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全国生猪生产形势

2010-03-24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224005陈光亚

湖南农业 2010年5期
关键词:补栏肉制品存栏

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224005)虞 华 陈光亚

2010年春节以来,我国商品肉猪价格持续下滑,从春节前的均价12.6元/公斤跌至目前的9.1元/公斤,跌幅达28%,猪粮比已连续多周处于5.5∶1调控目标以下,生猪养殖亏损面不断扩大,生猪生产面临严峻形势,给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带来较大压力。

一、当前生猪生产的严峻形势

1.生猪价格持续下行 据统计,目前全国普通肥猪、三元肥猪均价分别为8.5元/公斤、9.5元/公斤,同比分别下跌了16%和13%;普通苗猪、三元苗猪均价分别为8.7元/公斤和9.1元/公斤,同比分别下跌了19%和24%。

2.猪粮比价急速下滑 2008年全国猪粮比平均为7.6∶1,2009年平均为6.5∶1,养猪处于较好的收益状态,有正常的赢利空间。但2010年春节过后,猪粮比价急速下滑,已经连续多周低于5.5∶1的盈亏警戒线。

3.养猪积极性普遍受挫 目前,毛猪价格降了,而饲料中除了豆粕的价格由春节前的3600元/吨下降到了现在的3200元/吨外,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总体仍处于较高价位,玉米、麸皮价格分别在1770元/吨和1680元/吨,比2009年同期分别上涨了25%和30%。按照国家规定的6∶1的料粮比,毛猪的收购价格也应该在10元/公斤以上,而现在的收购价格为9.1元/公斤,已经低于料粮比的底线。一般养殖户每头猪亏损100元~200元,规模场每头猪亏损100多元。由于行情低迷,子猪补栏积极性受挫,子猪价格持续下跌。

二、猪价持续下跌原因

1.生猪供大于求 受近2年高价位的强劲拉动和各项扶持政策的激励,生猪养殖户积极性高涨,大批社会资金投入生猪行业,规模养殖户剧增,促使生猪养殖户积极补栏,生猪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出栏和存栏量持续增长,各地生猪在春节前后集中出栏,市场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状况。依据国家预警指标来看,我国生猪存栏不得低于4.1亿头,能繁母猪不低于4100万头。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月份,我国生猪存栏4.55亿头,能繁母猪4870万头,均较国家公布的指标高出10%~15%。由于能繁母猪存栏依旧处于高位,对后期猪价造成一定的压力。

2.储备肉投放市场平抑价格 2009年6月,活猪价快速下跌过程中,国家及时启动了三级响应,增加猪肉储备。随着2009年6月增加的储备猪肉到期并逐步投放,加上元旦、春节期间,生猪大量集中出栏,抑制了消费旺盛的春节市场,生猪价格受到控制。

3.市场消费增量不足 居民肉类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牛肉、羊肉、鸡肉等肉制品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猪肉消费增量,加之我国居民有在春节期间储备肉制品的传统,春节过后,大量的储备肉制品仍未消费完,导致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生猪价格显现正常的节后价格波动效应。

三、后期走势分析

从产业内部发展环境看:目前全国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在50%左右,一些地区超过了60%,随着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市场主体悄然发生变化,对市场价格导向反应更趋灵敏。规模养殖场会随着行情变化主动进行适应性调整,与散养户相比,规模养殖场抗风险能力更强,起到“稳压器”作用。目前苗猪和母猪的交易量出现下降迹象,表明盲目扩张的势头已经遏制,生猪产能也将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目前饲料原料价格处于高价位,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子猪价格又处于低位水平,目前补栏增养,养殖成本上行空间有限,市场风险不大。由于2009年冬季气温较常年低,许多近2年才投入养殖业的散户对此准备不足,冬季出生的小猪存活率下降,有可能影响到后几个月的出栏量,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减弱甚至扭转,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子猪减少的程度也超过常年,这都可能影响到后市的供应及价格走势。

从产业外部发展环境看:随着《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预案》机制的逐步完善,将进一步发挥稳定生猪价格的作用,有效防止大起大落。加之我国经济形势的全面回升向好和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居民储备的肉制品消费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猪肉消费总体上呈刚性增长的趋势。预计一段时间内生猪价格会有所上涨。因此,只要引导得当,措施跟上,调控有效,生猪产业后续发展的基础良好。

猜你喜欢

补栏肉制品存栏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苏丹将扩大牲畜和肉制品出口市场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低温肉制品研发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
毛鸡补栏高峰将至 鸡苗开启涨价模式
农村生猪补栏注意事项
农业部发布 2017 年 4 月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
生猪:市场价高势险 补栏仍需理性
生猪价格回暖调动补栏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