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石桥,见证石家庄初繁华

2010-03-24赵明信

当代人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光绪石家庄市石家庄

赵明信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不仅对封建经济的基础起到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石家庄市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始萌动的。有人说“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他们忽视了在太行东麓、滹沱岸边建成一个大城市乃是历史发展之必然。这一带不但是冀晋咽喉、南北要冲,而且山地多煤,矿藏丰富,土地肥沃,盛产棉花、小麦,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具有发展现代工业的条件和优势。这才是建成现代大城市的根本原因。

现代工业萌芽首先开始出现

井陉境内煤藏丰富,旧称“北方最良之煤田”,宋代就开始挖煤,明清时代,出现了众多的采煤小窑。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集资合股经营的长年挖煤民窑。每个民窑用工少则几十人,多者二三百人。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机械化开采的煤矿。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南正村文生张凤起集资办起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煤矿,但还是靠人力开采。第二年,张凤起赴天津,结识了德国人汉纳根。两个人费尽周折,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路矿总局总算同意,定名为“井陉县煤矿局”。言明汉纳根出资本银5万两,张凤起出地18亩,每月按照出井价格,抽税5%,每年以25%盈利报效路矿总局。但北洋大臣袁世凯给驳了回来。张凤起、汉纳根于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再次呈报,这次又被驳回,张凤起还落了个“刁生劣监”的罪名。然而,开矿工程在申请过程中始终没有停止,购置机器、聘请矿师等都在进行。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举行了第一次开工典礼,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出煤。

光绪三十三年(1907)杨士骧继任北洋大臣,与汉纳根重新拟定合同,定名为“井陉矿务局”。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奏报朝廷批准,井陉煤矿正式开办。

还有一位实业家杜英魁,联合正定吴雪门、王士珍等,建“华丰公司”。民国元年(1912年)4月,王士珍等拉拢北洋军阀陆军总长段祺瑞的弟弟段祺勋等旧官吏入股,资金达到17.8万余元,将“华丰公司”改为“正丰公司”,段祺勋为总经理。又无偿霸占凤山村本来属于庄文周的藏量大、质量好的30余亩土地,开新井,建厂房,盖大楼。正丰矿从此兴盛起来。

井陉煤矿的创建,表明石家庄一带具有发展现代工业得天独厚的基础。

拉来了卢汉铁路

石家庄这一带,沟通山西与华北平原,连接中原与京、津,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近代社会经济必然要求在这里建成铁路运输枢纽。

关于卢汉铁路,甲午战争之前就曾提出修建。战后,光绪二十二年(1896),湖广总督张之洞和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奏,请求设卢汉铁路招商公司,以盛宣怀为督办大臣。英、美、俄、法等国围绕卢汉铁路的修建,展开了激烈争夺。李鸿章、张之洞认为“小国远国商人”麻烦较少,决定向比利时借款。实际上比利时的背后由俄法财团支持,铁路修筑权落在俄法集团之手。

在与比方交涉过程中,比方屡次推翻前议,要求改变和增加条件。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七日总算订下借款合同和行车合同,对比方攫取更多权益极为有利。主要内容有:借款总额450万英镑,年息5厘,偿还期30年,以卢汉铁路及其一切产业担保;由比方派员监督铁路及经理铁路营业,所需材料,主要由比方承办。

关于该铁路的承筑,在与比方正式签订合同之前,盛宣怀已与关内外铁路局达成协议,由该局承筑卢沟桥至保定一段,光绪二十四年年底竣工。比利时接手后,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冬分南、北两段开始修筑。光绪二十六年底,法国擅自修通卢沟桥至北京前门一段,从此卢汉铁路改称京汉铁路。京汉铁路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部竣工。

光绪二十八年(1902),铁路修到这里。在正定建了一个二等车站,在石家庄村东建了一个小站,隶属正定站。因为石家庄名气太小,这个小站被命名为“振头站”。“振头站”共有职工、路警十几个人。

正太铁路起点定在石家庄

山西巡抚胡聘之十分推崇张之洞以卢汉铁路为主干、邻省可修建支线与之衔接、“利用晋铁”的主张。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胡聘之上疏请求开办太原至正定支路,同月二十八日(公历7月8日),得到皇帝批准。

正太铁路的起点几乎定点获鹿。在卢汉铁路进行勘察的时候,时任获鹿县知事谢鉴礼(贵州遵义人)让绅士葛朝纲、王字润去重贿铁路工程师,争取把车站建在城东海山岭下。如果谢鉴礼的意图能够实现,以后的正太铁路必然在此与京汉铁路相接,但是,葛、王二人怕铁路来了要破坏风水,没有“招祸上门”。

从当时的政治、文化等条件看,是最应该定点正定的,但这要在滹沱河上修建桥梁。为减少开支,只好定点滹沱河南。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中方与华俄道胜银行在北京签订的《柳太合同》约定:线路由正定府南的柳林堡(今石家庄市区柳林铺)起至太原府止。

最后,柳林堡也没有成为正太铁路的起点。法国一方为了减少费用,又将起点从柳林堡南移到“振头站”(即今石家庄站)。这些,似乎都是偶然的、人为的,但恰恰是由必然性决定的。太行山、滹沱河的地理形势规定,只有石家庄,才是南北要冲和冀晋咽喉最便利的结合点。

柳太合同签订后,由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等原因,修路之事中辍。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月准备动工时,才知悉法国人要采用窄轨,清廷提出反对。经法国总工程司实地勘测后提出,若修宽轨需再追借1亿法郎。而华俄道胜银行此时又故意不允许再加借款,双方相持达一年之久。最后,清政府只好让步。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陆续分段施工,最紧张时共有六段同时修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正太铁路全部竣工,线路总长度为243公里,委托法国巴黎银公司代为经营管理。路局设在石家庄。

小农村快速城市化

铁路交通枢纽的建成,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把工业企业吸引过来在此发展。光绪三十一年(1905),还在正太铁路创办之初,法国巴黎开车公司就在石家庄村东建起了正太铁路石家庄总机厂(今石家庄车辆厂前身),1907年竣工投产。占地1.2万平方米,机器100余台。

石家庄成了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据载,仅1911年就运出阳泉硬煤10万吨。由于两条铁路的轨距不同,货物转运业应运而生,1911年就有道岔转运商号十余家。正太铁路车站东南的煤炭市场逐渐形成,正太路和京汉路两个车站中间,成为铁路货物转运区。

商业规模不断扩大,门类和网点不断增加。1907年,正太饭店建成开业。至1911年,石家庄村就向东向南延伸了数百米,村南已经形成了旅馆服务区,村东形成了小商业区。

金融业开始发端。光绪三十三年(1907)交通银行石家庄支行开办。邮政电讯业、电力工业等开始兴起和发展。

1907年,铁路员工自筹资金建起大石桥。桥身由青石砌成,桥身长150米,宽10米,高7米,23孔。京汉、正太两条铁路共七股线路从桥下通过,行人从桥上来往。从此,以桥为界,分为桥东、桥西,大石桥成为石家庄繁华竞逐的标志。桥东、桥西的商业繁华区域不断扩大,街道不断拓展,新街道不断增加。至清朝灭亡之时,石家庄已经拥有居民近1万人,替代了获鹿县城“日进斗金旱码头”的地位,并开始取代正定城,成为冀中南的经济中心。

清朝灭亡之后,石家庄进一步成长壮大。1939年10月7日,伪河北省政府设置石门市。石家庄解放后,1947年12月26日,改石门市为石家庄市;1949年,设石家庄地区辖石家庄市和周围17县;1978年,石家庄市改为省辖市;1993年,石家庄市与石家庄地区合并。此时,石家庄市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总人口900多万,市城建面积450多平方公里,已经是一个大都市了。

(责编:宁人)

猜你喜欢

光绪石家庄市石家庄
A letter to the young
梁丛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石家庄衡水商会
Scholar and East Lake
光绪与珍妃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