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巴比特的理想实用主义①

2010-04-07杨海鸥

关键词:刘易斯实用主义消费

杨海鸥

(怀化学院外语系,湖南怀化,418008)

论巴比特的理想实用主义①

杨海鸥

(怀化学院外语系,湖南怀化,418008)

在辛克莱·刘易斯的小说《巴比特》中,美国民族“集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于一体”的矛盾文化特征,在该小说主人公巴比特身上典型地体现出以实用主义为主同时兼有一些理想主义之“理想实用主义”的个性特征,这是美国社会从产业经济向消费经济转型时期美国人性格特征的生动写照。

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理想实用主义

《巴比特》(Babbitt,1922)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在该小说中,刘易斯对 1920年代的美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最有力的批判。由于它的反叛文化叙事与整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及 20年代特殊的文化历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特殊时期民族文化的共同信仰与价值,因此,其所体现的观点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巴比特”(Babbitt)、“巴比特风尚”(Babbittry)等系列词汇在社会中迅速流传开来,并被作为词条编进了英语词典,成为美国文化意识的一部分。美国作家迈克尔·卡门曾指出,美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同时拥有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1]217我们认为刘易斯的作品就是对这一民族文化特征的生动阐释。

在《巴比特》中,刘易斯在第一章是这样向读者介绍主人公巴比特的:“他名叫乔治·福·巴比特,现年 (1920年 4月)46岁。事实上,他什么都不会干,既不生产黄油,也不制造鞋子,更不会创作诗篇,但他就是有一手,能把房子以高于一般人出得起的价格推销出去。”[2]2全知叙述者在向读者介绍巴比特的年龄时,把故事发生的时间也一并告诉了读者,看似无意,但与叙述者随后对人物能力的介绍结合在一起,实则是向读者预告了美国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让读者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一股消费潮流的气息。

“能把房子以高于一般人出得起的价格推销出去。”叙述者对巴比特的这一介绍含有如下三层意思:一是以戏谑式的语气称赞现代美国商人巴比特的独特能耐;二是揭示了 1920年代的社会价值观:能赚钱的人就是杰出的人,时代的巨人;三是向读者展示了 20年代的社会消费观:提前消费的出现,说明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现代信贷消费方式开始引诱着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购买未来才能享用的东西”。在这悄然兴起的消费浪潮中,推销商们成了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是保障经济繁荣的环节中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房地产商人巴比特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身上具有典型的以实用主义为主同时兼有一些理想主义的“理想实用主义”文化特征。

一、严格遵守有利于赢利的商业道德

巴比特逢人便说:“可信赖的商人应尽的本分就是严格遵守道德,成为众人的表率。”[2]74有着美国国父之称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传授致富的经验时,告诫人们要严格遵守道德以获取他人信用,因为“信用就是金钱”。[3]17巴比特在这点上可谓继承了富兰克林的衣钵。

巴比特作为一个地产经济人——也就是作为一个给人们寻找寓所、给食品商寻找铺面的社会公仆来说——他的主要优点是坚定与勤勉。按照当时公认的标准来看,他是诚实的……他心安理得地深信:地产生意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乔治·福·巴比特赚大钱。在促进会的午餐会上,以及“正派人”应邀参加的形形色色的年会宴席上,巴比特都声若洪钟似的大谈其无私地为公众服务、经纪人决不辜负客户的信任,以及谈论到所谓伦理道德时,便说伦理道德这东西的性质叫人很难捉摸,但是,如果有了它,你就是一个高级的地产经济商;而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它,那你就是一个大滑头、一个小瘪三、一个夜间逃债鬼。这些美德的确可以大大地吹嘘一通。反正你有了这些品德,就可以博取人们的信任,去办更大的事业。[2]50

作为读者,我们看到,巴比特很重视道德,他也深刻意识到了商人的道德和赢利之间的关系,但似乎他的道德含义与富兰克林的道德又有一些本质上的差别。富兰克林的经商道德如“信用就是金钱”应该就是中国的“童叟无欺”的意思,而在巴比特这里,商业道德似乎变成了一种符号操纵,其实际内涵可以根据商业的交易情境随意变动。如,你是个诚实的生意人,“但在买主不向你杀价时,你就不应该拒绝收取高于房价两倍的钱”。[4]39而道德的能指则变成了一种可以随意粘贴的标签,贴上了这个标签,就是个“高级的地产经纪商”,当然就能获得顾客的信任,赚到更多的钱。这样看来,巴比特没有做到“童叟无欺”,不是个完全诚实的商人。对于巴比特的诚实与否,叙述者没有做出评论,但叙述者向读者做了这样的报道:“按照当时公认的标准来看,他是诚实的。”由此,从叙述者亦庄亦谐的话语中(不时地还夹杂着人物巴比特的声音),读者可以看到,在从产业经济向消费经济转型的时期,道德仍然是致富的法宝,但道德的内涵已经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发生了变化。道德被高明的商人作为一种可以加以利用的符号,脱离了它原来的本质含义。巴比特就因为能充分利用道德的符号意义,所以就常能把房子以顾客买得起的价格销售出去,美国人讲究实效的特征在刘易斯笔下得到了风趣逼真的展示,中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也受到了辛辣的讽刺。

二、精心经营有利于赢利的社会关系

巴比特除了重视道德的作用,还非常重视经营有利于赢利的人际关系。他的政治观也与他的经济观分不开,他开宗明义地说道:“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健的、懂经济的、善做生意的好政府,以使我们有机会获得相当可观的营业额。”[4]27他对上层建筑是这样的要求,对他周围的社会关系也是这种看法,他交往的都是有利于他的生意经营(一个例外,是他的朋友里斯灵)或能提高他的身份地位的人,也就是能间接帮助他赢利的人。他加入各种会社团体,除了能和会友们一起吃喝玩乐,最主要的是有利于兜揽生意,因为会社里的会友兄弟往往极有成为他交易所的主顾和客户的可能;在会社举办的各种联谊活动中,他可以认识更多对他生意有利的人士;除此之外,在各种会社活动中的演讲,可以提高他的知名度,为他获得更多赚钱的机会。他拼命地巴结他以前的老同学、现已成为百万富豪的承包商查理·麦凯尔维夫妇,企望麦凯尔维会对他有所提携,并精心准备邀请麦凯尔维夫妇前来参加的晚宴,然后巴望着能够接到麦凯尔维夫妇回请的邀请函,结果一直没有回音,巴比特希望得到新贵麦凯尔维垂青的计划落了空。而混得比他差的一位老同学在热情地请他夫妻俩吃晚饭后,也一直没能等到巴比特夫妇回请的邀请,实用主义至上的商业社会里的人情冷暖,从巴比特夫妇所经营的这种嫌贫爱富的社会关系上便可见一斑。

三、一心信奉实用主义的宗教观

巴比特对他的宗教信仰问题自己也说不清楚,叙述者是这样向读者报道的;“巴比特对于神学上的那些个奥妙问题,很少深思过。他那实用主义宗教观的核心就是:上教堂做礼拜,为的是让人们瞧得起自己,对生意有好处。”[2]246当他在教堂听牧师布道时,他“睁着两眼打瞌睡”(open-eyeed nap),牧师的声音“仿佛巨大的蜜蜂在令人昏昏欲睡的洞穴里发出嗡嗡的响声”。[4]162而当意识到为教堂开办的主日学校出谋划策能为他带来收获时,他就精神抖擞了,特别是能藉此跟泽尼斯市第一州立银行董事长威廉·华盛顿·伊桑套上近乎,他就更加卖力了。不出一星期,泽尼斯市三张报纸同时发表文章,报道了巴比特为普及宗教事业所做出的光辉业绩,三张报纸都很巧妙地提到伊桑先生就是巴比特的合作者。“那些文章比什么都灵,给巴比特带来极大好处,他在友麋会、康乐会,以及促进会的声望随之大增……朋友们见了他就远远地向他打招呼,说:‘想不到你握过了伊桑的贵手以后,总算还没有嫌弃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呢!’珠宝商埃米尔·温格特终于表示乐意就有关在独翠坛购置住房的问题进行洽谈了。”[2]262

这时,巴比特参加了电车公司有关汽车终点站的一宗重大且非常秘密的交易,要是泄露出去,恐怕公众不会谅解。巴比特就去找伊桑先生,得到了伊桑以私人名义给他的贷款,这样,双方都从他们新结成的愉快的关系中受益匪浅。巴比特为此志得意满,他嘱咐他的儿子特德:“要记住,孩子,福音派新教会是稳健保守的最强大的堡垒;你自己所属的教会,是你交朋友的最好的地方,因为那些朋友能帮助你在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地位。”[2]265教堂这神圣的地方,也成了巴比特捞取实惠的一块宝地。

四、追随显示身份地位的消费潮流

节俭自律和享乐主义分别是美国人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取向。节俭是新教道德传统给美国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早期美国社会重要的道德标准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充足的物质商品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美国人逐渐忘了节俭自律的传统,开始重视眼下的消费和享受。巴比特与富兰克林时期的实用主义者除了对诚实有不同理解之外,随着现代化的到来,节俭自律的传统也由炫耀和享乐,由对身份地位的追求,对自我的确认和陶醉来代替。迈克·费瑟斯通论道:新型小资产阶级者是一个伪装者,渴望比本来状况更好,因而一味地对生活投资。对表达和自我表达的探索,对身份地位的迷恋,使他们力图最大化地扩大可以获得的感觉范围并加以体验,这是新型的自我陶醉。”[5]132自诩为最繁荣的泽尼斯市的杰出公民的巴比特在现代化的消费浪潮中,在对金钱地位的追求中,自然不甘落后,炫耀和享乐也正是他实用主义的人生观的落脚之处。巴比特对自己家中的陈设与装潢、自己的衣着用品等都非常讲究,以能充分享用现代化的时新装置及漂亮时髦的着装来显示自己的上层身份而洋洋自得,并以维持这种身份来获得更多抬高自己地位的机会。我们在小说中采撷几处,看看 1920年代巴比特的生活:

1.巴比特家的浴室。巴比特家一切精美的现代化设备都带上了身份的标记,其浴室精美雅致,光艳夺目,叙述者向读者介绍道:“巴比特的这座房子虽然不大,但像芙萝冈的所有别墅一样,都有一个第一流的浴室,全套细瓷卫生设备、釉面花砖,以及银光闪闪的金属配件,丝毫不逊于皇家豪华的气派。”“浴室里的那块客人专用毛巾,上面绣着三色紫罗兰,老是挂在那里,表示巴比特家乃是属于芙萝岗上流社会的一员。”[2]5-7

2.巴比特驾车穿过大街。“路过诺贝男子服饰用品商店时,他左手甩开方向盘,捋了一下他的领带,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肯花钱买这么昂贵的领带,‘而且,嘿嘿,又是现钱买的’……他瞧瞧他的开户银行——矿业畜牧国民银行,觉得自己同如此豪华的大理石宫殿一般的银行有来往,该有多么聪明而又殷实……他注意到他的汽车一下子飞也似的奔驰起来,从而感到自己高人一等,强大有力,好像是一支烁亮的钢梭,在一台巨大的纺织机器上来回飞穿。”[2]60-61

刘易斯以狄更斯式的缜密细致、生动逼真的描写手法刻画了巴比特:一个在极力追求现代化享乐的同时,又无时不在竭力显示自己正处于上升阶段的中产阶级身份的生动形象。这种中产阶级往往通过自己的勤勉实干而拥有了现在的殷实和富有,但是他们还竭力在往上攀爬,想拥有和享受更富有的生活,渴望自己具有更显赫的身份地位。于是,对他们来说,消费实际上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价值的符号,一种身份地位的认同。“现代消费是经济活动与心理活动相互联系、密切结合的过程,消费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且是对心理现象的反映,由被动的接受,成为积极主动的关系确立的行为,为的就是在消费过程中寻找认同感、归属感。”[6]56可以说,奥利维尔·如恩斯对现代消费概念的阐释就是 90年前追逐消费潮流的巴比特心理的真实写照。

在这样一种消费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一个想赢得社会的普遍承认、证实自己在这个社会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就得以其带炫耀性的消费行为帮助他们实现这种认同,并使其成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五、渴望真实自我的理想主义火花

巴比特在追求和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殷实富有生活的同时,又不时地感受到一种躁动和不安、一种不满和遗憾。他有一种被时代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在浮华的奢侈生活中有一种失落了某种珍贵东西的感觉,那就是他年轻时候的梦想。他读大学时的理想是想毕业后当一名律师。他是个乡村来的孩子,家里经济并不富裕,他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兼做地产推销员。他一个劲地攒钱,住在兼供膳食的寄宿舍,吃得很少。他那时喜欢与人抬杠,喜欢发表长篇宏论:“比方说,他将要去从事伟大事业呀,他要保护那些可怜的穷人不受富人欺凌呀,他将要在宴会上发表演说呀,以及他将要纠正一般人的不正确思想认识等等。”[2]105现在他也常发表宏论,可都是有利于如何推销他的房子的高论,如何保护有钱人成为更加富有的言论。他一天到晚,一年四季跟随着社会潮流,唱的都是《鼓吹时报》中提倡温和保守的调子,用的都是广告里推销的豪华时尚的用品。结果,有时回头一看,不知道原来那个真实的巴比特到哪去了。巴比特想找回原来的自己,可是,想不失去现在体面殷实的生活而同时又能实现原来的梦想已是决不可能,巴比特一些软弱的反抗都一一失败,因而,只有美丽的仙女是巴比特永远的梦想了。笔者认为,反复出现在巴比特梦中的仙女并不只是一个所向往的异性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蕴含了一层深刻的美国文化的喻意,代表了讲究实效的美国人的理想主义的一面。迈克尔·卡门这样论说过:“美国通常由两个象征或偶像来代表。两者都在海报和漫画中有所应用,尽管根本搞不清楚哪个更适用于一切特殊环境。其中一个是位极高、极廋的老先生,蓄着老式的山羊胡,穿着贝齐·罗斯裁剪的正式外套;另一个是位庄重的 、充满母性的妇女,裹着平滑的经典式样的长袍,戴着一顶王冠,手握着高举过头的火炬。山姆大叔象征着政府:苛刻,讨价还价,要求奉献;自由女神——又称哥伦比亚——代表着自由与机会的土地:作为富饶之源象征的美洲。”[1]83巴比特的梦中仙女其实就是他浮华生活中缺乏的、代表着他想要的以便能帮助他实现青年时梦想的——自由和机会——他心中的自由女神。尽管他梦中仙女的形象与纽约的自由女神雕像外形有些差异,但每个人心中的自由女神形象都不可能是一样的,就像每个人心中的天堂都不同一样,巴比特就曾无意识地把天堂“描绘成类似一家有幽静花园的高级旅馆”[2]246,自由女神变成巴比特的梦中仙女也毫不奇怪。

巴比特的理想主义火花除了以梦中仙女的形式出现之外,就是到缅因州的森林湖畔,像个山中猎人似的自由自在地生活几天,跟一个质朴、勇敢又强壮的导游一起踩着羊肠小道进山去搜奇寻幽。入夜,巴比特从旅舍的小木屋只身来到湖边,爬上木船,划离岸边。此时,“岸边旅舍的灯光变成了小小的黄色斑点儿,望去有如萨切姆山脚下的一簇簇萤火虫。在满天繁星的黑夜里,那山比平时显得更高大、甚至更安详,那湖就像用黑色大理石铺砌而成,一眼望不到尽头。他觉得自己变得渺小、缄口无语,甚至有点儿不寒而栗,但就是那种微不足道的感觉却使得他忘掉了:他就是泽尼斯市了不起的乔治·福·巴比特先生。他心里真是悲喜交集。”[2]351巴比特此刻的悲喜交集之感就是因为他刹那间找回了那失落了的真正的自我。刘易斯此情此景的处理,可以说完全契合了爱默生《论自然》中的观点:“当商人、律师从市场的嘈杂和奸猾中走出来,看看天空和树林,他又重新具有了人味。在天空和树林的永恒的静穆中,他找到了自己。”[7]39只可惜巴比特回归自我的感悟只能维持片刻,两三天后,他又归心似箭地逃回了喧嚣繁荣的泽尼斯。他对自己的审视结果是:“他永远逃避不了泽尼斯、他的家庭和他的交易所,因为他的交易所、他的家庭、泽尼斯的每一条街道,以及泽尼斯的不安和幻想,都深深地印在他脑海里了。”[2]355世俗利禄已经充斥了商人巴比特的大脑,浸透了他身体的细胞,那个真实的自我的巴比特只能深深地隐匿起来,变成巴比特梦中的渴望,其实,巴比特渴望的那个仙女就是在他实利主义的尘埃中淹没了的那个有理想的自我巴比特。

我们看到,美国民族“集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于一体”的矛盾文化特征在巴比特身上主要表现为:严格遵守有利于赢利的商业道德;精心经营有利于赢利的社会关系;信奉有利于赢利的实用主义宗教观;追随享乐主义的消费潮流;在梦中寻觅理想的火花。刘易斯所揭示的这种以实用主义为主同时兼有一些理想主义的“理想实用主义”,就是美国社会从产业经济向消费经济转型时期美国人性格特征的典型体现,无怪乎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H·L·门肯说道:“每一座美国的城市里面都挤满了巴比特的兄弟们。”[8]6放眼望去,我们的周围似乎也不乏巴比特的伙伴,90高龄的巴比特形象依旧那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演绎着文学艺术、人类特征不老的经典神话。需要读者警醒的是,在我们跨入繁荣昌盛的消费时代时,切忌像巴比特一样在追逐盈利、享乐的时尚潮流中淹没了心中理想的自我。

[1]迈克尔·卡门.自相矛盾的民族:美国文化的起源[M].王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M].潘庆舲,姚祖培,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02.

[3]Weber,Max.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Spirit of Capitalis m [M].Trans Talcott Parson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Lewis,Sinclair.Babbitt[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Ltd,1987.

[5]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6]奥利维尔·如恩斯.为什么 20世纪是美国世纪[M].闫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7]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爱默生集[M].博凡,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8]Mencken,H.L.Portrait of an American Citizen[C]//Harold Bloom,ed.Modern Critical Views:Sinclair Lewis. 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7.5-8.

责任编校 卫 华

Babbitt’s Ideal Pragmatism

YANG Haiou

(Foreign LanguagesDepar tment,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 Hunan 418008,China)

This essay analyzes SinclairLewis’s novelBabbitt.The main characterBabbitt demonstrates the feature of“ideal pragmatis m”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ragmatis m and supplemented idealism which reflects America’s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of“integrating idealis m and pragmatis m”.The feature is a vivid portrayal of the A-merican character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American society from industrial economy to consumer economy.

SinclairLewis;Babbitt;ideal pragmatism

I206

A

1674-117X(2010)04-0092-04

2010-03-22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08C65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的文化叙事研究”(09YBA117)

杨海鸥(1963-),女,湖南洪江人,怀化学院英语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叙事学、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刘易斯实用主义消费
实用主义电动车 体验一汽丰田BZ4X&BZ3
现实与虚拟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北欧经典”
——充满艺术的实用主义者Eva Solo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
刘易斯:被自大击败的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