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应对策略
——基于浙江部分乡镇农民的调查与思考

2010-02-17邱雪梅徐君

职教论坛 2010年34期
关键词:农民培训农村

□邱雪梅 徐君

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应对策略
——基于浙江部分乡镇农民的调查与思考

□邱雪梅 徐君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弱势群体对教育的需求日益高涨。为使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课题组在浙江部分乡镇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相关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加大教育投入,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服务领域;创新教育模式,实施“多教结合”;注重教育的有效性,确保教育质量。从而满足农村弱势群体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持续地发展。

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对策

农村弱势群体是指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农村居民的集合体。[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加大,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他们对教育的需求也日渐提高。为使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更具针对性、有效性,我们“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需求与教育服务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6月至10月在浙江组织了以“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需求”为主题的调研。本调研力求全面、详细掌握和了解农村弱势群体教育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有效开展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劳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案

(一)问卷设计

对本课题的研究共设计了A、B两份问卷,A卷分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经济收入和生存状态、子女的教育情况、家庭自我发展能力情况、教育需求和技能培训方面等5个一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作为预调查卷,在金华市周边县、区进行了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对A卷进行了删减和归并,把47个二级指标减为32个,形成了B卷。本次调查采用B卷,所有数据的分析均依据B卷。

(二)调查方案

本次调查课题组成员选取了浙江永康、浦江、乐清等县(市)相对比较贫穷落后的石注、钱仓、龙山、西溪等乡镇的农村进行,随机选择一些在当地年龄为18至60周岁,收入较低的农民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29份,有效率为91.12%。从调查对象的选择、问卷回收数量及有效性上看,本次调查在反映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问题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需求是基于他们特殊的社会地位、生活内容、生活经验和发展目标而产生的,只有当他们自觉意识到所处的地位不利或者需要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时才会产生学习的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弱势群体意识到,知识技能是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改变其弱势现状,必须要获得相关的知识,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的多渠道需求

经费的支持是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对农村弱势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4.8%的人认为参加教育培训的经费应该由政府或组织者来承担更为合理,17.1%认为教育培训的经费应该由受教育者本人承担,还有13.4%选择由政府、组织者以及个人共同承担教育经费。在“你认为在农村弱势群体教育培训方面政府或社会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加强”这一问题中,有23.4%的人选择应该增加教育和培训经费。

(二)教育条件、资源的优越性需求

人力、物力资源是顺利开展教育的重要保障,需要政府与社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在参与调查的农村弱势群体中,有30.2%的人认为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村弱势群体教育和培训工作并不重视,11.4%的人对目前教育培训的办学条件不满意,12.3%的人对教育资源的优越性有着更高的需求,17.1%的人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在教育与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加强。

(三)教育培训内容的丰富性需求

开展什么样的教育是农民与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农村弱势群体的调查中表明,有13.9%的人认为目前教育培训的内容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在问及需要开展哪些方面的教育培训的调查中,得到的答案是丰富多样的:其中对教育内容的需求从高到低排序,分别包括生活常识39.5%、心理健康教育30.0%、法律知识21.0%、文化基础知识16.7%等。对技能培训内容的需求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养殖和栽培技能42.4%、土木建筑工程技能36.3%、电脑操作技能11.0%、经营管理技能9.3%等。

(四)教育层次、类型与培训形式的多样化需求

怎样开展教育才能深受农村弱势群体的喜欢,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本次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调查的情况看,由于农村弱势群体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对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与培训形式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从农村弱势群体对教育层次的需求来看,42.5%的人最需要初中层次的教育,33.2%的人希望得到高中层次的教育,另外还有8.5%和15.8%的人分别需要小学和大专以上的教育;从农村弱势群体对教育类型的需求来看,有55.7%的人最喜欢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或电视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学习,26.6%的人希望得到专家的上门指导,愿意接受脱产学习的有10.1%,选择自学者只有5.0%;从对培训形式的需求来看,农村弱势群体更多地喜欢“师傅手把手教”和通过“网上虚拟实践”的形式来进行技能学习,分别占39.1%和29.4%,其他分别有9.0%和8.9%人喜欢采用电视观摩和现场观摩的形式。与此同时,有70.1%的人认为,目前农村教育的层次、类型和培训形式还比较单一,尚待改进。

(五)教育质量的高效性需求

开展教育培训是服务农村弱势群体的重要手段,有效与否是检验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服务是否到位与成功的重要方面。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教育期望较高。在问及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时,有39.5%的人选择可以增加收入,29.2%的人认为可以掌握技能,15.0%的人认为能提高自身素质。另外,有46.4%的人认为参加教育培训后可以帮助自己就业,而有53.6%的人认为参加教育培训后对自己的就业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说明这些被调查者对现在的培训不满意,对培训的质量要求较高。同时,有66.4%的人认为目前农村弱势群体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都亟待改进和提高。甚至有31.0%的人认为政府组织技能培训没有必要,所有这些都说明教育培训并没有给农村弱势群体带来满意的效果。

三、满足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需求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教育投入,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2]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工作很难开展,各级政府和社会必须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在美国,财政实行联邦、州、地方三级预算制度,农村教育经费由联邦、州、学区三级政府共同分担,联邦和州政府对地方学区教育拨款补助,有效弥补了某些农村地区教育的不利处境。而日本的农村教育经费也是由中央、都道府县、农村三级共同分担,对农村教育的经费补助成为日本中央教育经费的最大使命和国家教育财政的中心任务。[3]根据我国的国情,第一,我国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起一个从中央、省到地方的三级经费管理机制,以政策的形式来确保农村弱势群体教育经费的落实。第二,增强教育公益性,降低受教育费用。农村弱势群体收入低下,所能承受的教育费用有限,政府、社会和教育机构应该承担更多的教育费用,减轻农民参加教育的负担,使更多农村弱势群体可以接受教育。梁漱溟当年在邹平的乡村建设研究站得到了政府的热烈支持,并得到政府划拨的10万元作为开办经费,学生在院期间除供给膳食外,月发津贴10元。[4]这些措施在当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参加教育的热情。第三,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政府除了要制定优惠政策外,还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在农村举办教育及职业培训,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要鼓励兴办乡镇企业,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实行产教合一,校企结合,将教育工作与经济创收并举,不断增强农村自主发展、自我发展的功能,以弥补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

(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一直致力于城市,农村教育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教育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民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也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一环。高质、高效开展农村教育,迫切需要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需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种有利于教育活动的人、才、物资源,发挥各类资源的教育功能。第一,政府和社会要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资源分配原则,加大教育资源在农村教育中的倾斜力度,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较为集中的贫困地区,要着力改善教育条件,完善教育设施,优化教育环境,实现城乡教育工作齐步走。第二,实现教育社会化。加强学校与乡村之间的双向沟通和服务,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为农村教育服务。陶行知曾经提出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一切伸张到整个社会中去,“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须办“将工厂、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新型学校。[5]乡村学校可将各种教育资源,如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向农民们开放,乡村也可以在学校及社会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图书室、阅览室、展览馆,方便农民参加学习。第三,加强农村教育师资建设。毛泽东曾经强调,从事农民教育的教师要贴近农村生活实际,并且可以就地选拔,边教边学。晏阳初在定县教育实验中,每年约有120人奔赴定县农村任教,其中,曾在国外留学、学有专长和国内大学毕业生占50%,七年内参加过实验区工作的有400人左右。[6]这批知识分子的身先士卒,推动了农村教育运动的蓬勃兴起。因此,我国政府与各类农村教育服务机构要注重建立健全农村教师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体系,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尽可能使各类人才为农村教育服务,可以从农民中选拔文化水平较高者担当扫盲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高校、企业的各类专业人才,对农民开展各种短期培训和讲座;可以聘请各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农业推广机构的人员作为农村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鼓励城镇学校中热爱农村教育的教师,利用假期组织流动性的农村教育活动;还可以广泛从社会上招聘农艺师、兽医师、机械师以及会计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担当教师。

(三)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服务领域

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弱势群体对教育内容从技能培训、学历补偿教育、法律法规、生活常识以及心理辅导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来设置教育内容。第一,传统扫盲与功能性扫盲并重,注重技能培养。教育不仅承担着普及、传递文化知识的任务,同时还要担负起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提升职业技能的责任。梁漱溟当年在邹平乡村办有许多成人训练班,除了识字教育以外,对生产技能教育、精神陶冶、音乐教育、社会改良事业、社会建设事业也颇为重视。不仅关注农民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还注重科学技能的培养,使他们掌握就业致富本领,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第二,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普及农业科技教育。教育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突出。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它可以促进科技开发、知识创新,把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在农民教育中,也要增加科技含量的比重,把最新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村弱势群体,使他们成为具有现代科技水平的智能的劳动力,成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民。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加强法制教育。法律规定人人平等,但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种种妨碍弱势群体行使平等权利的消极因素,侵害他们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在法制社会,法律是弱势群体的“护衣宝杖”,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识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十分必要的。第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化更加明显,贫富差距逐渐加大,农村弱势群体心理问题日益凸现,其心理状况及特征,诸如敏感性、脆弱性、动荡性、仇富心理和被剥夺感等日趋明显。农村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逐渐增多,给社会增添了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因此,在农村弱势群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这也是晏阳初针对当时中国农民的教育需求提出的“四大教育”内容,现在仍然值得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四)创新教育模式,实施“多教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只脚长,一只脚短”的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校课堂教学,轻社会课外学习,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而农村弱势群体对教育层次、教育培训形式、教育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我们要打开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桎梏,创新教育模式。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就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在他的指导下,各抗日根据地的读报组、识字组、夜校、民教馆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使农民接受教育,毛泽东在农民教育中也运用了他的游击战术:缩小“正规军”,把学校、教师、学生都统统“化整为零”;“把整个边区变做一个大学校,每一个乡就是一个学校。所有的老百姓和干部在这个大学校里学习生产、学习文化。”[7]晏阳初在平民教育实验中采取了“三大方式”——“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他说:“至于我们的对象除去使青年人(学校式)、成人老人(社会式)、旧式妇女(家庭式)都受教育外,更有广大青年农民的普遍性的教育。”[8]因此,我们在农村弱势群体教育培训中,要注意“多教结合”。首先,初级教育与中高级教育相结合,根据受教育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的不同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对于一些文化程度比较低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可以以比较低层次的扫盲教育为主,对于已经接受过初级教育的青少年可以以中等教育为主,而对于有更高层次需求的人们要尽力满足他们对高等知识技能学习的愿望。其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要真正实现教育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服务功能,就要努力使教育教学走出学校,走出课堂,让农民可以随时学,随地学,使更多的农村弱势群体可以接受教育。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手脑并用”。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手脑并用”的原则,突出实践性。教学形式要直观、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师可以边讲解、边示范,要注重农村弱势群体亲自动手学习,使农村弱势群体在“做中学”,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技术。

(五)注重教育的有效性,确保教育质量

农村教育的针对性、实际性、应用性、有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服务农村弱势群体目标的达成与否,严重影响农村弱势群体教育质量。毛泽东指出:“要联系群众,就是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9]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又一次强调教育农民必须根据农村人民的需要进行。毛泽东同志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教育应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办农民需要的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应立足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经验,提高教育的实际性;应把办学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真正使农民可以学以致用,提高教育的应用性;应做好教学的监督和效果检验工作,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教育只有切合农村弱势群体的实际,符合农民的特点和需要,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确保教育质量,从而真正实现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服务的目的。

总之,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调查表明,农村弱势群体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况和旺盛的教育需求,我们要积极给予引导,整合各种资源,创造一切条件,不断满足他们日益高涨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从而全面提升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

[1]冯书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J].人民论坛,2005,(2):41-42.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30/info1280446539090830.htm.

[3]李勇,苏惠.新农村教育服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13,116.

[4]武宗义.梁漱溟和他的乡村建设运动[EB/OL].http://dzrb.dzwww.com/dazk/ws/t20060315_1386820.htm,2006-05-04/1998-10-04.

[5]周志毅.传统、理想与现实的变奏——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变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40-44.

[6]吴洪成.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述评[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2):13-17.

[7][9]李金枝.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新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J].职教通讯,2006(12):20-21,35.

[8]赵晓林.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现实启迪[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2):124-128.

责任编辑 肖称萍

邱雪梅(1985-),女,山东济南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徐君,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

本文系2008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需求与教育服务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A08CGJY007Z,课题主持人:徐君。

G720

A

1001-7518(2010)34-0039-04

猜你喜欢

农民培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