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中国煤炭市场分析

2010-02-14周景军

中国煤炭 2010年5期
关键词:炼焦煤煤炭市场煤炭

周景军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河南省平顶山市,467000)

★专题论坛——煤炭市场预测 ★

2010年中国煤炭市场分析

周景军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河南省平顶山市,467000)

分析了2010年春节前中国煤炭短缺的原因,认为春节后市场疲软属正常的周期性波动,预测了后3个季度煤炭市场供求和走势。

煤炭市场 预测 中国 2010年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eals with the reasons behind the coal supply shortages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in this country in 2010.According to the author,the weak coal market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this year finds its roots in normal market fluctuation.Besides,the author also makes forecasts for the coal market supply-demands and their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latter three quarters of this year.

Key wordscoal market,forecast,China,the year 2010

进入2010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就像是坐上了过山车——春节前,煤炭资源严重短缺、价格飞涨;节后煤炭市场迅速降温,煤价大跌、无人问津。2010年煤炭市场走势将会如何演绎?以下是笔者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内煤炭市场发展趋势的一点分析。

1 春节前煤炭短缺的成因分析

春节前,国内煤炭市场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1)全球经济复苏增加需求。为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冲击,2009年,世界各国和主要经济体均采取了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拉动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谷底。经济增长必然拉动包括煤炭需求在内的能源需求高速增长。

(2)采暖用煤需求超预期增长。今年冬季来得早、气温低、持续时间长,冬季采暖用煤需求大大超出预期。

(3)煤炭消费行业生产热情高涨。中国人历来就有争创一季度开门红的传统,2010年自然不能例外。进入一季度,下游用煤行业开足马力组织生产,电力需求大幅增长,给本就有些偏热的煤炭需求火上浇油。

1.2 煤炭储备偏低

(1)可供储备的煤炭资源不多。2009年,煤炭企业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普遍较好,个别企业甚至面临超生产能力的问题。临近年底,煤炭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煤炭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可供冬季储备的煤炭资源不足。

(2)下游用煤行业对严寒天气缺乏准备。冬季是动力煤消费旺季,煤炭需求季节性增长本在预料之中,但今年冬季寒流来势之猛、气温之低,却令煤炭消费行业始料不及。受严寒天气影响,冬季采暖用煤需求增长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冬储煤炭资源不足矛盾凸显。

1.3 煤炭有效生产能力下降

2009年,山西省通过对小煤矿进行关闭、兼并、整合、重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得到煤炭行业和监管机构的普遍认可,被誉为煤炭行业治理整顿的“山西模式”,内蒙、河南、河北等主要产煤省 (区)纷纷效仿。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各地陆续对小煤矿进行停产整合。整合期间,小煤矿的落后生产能力已经被淘汰,但矿井改造、升级需要时间,先进生产能力一时还不能形成,煤炭行业有效生产能力不足。

1.4 受动力煤市场拖累,炼焦煤资源“被短缺”

一季度天气寒冷,建筑施工活动减少,本是炼焦煤市场淡季,但由于动力煤资源严重短缺,保电煤成了政府、铁路、煤矿重要的政治任务。为解决电煤资源不足问题,大量炼焦煤被送进电厂发电,对炼焦煤市场大量“抽血”,人为造成了炼焦煤资源短缺现象。

2 春节后市场疲软属正常的周期性波动

2.1 春节长假期间煤炭消费需求周期性下降

春节期间,工厂放假、工地停工,国内电力、钢材、水泥等下游需求大幅减少,煤炭消费需求萎缩。每年春节长假过后,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社会库存都会大幅增加,这是煤炭市场正常的季节性波动。

2.2 非电力行业正常的煤炭需求受到抑制

受保电煤政策影响,冶金、水泥、化工等非电力行业正常的煤炭需求得不到保障,陷入政策不支持、煤矿不供给、铁路不给运的困境,年关将至,一些企业只好提前放假以减少运营成本,煤炭需求“被”下降。

2.3 煤炭产量有所增加

一是进入2010年,煤炭企业争创一季度开门红热情高涨,生产积极性增加;二是受高煤价利益驱动,一些地区小煤矿死灰复燃,以技改为名,偷采煤炭,或夜晚偷偷生产;三是保电煤给西部地区提供了充足的铁路运力,一些长期受运力制约的西部煤炭企业生产能力充分释放,产量大幅增加。

2.4 煤炭进口激增

国内煤炭资源紧张,下游行业不得不到国际市场寻找资源。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口煤炭总量达到2919万t,同比增长270%。

3 后3个季度国内煤炭市场走势分析

进入3月份以来,工业企业、建设工地逐步恢复正常生产,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产品需求渐趋常态,煤炭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再度显现。到一季度末,全国主要电厂煤炭库存下降到12天,钢铁行业炼焦煤需求逐步恢复供需平衡的正常水平,国内煤炭市场总体呈现“紧平衡”的市场格局。那么2010年后3个季度,国内煤炭市场又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3.1 从政策层面来看,市场环境对煤炭行业相对有利

3.1.1 财税政策基调不变

2010年4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后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着力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从一季度以来的中央经济政策导向来看,近期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刺激政策不会马上退出。

3.1.2 投资增速可能放缓,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2010年,中央政府制订了严控新上项目、重点完成在建项目、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投资政策。受此影响,2010年国内基本建设投资增速可能放缓,但投资总额仍会继续增长。此外,尽管中央政府提出了控制投资适度增长的目标,但地方政府投资热情依然高涨,近期许多省市提出了大规模的政府投资计划,可能引发新的投资需求。考虑2009年我国投资规模的巨大增长,2010年投资规模的基数已经被大幅提升,只要投资规模保持适度增长,就足以支撑建筑、钢材、水泥等下游行业健康发展。

3.1.3 房地产市场调控对炼焦煤市场中短期利好

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比较严重的泡沫已经在业内达成广泛共识。一线城市房价井喷式上涨将使房地产行业面临更加严厉的调控。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是抑制需求与增加供给双管齐下。短期来看,增加土地供应、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将对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构成直接利好。

长期来看,如果房地产市场调控得当,对房地产及上游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均有利,如果抑制需求出现矫枉过正,就可能影响对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并对上游的煤炭行业产生不利影响,需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导向。

3.1.4 扩内需必然增加能源需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深化,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各工业生产部门面临的普遍问题。过去,我国解决剩余产品去向的措施主要是扩大出口。然而,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国际市场逐步趋于饱和,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市场消费能力下降,贸易摩擦增多,我国出口贸易环境急剧恶化,通过继续扩大出口来消化国内产能变得越来越困难。未来我国持续增长的生产能力将主要依靠扩大内需加以解决。

所谓内需,无非是汽车、家电、住房、服装、餐饮消费等。而这些需求无一例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拉动煤炭等能源需求增长。

3.1.5 城镇化进程加快,将拉动煤炭需求持续增长

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农民的数量——推进城镇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城镇化将替代工业化,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统计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人均能源消费水平是农村人口的3倍左右,城镇化进程加快必将拉动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城镇化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将对钢铁、水泥等建材行业形成持续支撑。

3.1.6 放宽垄断行业市场准入或引发新一轮投资潮

楼市疯狂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狭窄。当前,国内金融、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等垄断行业均对民间资本设置了或明或暗的层层壁垒,多数民间资本只能选择非垄断行业进行投资,从而形成了竞争性行业被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垄断行业资源紧张、存在超额收益,民间资本闲置、大量热钱涌入楼市的怪现象。

从政策层面来看,促进民间投资的“新36条”将于近期发布,民间资本的投资范围和投资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而对一些垄断行业开放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则可能引发新一轮投资潮。

3.2 市场供求分析

3.2.1 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09年,我国煤炭产量30.5亿t,加上净进口1亿t,国内煤炭表观消费量31.5亿t。其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4个主要用煤行业耗煤24.6亿t。若四大行业分别按1.0,1.0,0.9,0.5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计算,预计2010年新增煤炭需求2.2亿t左右,考虑其他用煤需求增长0.6亿t左右,2010年国内煤炭消费需求预计增长2.8亿t左右,煤炭表观消费量约为33.3亿t左右。

3.2.2 2010年国内煤炭产量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增幅在2.5~3亿t

年初,主要产煤省 (区)对小煤矿进行停产整合,对煤炭产量影响较大。下半年,随着整合进程的逐步深入,整合后的煤炭产能释放速度可能加快。但小煤矿整合工作政策性强,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未来煤炭产能释放的强度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2.3 国际煤价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煤炭进口增长

从进口煤价格来看,一季度进口煤价明显高于国内重点合同煤价,这表明,煤炭进口量增长的原因是国内资源供应不足而非进口煤价格存在优势。目前国际市场上动力煤离岸价 (FOB)在90~100美元/t之间 (长协价98美元/t签约可能性较大);炼焦煤长协 FOB价则在200美元/t左右 (现货价格更高),从煤炭产地绝对煤价水平来看,国际煤价略低于国内煤价。但若从国际市场进口煤炭,加上运费、税金等费用后,到岸煤价就会高于国内煤价。在此价格水平下,只要国内煤炭资源能够保障供给,国内煤炭消费企业将优先采购国内资源;只有当国内煤炭资源不能保障市场需求或煤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时,国内用煤企业才会增加进口煤用量。

3.3 2010年煤炭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010年前 3个季度国内煤炭市场仍将呈现“紧平衡”的市场格局,不同行业、品种受季节、天气和政策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局部、阶段性的短缺或相对宽松。四季度,国内煤炭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将主要来自煤炭产能释放程度的不确定性。

3.3.1 动力煤市场

(1)在需求方面。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总体向好,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国内外机构普遍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9%以上。现阶段,制造业仍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世界工厂的国际定位,决定了经济总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必将拉动电力及能源需求的同步增长。

(2)在供给方面。受小煤矿整合、煤矿事故频发等因素影响,上半年煤炭产量增长不会太快。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逐步深入,国际市场对动力煤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回升,国内用煤企业增加煤炭进口的难度加大。

(3)从替代能源发展情况来看。核电、水电技术相对成熟,但受资源条件、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限制,短期内增幅有限;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在技术水平、成本控制方面尚不成熟,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将会受到限制。

(4)从运输保障能力来看。铁路运力瓶颈依然存在。春运过后,铁路货运将逐步恢复正常状态,保电煤时期和春节期间运力宽松的状况已不复存在,运输瓶颈制约仍将对区域煤炭市场供求关系产生较大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后3个季度,国内动力煤市场可能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4 -6月份,国内动力煤市场将呈现淡季不淡、资源前紧后缓、总体平衡 (或偏紧)的市场格局。其中4月份市场需求仍将大于供给,动力煤市场库存继续下降,资源紧张状况可能进一步加剧。5、6月份,随着天气转暖,尽管经济增长继续拉动电力等下游需求增长,但采暖用煤、用电需求消失,加上雨水充足、水电出力增多,动力煤需求将保持相对较低水平;在供给方面,重点煤矿新矿井陆续投产,小煤矿整合后产能开始逐步释放,煤炭供给可能增加,煤炭资源紧张局面可能有所缓解。但7、8月份夏季用电高峰即将到来,电厂夏季储备需求开始启动,动力煤市场仍然有望维持供需基本平衡或偏紧格局。

第二阶段是7-8月份,夏季用电高峰到来,电力用煤需求大幅增长,动力煤市场进入消费旺季,煤炭资源紧张状况可能进一步加剧。

第三阶段是9-12月份,动力煤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山西、内蒙、河南等煤炭资源整合地区产能释放。若小煤矿整合后产能合理、均衡释放,则煤炭市场仍然有望维持“紧平衡”格局;若出现煤炭产能集中释放和产量超预期增长,煤炭市场就可能供大于求。

3.3.2 炼焦精煤市场

(1)在需求方面,下游钢材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板材需求将会继续增长。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汽车、家电、机械制造、造船等行业都会继续增长,板材需求仍有增长空间。

建筑钢材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建筑钢材市场需求可以划分成房地产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2个细分市场。

近期国家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短期来看,在抑制需求的同时,增加供给仍然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预计短时间内房地产行业钢材需求尚不会出现较大下滑,甚至可能继续增长。

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财政、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将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将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但一方面,在建重点工程规模庞大,需要继续投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资热情依然高涨,近期频频发布的区域经济振兴规划可能形成新的基本建设投资热点,基础设施建设用钢需求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2)在供给方面,国内炼焦煤资源增量不大,进口炼焦煤资源对国内市场影响将小于2009年。

我国炼焦煤资源相对稀缺,近期国内市场炼焦煤资源增量不大。国际炼焦煤市场上,受全球经济复苏拉动,国际钢材市场需求持续回暖,钢材产量持续增长,钢材价格稳步回升。预计2010年国际钢材市场将延续这种回升势头,国际钢材产量增长将会大量消化国际市场炼焦煤资源,可供中国进口的炼焦煤资源可能减少。国际钢铁协会预测,2010年全球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钢铁表观消费量有望增长13%,全球焦精煤需求增量在6000万t左右,而全球炼焦煤贸易总量只有2亿t左右。

总之,2010年后3个季度,炼焦精煤市场大部分时间里会呈现“紧平衡”的市场格局。其中, 4月份仍将以消化钢材、煤焦库存为主,5月份开始,炼焦煤市场可能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炼焦煤价格存在一定上涨空间。当然,下半年炼焦精煤市场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山西、河南等省小煤矿整合后的产能释放、国家经济刺激政策退出速度和对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力度等,市场形势依然存在变数。

(责任编辑 张大鹏)

The Chinese coal market in 2010:an analysis

Zhou Jingjun
(Coal Transport and Marketing Co,Tian’an Coal Industry Co Ltd,Pingdingshan,Henan province 467000,China)

TD-95

A

周景军 (1968-),男,河北景县人,高级工程师,平煤天安运销公司市场发展研究部主任,学士学位,长期从事煤炭市场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炼焦煤煤炭市场煤炭
8月炼焦煤价格有所反弹 后期预计仍将走弱
5月炼焦煤价格整体下跌 6月有望反弹回升
3月炼焦煤市场震荡走强 后市仍存较强支撑
2021年炼焦煤市场大涨大跌2022年价格重心或将上移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1~2月煤炭市场运行分析与展望
煤炭
煤炭市场 走强能否延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2017年煤炭市场运行分析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