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副鼻窦检查中的价值

2010-02-17王国庆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窦口状位轴位

王国庆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铁路医院CT室,内蒙古通辽 028000)

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为目前临床鼻窦检查的常用方法。2008年6月~2009年5月我院对26例患者进行直接冠状位扫描,并运用多层面重建(MPR)技术得到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多平面重建图像,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副鼻窦检查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26例副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4~71岁,平均36.1岁。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双排螺旋CT机进行CT扫描。轴位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下颌至额窦上方。扫描条件为120 kV,80 mA,层厚5 mm,螺距0.75,先做标准横轴位重建,再进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观察窦腔、窦口及周围软组织,窦壁骨质情况。重建层厚、间隔为3 mm。软组织窗位35、窗宽400,骨窗窗位400、窗宽200。直接冠状位扫描时,用冠状位头托,患者头过伸后仰,条件120 kV,80 mA,层厚5 mm,层间距5 mm,倾斜角度为15°~25°,显示图像用软组织窗观察窦腔、窦口及周围软组织,用骨窗观察窦壁骨质情况。

2 结果

本组26例中,副鼻窦炎19例,上颌窦息肉4例,未发现异常3例。单纯横断面扫描难以满足临床诊治需要,特别是需了解病变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时,不仅需要轴位图像,更需要冠状位图像。MPR是一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得到标准冠状位及斜冠状位、矢状位图像,清楚显示各鼻窦窦口及窦壁情况,可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尤其适用于儿童、年老体弱以及颈椎病患者。MPR图像能从不同切面显示鼻、鼻咽及副鼻窦解剖结构,从多方位观察病灶部位、范围,并能从多方位判断气道受压、阻塞及狭窄程度。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在副鼻窦疾病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以来,副鼻窦CT检查显得越来越重要。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能清晰显示解剖结构和副鼻窦各窦口通畅情况,是目前常用的鼻窦检查方法[1-2]。但冠状位扫描时需要将机架倾斜15°~25°,得到的图像往往是斜冠状位,难以得到标准冠状位图像,特别是扫描时需用冠状位头托,头后仰,对于儿童、老年人、脊柱畸形患者、颈椎病及内耳眩晕患者这种特殊体位难以忍受,配合困难,难以保证图像质量。MSCT多平面(MPR)重建技术能从各个角度观察腔窦壁及腔窦内的解剖结构、解剖变异,不仅能够多方向观察病变累及副鼻窦范围及程度,也能显示鼻中隔,以及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的解剖结构、解剖变异,副鼻窦开口,能为鼻内镜手术提供清晰图像,而且可以根据窦口、窦腔情况任意重建鼻内镜需要的图像[3]。MPR图像是在轴位扫描的基础上经过重建技术产生,轴位扫描时患者仰卧位,平躺,体位比较舒适,适用于各种人群检查[4]。通过本组病例观察表明,MPR能得到标准冠状位及斜冠状位、矢状位图像,清楚显示各鼻窦窦口及窦壁情况,可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其解剖结构和病变的范围。单纯横轴位、矢状位或冠状位图像显示副鼻窦结构空间定位、鼻窦病变范围和程度欠准确,而多平面重建得到的MPR图像克服了这一局限性,可全面地显示窦腔结构中的解剖结构与变异,因此,重组冠状位图像可获得与直接冠状位扫描相同的图像效果,可以取代直接冠状位扫描,为鼻副窦炎及其原因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另外扫描时患者体位舒适,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总之,CT扫描副鼻窦多平面重建图像在许多方面优于直接冠状位扫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跃珍,李睿.副鼻窦CT两种扫描方法的比较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2,9(5):324.

[2]周康荣.胸颈面部CT[M].上海: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317.

[3]萧璧军,郎军添,王海青,等.冠状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鼻科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10):439-441.

[4]李院华,胡爱生,康红祥.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4,19(12):899-900.

[5]项晓俊,文建军.212例副鼻窦CT影像中鼻道窦口复合体常见解剖变异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77-78.

猜你喜欢

窦口状位轴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检影模拟练习眼操作及跨骑法散光轴位验证
鼻内镜下球囊扩张窦口成型术
利用OPD scan 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薄层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MRI研究
正常成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关系
颈椎矢状位形态与颈椎退变性疾病关系
鼻内镜术后影响上颌窦口引流的相关因素分析
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结构及变异相关疾病分析
DR跟骨俯卧轴位投照对跟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