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再出血的护理对策

2010-02-11何晓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期
关键词:致残率瞳孔脑出血

何晓琴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特别是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多种因素可能诱发再次出血,其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首次出血明显增高且预后不良[1]。再次出血危险因素中许多与护理环节有关,积极、科学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再次出血可能。现就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再次出血与护理相关的诱发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策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经过外科开颅手术和CT导向微创手术治疗的1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再次出血27例,男性22例,女性5例;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62岁;患者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均明显高于正常。

1.2 再出血患者临床表现

血压明显升高27例,意识障碍加重23例,瞳孔不等大9例,引流管新鲜出血2例。

1.3 再出血诱因

高血压19例,躁动不安3例,用力排便3例,呼吸道受阻和肺部感染2例。

2 再出血患者治疗结果

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1级4例,2级6例,3级7例,4级5例,死亡5例。

3 再出血原因分析

患者原有基础病变是引起术后再出血的潜在病因,术后血压重复波动或急剧升高是发生再出血的主要原因[2],尤其是躁动不安、用力排便、心理和情绪波动大的患者更易发生血压的波动。颅内压的改变也是导致再出血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血肿抽吸术一次性抽空过快形成相对较低的颅内压,脑血管内外压差增大引起再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也是术后再出血的常见原因。

4 护理对策

4.1 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3]。当术后患者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深,动态GCS评分出现下降,应警惕再出血发生。

4.2 瞳孔观察

瞳孔改变是脑出血术后观察的重要内容,应密切观察双侧瞳孔是否对称及对光反射情况,当术前双侧瞳孔等大等元,光反射敏感,而术后突然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或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均提示再出血可能。

4.3 术后密切监测和控制血压

本组27例(100%)患者再出血时血压都升高,因此控制血压于正常水平是预防再出血的重要环节[4]。本组患者术后全部根据血压高低使用硝酸甘油微量注射泵控制血压,将收缩压控制在180mmHg以内,既要防止血压过高引起再出血,又要注意血压不能过低导致脑及其他脏器供血不足。术后躁动也易引起血压升高,因此术后严格应保持患者安静。

4.4 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保证穿刺引流管通畅,认真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引流袋一般置于头颅穿刺点水平,以保持颅内外压力平衡。引流不畅应及时冲洗,如引流管内出现新鲜血液,提示再出血可能,可经引流管内注入凝血酶等止血剂,如仍然出血不止,则需开颅止血。

4.5 加强呼吸道及胃肠道管理

本组2例发生肺部感染,因此术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换气功能,对意识障碍较重短期不能清醒者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早期应用H2受体拮抗剂,预防应急性溃疡发生,如发生则给予冰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液定时灌注止血。

5 结 论

引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血压波动和增高时主要因素之一[5],控制患者的血压,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降低外在因素刺激,肉用力排便、情绪波动、避免呼吸道感染等,强化专科护理,加强护理责任心,仔细认真的护理观察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和早期发现再出血,以利于早期治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1]李胜.复发性脑出血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1):212.

[2]常杰,陈威,何伯勇,等.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2,24(8):464.

[3]蔡再同.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与预后的临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3,9(7):7.

[4]陈锃立,蔡学见,胡开数,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再出血[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1): 41-42.

[5]李丽,赵江海.脑出血恢复期再次出血20例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2):929-930.

猜你喜欢

致残率瞳孔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瞳孔检查及常见瞳孔异常
瞳孔里的太阳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瞳孔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