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玉米市场中长期的牛市行情不改

2010-02-14

中国农业信息 2010年12期
关键词:成交率指导意义秋粮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储拍卖基本丧失了对市场的指导意义,玉米现货价格涨势不改。

1 农民惜售心理强烈,企业采购意愿足

眼下,我国北方产区玉米已基本收获完毕,且正处于陆续上市的阶段。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2010年我国玉米产量相比2009年有较大幅度的回升,且新粮品质也相对较好,尤其是东北产区(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玉米质量明显好于2009年,主要表现为容重高、水分低等方面。此外,在各方面利好因素的支撑下,国内新季玉米的收购价格高开高走,且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据多数企业相关采购负责人表示,在新陈玉米价格差异不大且新粮品质较好的条件下,企业更愿意采购新粮,所以,各方主体对新玉米的采购积极性十分高涨。但2010年,产区农民的惜售心理十分普遍,且有愈演愈烈的迹象。因此眼下新粮上市量则较往年同期明显减少。

2 政策调控效果不明显,玉米价格继续上涨

为增加市场有效供应,稳定粮价,2010年11月2日国家政策性玉米拍卖投放总量增至180万t,较上周增加20万t。虽然此举仍可看成是有关部门对玉米市场调控的强大决心,但由于目前政策拍卖对市场的调控指导意义已基本丧失,因此,最终成交结果依然未能出现好转(11月2日,东北地区国储玉米拍卖投放量78.84万t,实际成交24.1万t,成交率30.56%,上周成交率29.07%)。而在国家增放储备玉米的同时,本周南北各地玉米现货价格在上周基础上进一步上行,且涨幅基本在40~60 元/t之间。

3 秋粮购销工作会议后,政策压力可能增大

2010年11月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秋粮购销工作座谈会,研究分析2010年秋粮产购销形势,安排部署购销工作。在当前全国乃至全球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的大背景下,2010年我国新玉米收购价格也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了市场对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增加的担忧,因此,该次秋粮购销会议最终的结果如何,就成为市场各方主体普遍关注的热点。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在此次会议之后,玉米市场面临的政策压力可能将会增大,加上11月后北方农民玉米销售步伐可能有所加快,因此,玉米市场或将面临一波小幅调整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当前国储玉米拍卖对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力基本丧失;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储备玉米的销售出库,后期有关部门将要轮入的新玉米数量也就越多,这就为后期国产玉米价格的继续上涨奠定了基础。总体来看,社会以及政府储备玉米库存总量的明显下降与市场旺盛的需求依然决定着我国玉米市场中长期的牛市行情不改。

猜你喜欢

成交率指导意义秋粮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抓好“双减双抢”确保秋粮归仓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0年8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成交1960万吨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0 年3 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成交92 万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尽心尽责抓好秋粮收购
嘉德春拍:成交率达82%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17年7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成交1308万吨
术中快速冰冻对判断食管癌切缘范围的指导意义
血乳酸检测对引起呼吸衰竭常见疾病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