成方式并以极丰富的图像语言迈向了纯净的现代平面设计。他们致力于从事最新观念的设计,他们强调一种单一的现代运动的设计方法,即利用现代材料和工业生产技术,以原色红、蓝、黄和圆形、方形为基础形成纯几何形式,发掘材料的自然肌理,讲究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以动态平衡为依据的、非传统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

4.风格派创作理念直接影响了包豪斯,通过包豪斯影响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包豪斯是在风格派与构成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理性的、科学的、纯粹几何形态的、无装饰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继而通过其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和影响,成为世界化的设计语言,现代平面设计也在此基础上诞生。现代平面设计信奉科学理性的工业化机器美学,视装饰为邪恶的累赘,他们渴望在机械文明之上,建立一种新生活方式所需的基本秩序,主张将虚构的纹样和真实的客体统统扫地出门,创造前所未有的绝对简洁样式。这种平面设计样式很快在欧美流行开来,特别是二次大战后,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占据了世界平面设计的重要席位。

综上所言,工业化社会里,平面设计物象的简化有着其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性。而理性的秩序化的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是现代设计成熟的表现。该类设计的表现力来自形式和色彩的结构美,来自几何形态组合的空间美,来自现代材料的质感和肌理美,营造纯净、简明与理性秩序成为现代设计的美学宗旨。美感蕴含在结构构成中,此全新观念迥异于之前的设计思想,抛弃了对繁冗纷纭历史风格的模仿和几种风格拼凑的作法。

[1]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 [M].宗白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154.

[2]蔡 军,梁 梅.工业设计史[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4.

[3]雷蒙·柯尼亚.现代绘画词典[M].徐庆平,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55.

[4]尼古斯·斯坦戈斯.现代艺术观念[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43.

[5]H.L.C.Jaffé.De Stijl,1917– 1931:TheDutch Contribution toModern Art[M].Amsterdam:Amsterdam Press, 1956:26.

[6]Theo van Doesburg.Towards a plastic architecture[J]. Rotterdam:De Stijl,1924(XII):6-7.

责任编辑:卫 华

On the Ideological Root of De Stijl and Its Influence on M odern Graphic Design

WANGMeiyan

(School of PackagingDesign and Art,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unan Zhuzhou,412008)

The ideological root ofDe Stijl is Holland’s idealistic philosophy,abstract concept of mysteriousworld from late cubism painting structure,andMathieu H J Schoenomaekers PlasticMathematics.There are four reasons forDe Stijl’s influence on modern graphic design:its design concept accordswith the demand of modern life and production;its basic elements are universal and cos mepolitical;its emancipation from traditional decoration and adoration of individuality;its idea influencing the educating and design worldwide byBauhaus.

De Stijl;the ideological root;graphic design

J022

A

1674-117X(2010)04-0119-04

2010-03-11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西方现代派绘画对平面设计的影响(07B016)

王美艳(1974-),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史论。

猜你喜欢

蒙德里安艺术设计
用“五点教学法”创作蒙德里安冷抽象绘画的探究
蒙德里安作品五幅[荷兰]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纸的艺术
带蒙德里安一起回家
带蒙德里安一起回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