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选举政治中的美国共产党*

2010-04-05余维海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0年3期
关键词:右翼劳工民主党

余维海

近年来选举政治中的美国共产党*

余维海

近年来美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和美国国内的选举政治关系密切。虽然作为一个弱小的政党被排除在两党制之外,但是美国共产党对2008年全国大选及2010年的中期选举却异常积极,把选举列为全党政治生活的大事,党内所开展的运动始终跟随着大选的节拍。如此举动是试图通过大选扩大党的影响,建立广泛的联盟和统一战线,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准备条件。

美国共产党;选举;2008年大选;2010年中期选举;右翼

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共产党普遍面临一个转型的困境,即在革命性与现代化面前难以找准自身的准确定位。现代选举政治制度使政治与选票息息相关,弱小的共产党面临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在两党制的政治框架中,美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颇为有限,它在选举中几乎没有独立竞选的空间。然而,近年来,选举政治像一根磁针,无形之中指挥并推动着美共的建设与发展,并使后者开展的运动始终跟随着前者的节拍。

一、美共对美国选举政治的宏观分析

美共认为,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大体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和平的实现方式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几个斗争阶段。

一方面,在当前的政治体制内,选举也可以成为实现社会主义路径的有效组成部分。从表面上看,在社会主义史中,武装斗争和国内战争似乎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唯一途径。但是实际上包括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和1945年越南革命在内,革命中的流血冲突主要是因为统治阶级或国外势力妄图恢复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或殖民统治而发动了武装入侵。对20世纪的战争史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会发现,资本主义的反动政府和政党才是暴力的发动机。因此,社会主义并不等于暴力革命。在保卫和扩展美国民主的英勇斗争中,美国人民将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过时,社会主义具有光明的前景。在当代美国的政治制度下,通过选举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通过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斗争,实现权力平衡的渐变和量变,使之有利于人民,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因为一个弱小的政党并不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不是由一次政变能完成的,所以美共把美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分为三个阶段,即反右阶段、削弱跨国资产阶级势力和社会主义的实现阶段。在目前阶段,美共的任务就是建成最广大人民的统一战线,击败极右势力。美共号召全党用实际行动加强团结,领导劳工和整个工人阶级运动,和妇女、青年以及受种族主义迫害者建立紧密的联系并促成最广大人民的统一战线。该统一战线还应团结其他社会阶级力量、社会运动和政治派别,并与跨国主义的中间分子建立尽可能的联合。在反右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后,革命进入第二个阶段,即把力量平衡和阶级与民主斗争的焦点转向削弱整个跨国势力。到那个阶段,全世界的资产阶级就上升为主要敌人,全世界的资本主义是斗争对象。那时须要建立一个不受垄断控制的人民政党,该党以建立不受垄断势力控制的政府为目标。然后斗争进入最后阶段,为实现社会主义过渡而努力。

自2000以来,劳工及其联盟曾经指出竞选的舞台是阶级斗争最主要的最广泛的形式。在美国既定的政治框架中,全面或部分地加入选举斗争,帮助民主党击败右翼的共和党不但能够粉碎右翼的阴谋,发展壮大进步的力量,还能在斗争中接触广大的普通人民。因此,它不失为在被政治边缘化时的一个选择。当然,美共也清醒地意识到,政治依附和合作都是非常危险的。美共主席韦伯指出,在目前的斗争阶段寄托于民主党只是一种战略需要,将来则有可能是战术需要。在两党制框架内,共产党也可以逐渐获取政治独立。美共处在资本主义社会,其中的资本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正确组织和团结起来,工人阶级和人民的运动将取得胜利,将利用他们在政府和国家机器中的位置改变政府政策和制度,使之成为工人阶级及其同盟谋福利的代理人。”①Sam Webb,A Way out of the Deepening Crisis,Report to the 29thNational Conven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une 3,2010,http://www.cpusa.org/a-way-out-of-the-deepening-crisis/

由此可见,击败右翼势力,不断扩大共产党在国内社会的影响,凝聚、团结并壮大人民的进步的力量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准备条件,以民主斗争推动阶级斗争,是美共参与当前国内政治生活的目标指向。正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美共在两党制的夹缝中甘愿为民主党做嫁衣。他们在民主党的政策上看到了进步的力量,解读到了某些和自身政党相同的因素。他们试图借鸡生蛋,寄希望于民主党的胜利,从中培养民主、团结、进步、和平、关注环境的国内气候,实现“选举促进了精神力量的觉醒”②马克思:《总委员会向国际工人协会第四次年度代表大会的报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24页。。因而在近年来的大选中,美共积极参与其中,努力建立选举联盟,团结进步力量,使政治气候朝着有利于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

二、2008年美国大选与美共的主张与斗争

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不仅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展开激烈较量与争夺的角斗场,它也对美国国内的其他弱小政党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共积极酝酿筹备,参与选举过程,提出了自己的选举主张与目标,利用选举机会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一)选前积极动员与宣传,提出2008年大选将标志美国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

美共认为,近三十年来,反对极右势力一直是美国工人阶级斗争的主旋律。令人遗憾的是,在2008年前的数次大选中,美共领导的几次关键性斗争都没有取得胜利,群众的革命热情也一直比较低落。然而,近年来,随着进步、独立和民主的政治运动的蓬勃发展,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尤其是在2006年的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极右势力,鼓舞了人民,使劳工斗争中一直低落的情绪开始消散。2006年以来,劳工斗争和运动异常活跃,成千上万的民众上街游行,进行抗议活动。因此,2008年大选已经具备了夺取反右斗争胜利的良好条件。民主党将击败共和党,进步的劳工民主力量将击败反动的极右势力,给美国劳工为首的人民运动注入新的希望、活力和信心;还将把美国的民主运动和阶级斗争推向新的高度,将开启美国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这种转变不是临时的,也不是量上的增减,而将是决定性的质的变化。美共领导的阶级斗争将从目前的反右阶段转入面对临时联合政权的挑战阶段。

(二)制定选举目标,积极参与选举过程

首先,扭转美国极右倾向是其主要目标。美共认为,要彻底改变政治力量的结构,恢复人民的民主权利,就必须把极右的共和党赶出白宫和国会。美共把极右势力定性为国际上最反动的势力,不但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大障碍,也是全球不稳定因素的始作俑者之一。因此,在2008年大选中击败右翼的斗争实质上是为了削弱统治阶级中的反动势力,客观上也削弱了整个统治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基础。同时,对右翼的斗争能够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共同面对的敌人,也能使人民自觉认识到必须在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所以说,对右翼的斗争过程也是一个团结、宣传和凝聚进步力量的过程,它能为工人阶级的下一个历史任务准备良好的阶级基础。当然,美共也认识到,彻底击败右翼并不是能在2008年大选中完成的。他们认为今后美国仍然存在极端反动势力、军国主义者和种族主义者推行极端国家主义的危险,“这其实就是大资本家赤裸裸的恐怖主义专政的表现形式”①The Road to Socialism USA:Unity for Peace,Democracy,Jobs and Equality,28thNational Convention,May 19th2006,http://cpusa.org/party-program/。因此,美共断言,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消灭极右势力。

其次,支持民主党取得选举胜利。什么样的选举结果对美共来说才是胜利呢?他们认为,第一,总统和国会都由民主党领导;第二,增加国会中进步力量的人数;第三,最重要的是,劳工运动,而不是民主党和华尔街,将在选举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①Sam Webb,On the Road Again,Report to the National Committee,November 10th2007,http://www.cpusa.org/on-the-road-again/美共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又不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和支持人民运动,所以不得不把击败共和党右翼势力的希望寄托在民主党上,因为民主党是目前唯一能击败右翼的选举工具。“在美国的国情下,通往社会主义道路绕不开和它的对立派结成统一战线。民主党的胜利能给劳工运动和斗争创造更好的环境,劳工能在民主党执政时受益更多,并为进一步推进斗争向前发展做准备。”②同上。

美共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民主党取得大选胜利,它也不会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因此,韦伯号召全党同志注意团结的艺术,警惕被民主党同化了自己的阶级立场。他在2007年美共全国委员会会议上指出:“在对待民主党问题上必须牢牢记住,民主党也是资产阶级的政党。虽然它比起共和党来说更倾向于推行持续的、渐进的改革,但是它不鼓励人民获取独立,也不打压资本的逐利行为;它给人民让渡一些权力,但是希望人民保持自制的天性。因此,在大选中,民主党当然也会设法限制草根人民组织的政治影响。”③同上。美共在2007年全国委员会的会议报告中也写到:“一方面,不能同等地攻击两大政党,也不能表现出对任何一个政党执政都无所谓的态度;另一方面,在保证击败右翼的战略前提下,又要毫不犹豫地对民主党及其候选人进行必要的批评,以便使民主党的候选人朝着我们预设的进步方向靠拢。”④同上。

最后,积极参与选举过程,以民主斗争推动阶级斗争。美共认为,阶级斗争是为了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阶段进行的民主斗争是为了扩大和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它是阶级斗争的具体化形式。工人阶级通过民主斗争可以削弱资产阶级,并增强工人阶级的力量,以此逐渐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因此,民主斗争可以推进阶级斗争的发展。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美共积极参与选举政治就是以民主斗争推动阶级斗争的表现。美共告诫全党:“共产党必须全面参与劳工及其同盟的争取民主权利的运动,建立起一支可以依靠的强大的人民选举力量。这种人民选举政治是目前美共反右斗争阶段的必要战略,而不只是临时的政治手段。”⑤同上。因此,美共参与的选战也不全是为民主党做嫁衣,而是建立在自己的长远利益基础上。

(三)形成一套自己的宣传、选举策略

首先,不做消极的旁观者,积极做好选民登记、宣传教育和保护工作,深入群众进行有效的教育、组织和动员以发展和争取进步的力量,还运用媒介,扩大宣传,揭露右翼对民主的威胁。此外,在选民集中的社区和工作地点设立投票点,方便选民前来登记,鼓励选民前来议论时政,积极投票。

其次,提出自己的施政计划。如制定结束战争和占领状态的措施,提出海湾国家的新计划,制定经济危机的预警机制,给丧失偿还能力的抵押者延长偿还时间,增加失业救助,增加就业岗位等。

最后,分析预测选情,为民主党献计献策。美共对选民的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了有利于击败极右势力和共和党的选民变化,并预测了在大选中共和党可能发动的反击。美共对双方争夺的焦点如拉美裔、青年、非裔、妇女、南部和乡村等选民进行了分析①Joelle Fishman,A Beginning Look At The2008Elections,Report to National Board,Communist Party USA September 5,2007,http://www.cpusa.org/a-beginning-look-at-the-2008-elections/,指出,拉美裔就将成为民主党选票的重要来源,也必将是双方争夺的重点之一。美共政治行动委员会主席乔勒·费希曼也警告说:“共和党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会为了自身的利益放手一博。他们资金雄厚,闯劲十足,还常出阴招。”②同上。为了赢得大选,共和党将在选民、移民、贸易、中国、反恐等问题上大做文章③美共指出,由于近年来的拉美裔人口急剧增长,在08年大选中,拉美裔选民将占1亿3千万总选民中的10%(在2006年的中期选举中占5.8%)。他们原本看重家庭伦理价值,偏爱保守的共和党。但是,显然他们也被共和党的反移民立场激怒了,在大选中他们可能背弃共和党。美共还估计,因为移民问题,共和党将在亚利桑那、新墨西哥、佛罗里达和科罗拉多四个州损失一百三十万张选票,而在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纽约、新泽西和伊利诺斯五个州中非裔选民的增加将极大有利于民主党。详情参见Sam Webb,The Right’s Last Dance:2008 Elections,Report to the CPUSA National Committee,July 7,2007,http://www.politicalaffairs.net/article/articleview/5612/1/273/,并可能会采取控制选民、离间劳工与群众运动,转移人民的视线的办法来操纵选举过程。

三、2010年中期选举与美共的主张与目标

美共认为,2010年中期大选是美国工人阶级为免遭经济危机、贫困、不平等和环境破坏而斗争的关键年,也是为扩大民主权利并推进工作、平等与和平而斗争的主要场地。该选举要么巩固2008年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要么使国家走向逆转和倒退。美共期望2010年的中期选举能够迎来决定性地摧毁右翼、扩大民主权利的新一步。

(一)以决定性摧毁极右翼、扩大就业、增进民主权利为目标

美共指出,20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后,极右翼正在掀起新一轮的种族主义歧视,他们四处出击力图挽回败局。例如,他们抡起制度主义的种族主义新办法,阻挠奥巴马施政方针中最积极的健康医疗改革部分,从而逼迫奥巴马下台。特别是2009年,在媒介极端分子和种族主义者的推波助澜下新成立了右翼茶叶党 (the Tea Party),他们刻意谴责奥巴马政府不顾“劳动人民”的利益为社会需求花费太多,从而加重了企业主的税务负担。这种谬论的实质是让美籍非裔、拉丁裔、移民和穷人来承担经济危机的后果。在部分社区,黑人和棕色人种的失业率甚至达到了50%。由于财政预算被削减,许多学校被迫倒闭。新一轮的财政预算削减正像一把尖刀捅向了公办学校,特别是黑人和棕色人社区公立学校的心脏。在那里,失业人数以及失去家园、积蓄、养老金的人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三倍。危机在年轻人中更是触目惊心,在非白人的年轻人中简直就是灾难。在一些有色人种的社区中,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65%。同性恋、吸毒、自杀、家庭破裂比比皆是①Jarvis Tyner,The Fight against Racism:New Challenges,New Features,New Possibilities,A Special Report to the 29thNational Conven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May 27,2010,http://www.cpusa.org/the-fightagainst-racism-new-challenges-new-features-new-possibilities/。所以,右翼的做法不仅打击了有色人种,还破坏了民主,损害了整个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就业图景非常暗淡,而在种族歧视、民族压迫和移民社区中,情况更为糟糕。在2010年的中期选举中,反对右翼就是反对共和党争夺席位。因为共和党已经不但不知羞耻地成为种族主义的工具,更成为军事帝国主义的、妨碍议事者的、反工人阶级的、反移民的、反妇女的、憎恨同性恋的、反民主的、反科学的工具。当然,美共也意识到,说共和党是极端反动和种族主义的党并不等于说民主党一直是一支反种族歧视的力量,也不是说民主党敢于挑战资本主义与大公司的权力。支持民主党、反对共和党只是战略和策略层面的区别而已。

(二)发动更多选民参与投票,建立巩固的选举同盟

在奥巴马胜利当选后,美共主席山姆·韦伯客观地分析了奥巴马的改革。他认为,奥巴马确实是一个改革者,但不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改革者,也不是一个激进的改革者,甚至不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反大公司的改革者。奥巴马的改革议程充其量只是为人民运动的深入发展创造了空间,为非变革的时代推进了改革的进程而已。但是,毕竟“奥巴马的当选打开了一扇大门。摆在我们和劳工与人民组织面前的任务就是带领成千上万的大众穿过这扇大门为工作与救济而斗争”②Joelle Fishman,2010Elections—Unity Can Win,A Special Report to the 29thNational Conven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May 27 2010,http://www.cpusa.org/2010-elections-unity-can-win/。而且,如果2012年大选中奥巴马的民主党失利,美共及美国人民将再次落入右翼极端主义手中,总统的权力将会弱化,本来就发展不充分的人民联合阵线将逐渐式微。更进一步说,这次选举也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民主党与共和党中谁能掌控参众两院关乎联邦政府对最贫穷地区创造的就业机会,它也关乎城镇、教育和青年培训、住房和医疗改革的公共援助,关乎家庭和青年是否有能力战胜经济危机。从这些切实利益出发,美共呼吁有必要帮助发展劳工的基层组织,动员劳工,带动他们出来投票,这既是2010年中期选举的重要工作,也是劳工组织取得政治独立的关键。美共的工作重心在于发动并加强劳工运动,拉拢受压迫种族、妇女、青年的力量,与同性恋 (L GBT)、环境与和平运动同盟建立广泛的选举联盟。

距离2010年11月2日的中期选举还剩24周之际,美共在29大上呼吁,会后广大党员务必要重温29大精神,建立共产主义者和左派当选官员的联系网络,交流问题、分享经验,积极把草根拉出来投票。美共已经加入了广大的全民联合阵线以在中期选举中击败右翼,帮助选出更多的人民优先、劳工优先、移民权利优先、和平优先的候选人以及美共内参与竞选的党员。为了扩大宣传,美共打出了“人高于利润”的口号。美共党员不但参加选民登记,还发动其他人进行选民登记。美共要求各区、俱乐部和党员主动走向公用电话亭,挨家挨户,到选举激烈的州去发动选民。该党指出,胜利来自于有效的选前斗争与11月2日选举日的“出来投票”斗争。这种动员需要“街头热度”使人民燃烧起来①Communist Party Resolves:All Hands on Deck for the2010Midterm Elections,May 27,2010,Resolution adopted by the 29thNational Conven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USA,http://www.cpusa.org/communistparty-resolves-all-hands-on-deck-for-the-2010-midterm-elections/。

(三)利用选举契机,培养进步意识,扩大党的宣传与影响

在美共29大的会前讨论中,如何获取并扩大党的政治独立性问题成了重大问题之一。在大选中,美共虽然甘为民主党做嫁衣,然而真正目的仍然在于扩大自身政党在这些政治运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从而不断壮大党组织。美共在不遗余力地抨击右翼和共和党、动员选民支持民主党的过程中,既传播了自己的理念,又抓住了机遇锻炼了党的队伍,推进了党的建设。

美共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成为21世纪革命性的工人阶级政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多种族为阶级基础,成为最能代表美国民主和革命传统的核心力量。而当前美共的任务就是把共产党和共青团投入到反经济危机斗争中去,投入到“思想战役”中去,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左派和进步思想的兴趣。“思想战役”是一场全天候的、多媒介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共产党员和大众需要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战略与策略,以应对右翼或大公司的意识形态,学会如何更好地促进进步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

在这场思想战役中,加强党的媒体宣传工作刻不容缓。美共运用自己创办的网站、双语刊物《人民世界》②People’s World或Mundo Popular,创刊于1986年,是美共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和思想源泉的阵地。、《政治事务》③Political Affairs,是美共创办的马克思主义的电子期刊。作为阵地,为中期选举加强宣传工作。在29大上,美共通过了《关于建设党、媒介和共青团》的决议,对媒体宣传工作进行了重点论述。美共认为,要充分发挥大众通讯、互联网和社会网络的革命性作用,让所有组织、政治和选举运动分享并交流思想,动员人民募捐。要特别注意运用新的传播方式,因为它拉近了共产党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使共产党有机会把他们的思想向成千上万的民众传播,并形成互动。这种通讯方式是一种民主的方式,它降低了与广大民众交流的成本。其中,互联网把共产党与广大的民主运动,与经济危机作斗争的人民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这种新的网络工具每天都在参与并影响草根组织,参与到这场“思想战役”中。例如,《人民世界》是美共联系的纽带,也是互联网革命时代发展列宁思想的动员、组织和教育工具。因此,美共号召每名党员、每个俱乐部都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方法,掌握这一最新的大众传播方式。各地区和俱乐部要组织帮助党员学习如何使用它。每个俱乐部要建立电子邮件通讯录发展草根选民,为了加强互动,也要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网站、Facebook、个人空间、西班牙语的社会媒介网页、Twitter账号、网络广播等。共产党也必须在选举的一些关键事务上利用自身网站、电子邮件、社会网络、可下载的打印版本和其他材料明确阐明立场。

四、总结

关于资本主义的选举政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进行了深入剖析。一方面,他们注意到选举政治对无产阶级的诸多好处,“即使普选权再没有提供什么别的好处,只是使我们能够每三年计算一次自己的力量;只是通过定期确认的选票数目的意外迅速的增长,既加强工人的胜利信心,同时又增加对手的恐惧,因而成了我们最好的宣传手段;只是给我们提供了关于我们自身力量和各个敌对党派力量的精确情报,从而给了我们一把能计量我们行动规模的独一无二的尺子……在竞选宣传中,它给了我们到人民还疏远我们的地方去接触群众的独一无二的手段,并迫使一切政党在全体人民面前回答我们的抨击,维护自己的观点和行动”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7页。。可见,恩格斯认为,选举至少可以成为无产阶级政党深入群众、宣传自身政策的平台,成为衡量包括自身在内的各大政治力量的晴雨表,成为批评统治阶级政策并对其制造压力的武器。因此,无产阶级要熟悉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学会利用和平方式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展开斗争以夺取政权,普选权是无产阶级“不应该忽视的新的武器”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54页。,选举斗争是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民主框架内开展斗争的锐利武器。另一方面,他们告诫人们在利用普选权时要时刻牢记普选权的虚伪本质和欺骗特征,如“资产阶级口头上标榜是民主阶级,而实际上并不想成为民主阶级,它承认原则的正确性,但是从来不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原则”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89页。。“普选权正是一根磁针,它虽然摆动了几次,但最后总是指向这个负有统治使命的阶级”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35页。。因而,革命的根本路径是坚持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在这种双重作用下,选举不只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生活的大事,也是各国共产党斗争的舞台。美共充分利用选举平台,准确判断政治形势,把右翼极端主义视为人民的最大敌人,因而巧妙地把共和党与民主党区隔开来,借用民主党抨击共和党。通过这一战略与策略,美共在选举中发动了大批选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选民,在劳工与弱势群体那里树立了很好的形象,从而扩大了党的影响力。正如美共所主张的,参与选举的意义将不仅仅在于选举本身。它将组建起一场持续的运动,建立工人阶级在美国的领导权,重新确立优先地位,甚至改变外交政策。美共主动参与选举政治,利用选举大做文章,实质上是在坚持原有革命性的同时,紧密结合国内形势,抓住全国上下关心的危机与问题,对热点问题和主流话语进行追踪响应。因而也是该党时代化的一个尝试和表现。更为重要的是,美共在选举中时刻为普通百姓与弱势群体谋利益,力图在新形势下寻找党所代表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革命理念相一致,又是根据美国国内形势的新发展而作出的调整,使其代表的对象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美共在美国政治社会生活中日趋活跃,在理论和实践领域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然而,正如美共主席韦伯所言,寄托于民主党并非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因为民主党毕竟不是社会主义的政党,也非劳工的政党。美共在选举政治中固然迎合了人民对就业、救助、医疗、教育培训、环保等方面的需求,然而这些目标又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民主党而实现。如果民主党实现了人民的这些需求,则美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民主党无法实现这些需求,那么共产党在两党制选举中的摇旗呐喊也必然失去人民继续参与投票的耐心。因而,美共要成为它所代表的群众基础的真正领导者和代表者,势必要突破两党制的框架。显然,美共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A81;D0

A

1001-5574(2010)03-0084-09

余维海,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南昌330013)。

(责任编辑:张淑兰)

猜你喜欢

右翼劳工民主党
本右翼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到底是些什么人
目击
日本右翼:喘息过后更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