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罕见的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R-on-P 1例

2010-02-17刘志宁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窦性室速波群

刘志宁

(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急救中心,河北唐山 063000)

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早。正常人发生室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心肌炎、缺血、低氧、麻醉、手术和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早。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早出现。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亦能诱发室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54 岁,主因心悸拨打“120”。

1.2 现场查体

BP: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语利,呼吸平稳,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四肢活动自如。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未见ST-T改变,短阵舒张晚期室速,频率为80次/min,可见R-on-P 1次。询问病史,患者无任何心脏病史,无吸烟及饮酒史,无胸痛、胸闷,无头昏、乏力,无怕热多汗、体重锐减等。

2 结果

50 mg利多卡因静脉推注后,5%葡萄糖250 ml及利多卡因250 mg 1∶1维持静脉点滴,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并送往医院继续观察。途中患者未再出现上述心律失常,不适症状明显缓解。

3 讨论

3.1 舒张晚期室早的特点

舒张晚期室早的特点为:配对间期较长,室早发生较晚,窦性P波在前,规律发生,P波之后可见宽阔畸形的QRS波群,时限超过0.12 s,ST段与T波的方向和波群主波方向相反。而通常见到的室早是中期室早,提前发生的QRS波群与窦性P波重叠,形态明显增宽、畸形,其后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有时QRS波群可落于后一个窦性P波上,称为R-on-P现象[1-2]。

3.2 处理

舒张晚期室早一般不需药物处理,但出现R-on-P则需用药,有些学者根据临床观察发现R-on-P比R-on-T引发室性心动过速更为多见。因此,不应忽视前一种情况发生室速的可能性,尤其是成对出现的室早,更易形成这种状态。这并非说R-on-T不重要,R-on-T易引起室颤,而R-on-P未见室颤发生者[3-4]的室速持续时间长,易引起阿斯综合征,也容易转变为室颤,对利多卡因的治疗反应也差,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心脏病较重。R-on-P引起室速的机制不明,有的学者提出,心房收缩的机械作用对心室的牵拉可能减低心室内传导组织中异位节奏点的膜电位,降低其阈值,从而引发室速,牵拉也可使局部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但其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5]。

[1]郑道声,鲍含诚,谭允西.心律失常与临床心脏电生理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282.

[2]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0-470.

[3]董燕平,汪慰寒,薛长玲,等.定心汤治疗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伴频发室性早搏100例[J].河北中医,1999,21(6):350.

[4]柯联才.以气为主以血为辅:盛国荣治疗冠心病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1993,28(9):385-386.

[5]王宝祥,董雪梅,陈宝田.定心律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6):395-396.

猜你喜欢

窦性室速波群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的研究进展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导管消融治疗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基于ResNet与BiLSTM的心电QRS波群检测方法
《思考心电图之166》答案
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流出道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特点
读懂体检报告中的“窦性心律不齐”!
《思考心电图之162》答案
静脉滴注索他洛尔治疗特发性室速1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