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2例蝮蛇咬伤的救治与护理

2010-02-17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蝮蛇蛇毒消肿

阳 涛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

湖南地处南方丘陵地带,蝮蛇咬伤为夏秋季常见病,该病发病急,病势演变快,短期内迅速出现一系列局部及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伤口明显肿胀、刺痛,伴皮下出血性淤斑,早期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出现复视,严重者胸闷、气促、心跳加快、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1]。《外科证治全生集》说:“凡被蛇伤,急敷药,庶不致毒气内攻,流布经络。”我院自2007年以来,收治蝮蛇咬伤患者92例,采用我院自制药蛇伤消肿散局部外敷为主,配合积极的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中,男64例,女28例,年龄9~63岁;咬伤就诊时间 15~30 min者 19例,30 min~2 h者 57例,12~24 h者11例,24 h以上者5例;咬伤部位:手指手背30例,足趾足背56例,其他部位6例;全部病例局部均有牙痕,肿胀,皮下淤斑,刺痛或麻木感,具有全身中毒症状者29例;肿胀范围在5 cm以内者19例,5~10 cm者47例,超过10 cm者26例。

1.2 急救与治疗措施

1.2.1 切断毒素吸收途径

蝮蛇咬伤者毒素可从伤口经淋巴、血液迅速进入体内,危及生命,因此迅速阻断毒素吸收尤为重要。对于蛇咬伤不超过30 min者,立即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伤肢制动,肢体下垂低于心脏水平,距伤口5~10 cm处缚扎肢体,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回流但不影响远端动脉血运为宜。每隔30分钟放松2~3 min,以灭菌皂水清洗伤口,然后用1∶5 000高锰酸钾液反复冲洗伤口。在无菌操作下,沿蛇牙咬痕处作“-”或“+”切口,用拔罐治疗仪(北京康达五洲医疗器械中心产)或拔火罐在针口和伤口处作局部负压吸引,吸出“黄水”(蛇毒与组织液混合物)[2],发现毒牙残留时,取出毒牙,予以清创。伤口处理后,用0.25% 普鲁卡因注射液40~100 ml加入地塞米松5 mg在伤处近心端作肢体环状封闭,以阻止毒素扩散(用前先做过敏试验);或用胰蛋白酶2 000 U加入0.25%普鲁卡因注射液20~50 ml,在伤口周围作局部浸润注射,并在伤处近心端作肢体环状封闭[3]。蝮蛇咬伤后就诊时间不超过12 h者,给予扩创排毒,肿胀部位切开引流,患肢下垂,患处周围予冰袋冷敷。

1.2.2 蛇伤消肿散的应用

我院自制药蛇伤消肿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疏通经络之功效[4],取生南星 150 g、雄黄90 g、生川柏 180 g、丹皮180 g、白芷150 g、夏枯草120 g,共研细末,用白醋调成糊状药饼,厚1.5~2.0 cm,宽度以超出肿胀范围上下各5~7 cm为宜,单层纱布包裹,直接敷于肿胀部位,用绷带包扎固定。蛇咬伤切口处不宜包扎,用凡士林纱布单层覆盖,避免暴露在空气中,每日更换1次。

1.2.3 抗蛇毒血清的应用

抗蝮蛇毒血清注入患者体内,可跟踪分布在体内游离的蛇毒并与之相结合,中和游离毒素,使其对人体组织细胞失去破坏作用[5]。用药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常用量为6 000 U,小儿剂量同成人,妊娠患者也可使用,并无禁忌。用药过程中每隔2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若出现持续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凝血机制障碍,提示抗蛇毒血清剂量不足,可重复使用3 000~6 000U,重症可使用9 000 U。采用舒氏三法叠用[6],即过敏试验、治疗、脱敏三项同时进行可争取治疗时间,简化护理工作。抗蛇毒血清皮试阴性者用药时亦可能出现血清反应,且与剂量大小成正比。

1.2.4 全身支持治疗

危重及伴有呼吸麻痹,心肾衰竭者,在处理伤口的同时,迅速给予气管插管,吸痰,高频供氧,开放两组静脉通道及导尿等,配合给予抗感染,抗过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1.3 护理与观察

1.3.1 情志护理

患者因遭受意外伤害和剧烈的疼痛,常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惧心理。我们首先解除患者的痛苦,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本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对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均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1.3.2 饮食护理

如无呼吸困难及心肾并发症则不须限制饮食。宜多饮水,每日2 500~3 000 ml,以助利尿排毒。饮食可清淡、易消化,忌荤腥发物及葱、蒜、椒、酒等刺激性食物,适当多食粗纤维之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蛇毒内结。

1.3.3 伤口皮肤观察

伤口每日按外科常规换药,以0.9%盐水、2%双氧水、75%酒精依次清洗伤口防止感染。外敷蛇伤消肿散后,密切观察局部皮肤肿胀程度、皮肤颜色、有无水疱、血疱、有无疼痛感。发现7例患者敷药后局部出现皮肤发红,伴有密集针尖样丘疹,瘙痒明显,系生南星所致皮肤过敏,予矾冰液湿敷每日2次,局部外用地塞米松软膏,配合内服扑尔敏8 mg,连续3 d,丘疹渐退,瘙痒减轻。

1.3.4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1.3.4.1 呼吸功能的观察及护理 蝮蛇咬伤者需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节律改变时,迅速建立人工气道及高频呼吸机进行抢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者,每日行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及气管通畅,无分泌物积聚,常规用0.9%盐水20 ml,庆大霉素4万U,糜蛋白酶1 500 U气管内滴入每小时1次,每次1~2 ml,可保持气管内湿化,稀释痰液。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次不超过15 s,需多次吸痰者可在间歇时给予通气4~5次后进行,避免发生缺氧。每小时行背部拍打后气管吸引,严防坠积性肺炎发生。

1.3.4.2 对瞳孔及意识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复视、睑下垂、昏迷、吞咽困难的发生,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常规行头部冰枕,20%甘露醇降颅压,保护脑细胞功能,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

1.3.4.3 对尿液的观察 观察患者尿液量及颜色,有无尿少、尿频、尿血等。准确记录尿量是监测肾功能及血容量变化的最简单措施,可作为补液的依据。

1.3.5 健康知识宣教

搞好环境卫生,清除杂草,堵塞洞穴,使蛇类无藏身之地,积极开展捕杀毒蛇工作。野外、田间作业或夜间行走时应注意安全保护和照明,可用“打草惊蛇”等工作防避蝮蛇咬伤。蛇咬伤后勿慌忙乱跑,应沉着镇定,就地结扎患肢,及时就诊,转运过程中伤口不应高于心脏平面。

2 结果

通过对本组92例患者的观察,局部外敷蛇伤消肿散24 h,肿胀范围缩小5 cm者49例,缩小4 cm者30例,缩小3 cm者9例,4例效果不明显;敷药48 h,肿胀范围缩小7 cm者68例,缩小5 cm者17例,缩小3 cm者7例;所有患者均诉疼痛明显减轻。最短换药时间2 d,最长换药时间7 d,所有伤口均全部消肿。

3 讨论

蝮蛇咬伤始于局部,蛇毒对组织的损害可导致一系列局部中毒症状,继而进行性发展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在最短时间内对局部伤口进行处理,应用蛇伤消肿散外敷可有效阻断蛇毒传播,防止毒素对全身组织器官的损害,降低死亡率。护理上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防止病情突变。

[1]李宏为,朱正纲,张圣道.新编外科临床诊疗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9.

[2]钟健荣,高鄂.拔罐治疗仪在毒蛇咬伤早期的应用与疗效[J].蛇志,2009,2(20):129-130.

[3]陈宗跃.毒蛇咬伤的急救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6(7):2517-2518.

[4]贺菊乔.蛇伤消肿散外敷治疗蝮蛇咬伤67例[J].中医杂志,1997,38(10):619.

[5]舒普荣.蛇伤治疗[M].南昌:江西科学出版社,1991:62.

[6]刘佩璇.47例毒蛇咬伤急诊救治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1):652.

猜你喜欢

蝮蛇蛇毒消肿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蛇毒组学与抗毒素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抗蛇毒血清效价评估中的应用
蛇血蛇胆蛇毒引病来
40年坚守只为2万条蝮蛇有个家
注射蛇毒却不死的人
快乐的发现
万蛇之岛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刺蛙的营救
消肿破瘀饮配合西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