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振波,从画匠到画家

2010-03-24

当代人 2009年12期
关键词:工笔画作画画作

孙 达

看到刘振波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指导几个学生作画。工作室,由他住宅当中的一间改造而成,很紧凑地摆着3排画案,几个年轻人正在专心作画,有的在勾线,有的在上色。工作室的正中,摆着一张大画案,是刘振波笔墨耕耘的“农场”,上面有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刘振波说,完成这幅将近4平方米的大画,差不多要再有一个月的时间。他还向我们介绍说,这样太尺幅的画作,市场反响还不错,但每年最多只能画三四幅,一是工笔画本身就是“惺工出细活”,二是时间紧张,“腾不出手来。”

刘振波确实很忙。作为一个画家,自己首要的任务便是绘画创作。我们在刘振波一本翻得卷了边的速写本上,看到他日常积累的大量草图、画稿,虽然非常简单,但确实能够看出是作者用心构思了的。他是镇上的中学教师,教学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在家里运作着一间工作室,绘画、销售、带学生,都是他一手在操持。

刘振波的生活状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他说,在宁晋像他这样作画的,少说也有两千多人。

宁晋的工笔画,最初以临摹复制为主,客观地说,艺术性并不强,那些作品更像是工艺装饰品,在销售方面也不是以艺术价值来决定价格,而是以大批量的商品形式出售。直至目前,许多初学工笔画的年轻人,也是走这样一条路:基本功练习——临摹——销售。就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方面来说,这确实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方法。然而,工笔画作为一种艺术品,如想提高其价格,还是耍在技法、意境、思想、境界、原创性等方面提高其艺术价值。

刘振波是较早作出尝试的人。他在最初涉足工笔画领域时,也是以临摹复制为主,大量的流水线式出品的画作销往北京天津等地。但是油画专业出身的刘振波,并不满足于这样一种现状。在宁晋县深厚的工笔画传统的影响下,他放弃了油画,但是专业的素养又令他不满足于单纯的临摹。从2004年开始,刘振波转型主攻工笔画创作,题材以仕女、人物为主。经过5年多的努力,刘振波在工笔画创作方面,已经有了不小的成绩。市场销售方面,他的创作作品远销山东广东等地,甚至还被外国友人收藏参展获奖方面,他的作品《凤鸣传雅意》曾入选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作品《都市少女》参加在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学院工笔”展;出版个人画册《素心化象》;2008年5月,应广西师大邀请赴桂林举办画展。现在,刘振波已成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刘振波的老师、李清洲先生评价他的画作说:“振波一洗传统陋习,又回避当下浮躁浅薄、神采空乏的潮流,通过自我修持、磨研,给观者呈现了一个崭新的画境,他的画作质朴而颇具神韵,自然而又生动。”

刘振波的成功,得益于他专业美术教育的出身(毕业于邢台学院美术系),更得益于他的勤于思考,肯下苦功。中国画的优劣,除了接法上的差别以外,更多的还要看创作者本身的文化素养、思想境界在画作中的自然流露。刘振波作为一名农民工笔画家,在书法、古典诗词等方面也多有涉猎,这对他的工笔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功夫在画外”。另外他还积极与师友砥砺切磋。比如化纹学社是邢台一批有想法的画家组织的民问绘画组织,刘振波就是其中的会员,他常常与这些同好、师友交流沟通,一起研讨、创作,这对一个偏居乡村的画家来说,是开阔视野、保持艺术敏锐度的重要方式。

刘振波的工作室从1998年创办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了。在这10年里,刘振波培养了百余名农民工笔画作者,有些徒弟已经带起了徒弟,而他自己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间小小的工作室,见证了一个画匠向画家的转变,也为宁晋工笔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责编:宁人)

猜你喜欢

工笔画作画画作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学生画作欣赏
指纹来作画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巧巧手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吴绪经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