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眼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护理

2010-02-17张景丽赵翠翠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高龄心脏病高血压

张景丽,赵翠翠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0)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高龄患者手术日趋增多。2005年5月~2009年5月我院眼科收治的52例高龄眼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内眼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年中共收治高龄眼病行各类内眼手术治疗的患者75例,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52例,约占69.67%。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尤为突出的是有1例原发性高血压3级、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52例患者中,男22例,女30例,年龄76~90岁,平均83岁。

典型病例:患者,男,86岁。因老年性白内障入院,询问病史,高血压病史3年,无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等症状,血压24/16 kPa。心电图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改变,左室肥厚劳损,Q-T延长。经内科医师会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Ⅲ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明确诊断后,在内科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生命体征平稳后,实施了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手术顺利结束。术后加强观察,密切注意血压、心律的变化,并复查心电图。术后13 d出院,裸眼视力0.4,矫正视力1.0。

1.2 护理

1.2.1 正确掌握高龄眼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项功能逐渐减退,机体耐受力差,听力下降,反应迟钝,行动缓慢[1],由于视力障碍,而听觉器官代偿性的特殊发达,仅凭借各种声响,即可辨认人,品评人。因高龄,在社会及家庭所处的地位颇受尊重,加之生活及社会经验丰富,遇事常主观少有盲目依从,性格固执、怪癖,对环境适应能力差。住院时眼部症状为主,但同时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因此,对病情观察及处理都较一般眼病患者复杂,临床护理要求较高。

1.2.2 术前准备与护理

1.2.2.1 术前准备 在眼科内眼手术术前常规准备的基础上,对此类患者要详细询问过去病史,协助患者进行全面的相关检查,尤其重视心脏疾患患者的阳性体征的采撷,使每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脏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1.2.2.2 协助医生合理用药 如:阿托品、山莨菪碱有抑制支气管黏膜分泌的作用,故对严重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禁用;对于心脏病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药物治疗,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房颤的患者,应服用地高辛,维持心律在70次/min左右;有频繁早搏者应口服慢心率、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高血压患者则服用降压片、心痛定等药物,将血压控在19/12 kPa左右。

1.2.2.3 认真做好术前访视 患者在手术期间对相关知识的需求较高[2],而实施手术前访视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这种需求[3]。派有工作经验、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的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根据高龄患者心理及身体状况进行有效的沟通,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需求及心理感受,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客观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让患者信心百倍地接受手术。

1.2.3 术后护理

由于高龄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性,术后应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前区疼痛、心悸、气促等,必要时复查心电图,病情严重者给予心电监护以保证患者的安全。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前提,而换药则是防止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关键[4],术后24 h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同时观察视力及眼睛局部的异常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一般要求术后12~24 h后下床活动,少食多餐,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缓泻剂,以免诱发心脏病发作。

1.2.4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患者起着间接治疗的作用,通过调整心态,稳定思想情绪,使其神经体液处于良性状态,可提高患者抗病信心及对疾病的耐受力[5]。高龄眼病患者,同时伴有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病组中的特殊群体,与其他患者比较,临床护理难度大,可见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1.2.4.1 亲情护理 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热情地接待患者,并给予亲切的问候;因患者年龄较大,视力差,行动不方便,生活上给予其周密的照顾;适时地一句鼓励,或送上一杯热水,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加患者的自信,提供清洁、舒适、安静的就医环境,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病室环境让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中接受治疗和护理。

1.2.4.2 个性化护理 不同患者心理活动的差异较大,要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6]。我们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了解其个性化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因是高龄患者,应称其为长辈,态度和蔼。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心理问题较多,担心手术是否安全、疼痛,术后效果怎样,我们应认真倾听并准确回答。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讲解。面对孤独的老人,应加倍关心,格外尊重,护士有时需用善意的谎言告知家人对患者的关心。情绪波动大的患者,应注意倾听,耐心劝慰。

1.2.4.3 争取信任,使患者获得安全感 向患者介绍高超的医疗水平、良好的手术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让患者了解完善治疗方案和可靠护理措施,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结果

52例高龄眼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术后效果满意,全部康复出院。

3 讨论

总之,医护紧密配合,做好以患者为中心的围术期护理,是高龄眼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行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1]毛桂珍.老年患者CT增强扫描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160.

[2]牛树平,李严,陈华,等.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需求[J].上海护理,2007,42(8):750-752.

[3]金雪梅,温香闽.方式手术患者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9):838-839.

[4]郝彩琴,张晓芳,李洁,等.羟基磷灰石眼胎植入术的护理18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36-37.

[5]王文静,侯军华.1例晚期中耳癌合并糖尿病行颞骨扩大切除患者术后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45.

[6]冉敏,冯慧萍,张青梅.复杂眼眶骨折的观察与护理42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35.

猜你喜欢

高龄心脏病高血压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全国高血压日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超高龄瘙痒症1例
Smog in Los Angeles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